《知否》原著,被盛长柏和齐衡合力逆天改命的盛小六,她凭什么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18 23:01 2

摘要:明明两个人都动了心,到最后却还是只能错过一生,这种事啊,说起来谁心里没点遗憾呢?你们看《知否》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总想着:要是齐衡能娶到明兰,多好。如果家里大人都能宽容点,开明点,那副甜甜蜜蜜的画面,说不定真能成真。可惜故事没往那条路走,偏偏成了观众心里

明明两个人都动了心,到最后却还是只能错过一生,这种事啊,说起来谁心里没点遗憾呢?你们看《知否》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总想着:要是齐衡能娶到明兰,多好。如果家里大人都能宽容点,开明点,那副甜甜蜜蜜的画面,说不定真能成真。可惜故事没往那条路走,偏偏成了观众心里咬牙切齿的一道伤口。

说起来,齐衡这辈子好像什么都有了:三个老婆,两房妾,四个娃,官运也不差,家门荣耀,子孙满堂。可世上就是有些人,外人看着活得风光自在,心里却长着一根拔不掉的刺——明兰。时间够长,本以为可以熬淡所有心事,结果一抬头却发现,念念不忘的,还是她。箱底那对陈旧的泥娃娃,色都磨没了,还死死攥在手心——说白了,谁的心底没点这样的执念呢?

说起齐衡和盛长柏,那是货真价实一起磕过书的好哥们儿。小时候在盛家读私塾,日头冒出来就得端坐听庄学究磨叨,冻了抖着念书,热了也没二话。出仕以后两人继续有商有量,说话带信儿的那种好交情。不瞒你说,少年齐衡暗恋明兰那会儿,盛长柏是唯一打前站的——替他送礼物那场尴尬中带点浪漫的事儿,就是长柏帮忙张罗。后来明兰无奈拒绝,也是由这位老同窗做的缓冲。

到老了,齐衡在外漂了些年,再回京,身边没什么家人——子孙各有各的事,大国公府空落落,就剩下账房老仆跟着他打盹。盛长柏看他可怜,隔三差五把人拉去家里蹭饭,特别是逢年过节的,非让齐衡去“加入热闹”。说是团圆,其实看着小辈们凑一桌,齐衡心里才真见着烟火。

那年中秋,正是盛家忙活的时候。小孩们挨个往盛老爷面前磕头,笨头笨脑的一个小女娃两个小土包发髻,顶着张肉嘟嘟的小脸蛋,脸上还印着刚被人掐过的红印子,穿着大红小棉袄,挤在人堆里格外扎眼。齐衡一眼就愣住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让他心口“咯噔”一下。

叫来一问,盛小六,小名没名堂,生在庶房,家里孩子多,大人懒得费劲,数来数去,大概是第六个,索性取了这么个名儿。看着小姑娘呆头呆脑站那儿,齐衡眼皮有点热,心里也不是滋味。一转念,他竟在众目睽睽之下,给了小六不少贵重的小东西,笑眯眯地说了几句,谁都没多想,只有盛长柏用一种“你这老伙计真是不死心”的眼神看着他。

孩子们一走,齐衡抿着茶,在热热闹闹的屋子里忽然开口,说想给自己那个次孙求个媳妇——点名要娶盛小六。你说奇怪不奇怪?家里哪个孙子不好?盛家那么多小姑娘,他偏要那个不起眼的小庶女。其实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心里那对瓷娃娃,这些年一直没送出去,也没丢掉。他给那娃娃取名齐小二和盛小六,他总想,如果当年自己能和明兰成一对,是不是就像这对泥娃娃一样,“天真无邪一辈子都腻在一起”?错过了,替自己孙辈圆梦,也算给自己一个安慰。

盛长柏做什么人他都打心里明白。作为盛家正经长子,三岁开始背书识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苦过来的孩子。他的人生就像规矩刀刻出来的,哪一步都不出错。没有什么疯狂的喜欢,没有什么违背祖训的任性,全凭合适,全凭对不对。听到齐衡这话,他心里不愿意,但也不忍心拂了老友的心思。可他一清楚得很,这份亲事于理不合——齐家孙子是嫡孙,盛小六就是个没人疼的庶女,两家地位相差老远,比当年齐衡明兰那档子事还要难凑。

不过齐衡这个人吧,拗得很,认死理儿。他要认准了——盛长柏拦不住,只能叹口气先搁着没点头,后来寻思半天,他倒真去默默留意起盛小六来。

说来盛小六这孩子,也算是“磨难中出来的”。底气差,父亲不争气,嫡母没耐心,兄弟姐妹都是自顾不暇,能不受气才怪。国公爷点名喜欢她,这在大家庭是“大新闻”,各房小姑娘都酸得不行。什么冷冻水泼鞋,绊脚跌跤,明暗的小摩擦,盛小六都碰过。可她硬挺着,哪怕自己磕破了脑门儿,湿衣落汤鸡,也都只当没事。她从不哭,也不告状,只怕自己这点小磨难让亲娘跟着难过。

盛长柏有时候看着她,像是看见小时候的明兰。那年明兰也是一个人扛着一切,不招人待见,全靠着自己的隐忍和勤快,在后院夹缝中活下来。长柏心里明白,这种孩子,虽说命薄,可心狠韧劲大,要不是家里环境太苦,将来未见得就过不出头。

于是齐衡几番恳求下,盛长柏终于点了头,给小六爬了一步天梯——准了齐衡的孙子来娶她。这亲事一出,盛家后院里都闹哄哄起来。有的说小六攀高枝,有的说长柏偏心,总之风凉话一箩筐。可长柏为何要考验她?道理说来也简单,盛家现在不是原来没落的盛家了,高攀齐家,盛小六一进门要是撑不住场面,将来里外丢人,他这个祖父脸上也不好看。

更别说那齐家三品大员的家风有多“拧巴”,媳妇再有脸,公婆不乐意,日子照样难过。盛小六要真能过去站住脚,靠的还得是她自己。

果不其然,嫁到齐家头一年,盛小六的生活真称不得容易。家里规矩一堆,婆婆挑剔得要命,公公也不多句好话。齐衡虽然说上一句话,全家都得听,可老人护得再紧,日子里柴米油盐啃下来,真正能给她撑腰的,还是自己。婆婆寝病那会儿,她硬是在床前守着,一盆水一条腿,能正着孝道立身。左邻右舍都说齐家婆媳终于缓和,就是盛小六真把婆婆的心软下来。

你要说这一切都是“运气”承的,也不全是。要不是她苦惯了,受得住气,能把日子稳稳做好,照顾公婆,管得住小家,盛家早就被笑话了。毕竟齐家那群儿媳妇,没几个是真正拎得清的,齐衡当年一意孤行,指定她进门,说好听是弥补旧情,说难听了家里其实没几个人服气。

可盛小六的倔强啊,是吃过亏换来的。有些人命里注定要走点弯路,打了鼓还得自己上台扛。她忍住了最开始那点委屈,以一颗热心肠孝顺好人,终于换来婆婆松口气的那一刻。

齐衡呢?老了才明白,这一生也就是对明兰那桩遗憾,最让他记得清楚。他能为孙辈圆了一个幻梦,总算心里不那么难过。可人生总有弯路,谁都料不到后来的事:那些年积攒的埋怨和误会,时间也未必能解。盛小六是幸运的,也是无奈的;她的韧筋和隐忍,撑起了一路青云,也让她始终做不了那个被偏爱的人。

所以说,什么天作之合、门当户对,到最后能过成什么样,还得看人自己。齐衡的那一对褪色泥娃娃,终究也没能代替过去。今生错过的,有多少是因为世道人心的“拧巴”,又有多少是自己不肯松手的固执?

故事说到这,其实谁也没个答案。齐衡和盛小六,也许只是在别人的遗憾里活出了自己的命。这世界,总归有些感情,是不可说破,也是不可回头的。

来源:花田微笑采花的姑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