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诸如“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熊孩子或许是一家人中病得最轻的一个”等金句频出,与之相对应的新闻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已经成为了一种典型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诸如“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熊孩子或许是一家人中病得最轻的一个”等金句频出,与之相对应的新闻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已经成为了一种典型的社会问题。
这种现象的成因十分复杂,有的是因为身为父母的自己小时候就十分缺爱,所以将爱加倍补偿到孩子身上,而他们理解的爱,就是不问对错,只管孩子开不开心;有的是因为隔代亲,祖父母带大的小孩大部分都比父母带大的小孩更加骄纵一些;还有的是父母其实都是没长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孩子,只能听之任之……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慈母多败儿”,这里的慈并不是指慈爱、慈祥,而是指没有原则地过度溺爱。
当然,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俗语是“慈母多败儿”不是“慈父多败儿”。
在我看来,这句话与至圣先师孔子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类似,一开始“慈母”和“女子”都是特指一类人,只是经过了后世的解读,再加上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程朱理学等理念的兴起,就很容易变成对女性贬低化的泛指。
不过,今天要讨论的并不是这个话题,而是借这句俗语,盘点一下影视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些败子慈母。
我最先想到的是《十月初五的月光》(又名《澳门街》)中,赌场大佬万世光的妻子,大少万沛坚和二少万沛祺的母亲—万朱莎华。
万朱莎华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象征死亡、地狱的曼珠沙华,这或许也预示着她的命运。
她的出场如王熙凤一般先声夺人,但言语却更加刻薄,无论是对待亲姐姐朱莎娇还是昔日情同姐妹的文贵芳都是如此。
面对文贵芳和儿子文初被抛弃的不幸,莎娇始终报以同情,而莎华却是冷嘲热讽,刺激得贵芳将怒火全部发泄在文初身上,逼他喝下腐蚀性液体,虽然被莎娇打断,但文初从此变成了哑巴。
贵芳一走了之,莎娇则肩负起抚养女儿君好和文初长大的责任,莎华依然嘴不饶人,嘲讽姐姐无事找事,做烂好人。
而在自己家,丈夫勾搭上了发牌的荷官金素英,还生下了儿子金胜。眼睛容不得一点沙子的莎华诬陷金素英串通他人骗钱,逼得她跳楼以自证清白,又趁着手下的人在金素英家中搜寻取证的时候将钱偷偷塞到她的抽屉里,借此坐实她的罪名。
面对亲姐姐的劝诫,她只是以那句经典的口头禅回复“我万朱莎华是最讲道理的!”直言自己没有错,自己只是在守护自己的家庭,莎娇也拿这个妹妹没有办法。
时光荏苒,君好,文初、金胜、依文、古东、海琳等莎娇看大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莎华的两个儿子沛坚和沛祺也已成年。
几人相处得还算融洽,不过沛祺受母亲影响,张口闭口就骂金胜是“野种”,经常用钱侮辱他,还撬走了他的女朋友依文,这让金胜怒火中烧,更无语的是世光也认定金素英当时就是串通外人骗了钱,不认金胜这个儿子,金胜对世光的恨意也日益加深。
面对沛祺对金胜的打压,莎华采取纵容甚至鼓励的态度,这让沛祺有恃无恐,拿着自家的钱肆意挥霍;面对沛坚与海琳情比金坚的感情,看不上海琳家世的莎华先是哄骗俩人她承认了他们的婚事,在婚礼当天又来了一出调包计,活生生拆散了这对苦命鸳鸯,让沛坚过上了没有欢乐的婚姻生活,也导致海琳差点自杀。
后来,沛祺赌马输了一笔巨款,他竟然将主意打到了自家赌场的钱上面,联合依文、古东意图抢劫自己家,幸好沛坚在金胜的帮助下追到了沛祺,不过此事也闹得人尽皆知。
知子莫若母,莎华知道这是沛祺搞的鬼,严厉质问后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为了保住沛祺,也为了除去眼中钉,莎华将主谋推给了金胜,并且买凶要砍下金胜的一只手以作惩戒。
虽然金胜的手没被砍断,但是因为伤到了神经和肌肉,所以以后被砍的一只手很难复原。莎娇愤怒地找到世光质问,世光又找到莎华对质。莎华不承认自己冤枉金胜,说自己只是按照规矩行事,又旧事重提,说有其母必有其子,直言自己已经手下留情,没要了他的性命。
眼见莎华到现在还是毫无悔意,甚至颠倒是非,莎娇也不再包庇,说出了当年的真相,世光和莎华大吵一架,莎华则用撒娇撒泼又成功蒙混过去。
不过俗话说得好:“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就在莎华得意洋洋自己出了恶气的时候,却收到了沛祺、沛坚出车祸身亡的消息。不敢置信的她赶到了医院,看到被白布盖着的尸体,觉得这是金素英的报复,瞬间崩溃,至此便失去神智,变得疯疯癫癫。
第二个我想到的是tvb版《封神榜》中,李靖的发妻,金吒、木吒、哪吒的生母—殷十娘,“慈母多败儿”这句俗语我也是在这部剧中知晓的。
殷十娘可以说是双重意义上的慈母,既慈爱,又溺爱。
为保住哪吒性命,不惜与李靖兵戎相见,违背大王的意愿,将其送到了飞虎涧,却忍不住每日向女娲神像祈求哪吒平安;
为了为哪吒祈福,十几年如一日只吃素食;
为了金吒、木吒不被柳琵琶所害,即使舍不得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哪吒,还是迅速回到朝歌和李靖并肩作战,再次掌握了家里的主动权;
为了避免李靖和哪吒父子相残,甘愿被柳琵琶掌掴,并甘愿让出正室的位置;
无论其他人对哪吒多么不看好,也一直相信并鼓励哪吒,为哪吒的事业、爱情和父子情的修复操碎了心;
以慈母之心劝诫龙王三太子好好投胎,并且祈求鬼差让他和父亲再见一面,感动了三太子;
为了孩子的安危能屈能伸,所有委屈和危险都自己扛,真正应验了那句“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但同时,她前期对哪吒又是溺爱的。
小时候哪吒顽皮,对安人和姑姑不是那么尊重,和父亲的关系十分紧张,对宾客也没有礼貌,但十娘以为这是孩子的天性,并未及时纠偏,反而劝大家不要和小孩子一般见识;
所谓的惩罚也只是轻微的,将其送到女娲庙去苦修,没想到他却混成了孩子王,还将女娲庙的道士戏弄一番;
之后,因为商王的一个梦,李靖要除掉哪吒,爱子如命的十娘只能折中将哪吒送去蛇、老虎等猛兽毒虫遍行的飞虎涧,至少可以保住他的性命;
但也因为这样,十娘总觉得自己亏欠了哪吒,所以当她在西岐找到了长大后的哪吒,再也压抑不了自己想弥补他的心情,即便哪吒对她动辄打骂、争执中烧毁了百姓的房屋、以军法处置她、让李靖向他下跪,她都以哪吒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为理由,希望他人能不与哪吒计较,结果导致哪吒更加胆大妄为,竟因争风吃醋打死了龙王三太子,还扒下了他的皮。
这一行为,直接让龙王大怒,连下数个月大雨,朝歌百姓都苦不堪言,哪吒被关入玲珑宝塔,等候发落。
贪生怕死的纣王不想惹麻烦,在征询了众大臣意见后决定于龙母诞处斩哪吒以告慰龙王三太子的在天之灵。
十娘不忍哪吒就那么被处斩,但当她费尽心力抢来了锦旗进入玲珑宝塔后,哪吒依然盛气凌人、对她呼来喝去,没有一丝悔改,十娘顿觉痛心。将哪吒救出后一阵棍棒教育,坦言是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宽纵才让他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并说如果龙王不息怒,大雨不停止,她是不会停手的。
十娘雨中教子的这一场景也是今时今日依然被奉为经典,感动无数人的片段。
最后一个想到的是《神雕侠侣》中已步入中年的丐帮帮主,黄药师之女,郭靖之妻,郭芙、郭襄、郭破虏之母的黄蓉。
黄蓉对杨过可以说是无心栽柳柳成荫的,若非她忌惮杨康,不教杨过武功,他就不会有与欧阳锋、全真教和小龙女的奇遇,也就不会拥有自己的爱情,并且练就高深的武功,成为一代大侠;若非她以儒家经典代替武功传授杨过,杨过可能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又或者剑走偏锋,重蹈杨康的覆辙。杨过的苦难,一部分来自于黄蓉,然杨过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取得极大的成就,也得益于黄蓉。
但黄蓉对郭芙的教育是失败的,每次郭靖觉得郭芙做得不妥,黄蓉就会站出来保护郭芙,三言两语就让郭芙免受责备。这样的溺爱让郭芙变得目中无人,三番两次带领武家两兄弟霸凌杨过,言语侮辱小龙女和陆无双,对金轮法王、公孙止、李莫愁、裘千尺等狠人也是口出狂言,几次陷自己和黄蓉于险地还不自知,所以观众也称郭芙为“笨蛋美人”。
更过分的是郭芙不仅不感恩杨过数次救自己于危难,更在盛怒之下将杨过的一只手臂砍断。心怀大义、铁面无私的郭靖知道后,当即便要斩下郭芙的一只手臂,又是黄蓉阻止了郭靖,并让郭芙回桃花岛请柯镇恶来劝阻郭靖,对杨过的怨恨和遭遇视若不见,这也是黄蓉被观众讨厌的原因之一。
后来,郭芙在古墓用冰魄银针伤了正在疗伤的杨过和小龙女,致使小龙女情花毒加剧,命不久矣,杨过愤怒之下抢走了尚在襁褓中的郭襄。幸好杨过和小龙女都不是《天龙八部》中如叶二娘一样的恶人,不然郭芙无异于间接害死郭襄。
还有在绝情谷,她现实刺激疯癫的慈恩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如果不是黄蓉急中生智,假扮瑛姑激起了慈恩的同情心和愧疚心,郭襄真的就命丧于此了。
十六年后,郭芙已为人妻,但泼辣刻薄的性格却依然不变,字里行间都是对被誉为“神雕大侠”的杨过的羞辱,这也激起了郭襄对杨过的好奇心。
在英雄大会上,郭芙以为耶律齐继任丐帮帮主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所以目空一切,被假扮成丐帮长老何师我的霍都带了节奏,引起了丐帮其他弟子的不满。
霍都身份被杨过揭穿后,她又立于危墙下亲自验证,差点遭到诈死的霍都的毒手,是杨过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不计前嫌地救下了她,但她却拒绝向杨过道谢,在场的人都十分尴尬,不过却都没有劝阻她,只有耶律齐代替郭芙感谢了杨过。
到了蒙古铁骑来犯,耶律齐快要顶不住的时候,郭芙终于收起了骄傲,向杨过下跪请求他救自己的丈夫,杨过阻止了她的下跪,救下了耶律齐,这一刻她才明白自己心里一直深爱的,只有杨过。不过他们都有自己的高傲,不肯向彼此低头,所以注定此生就这样错过。
综上,万朱莎华也好,殷十娘也好,黄蓉也好,起初她们都将无原则无条件的溺爱视为了慈爱,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子女的心愿,却忽略了被他们骄纵的子女伤害的其他人,也没想过他们会被这些被伤害的人反噬。
回到现实中也是一样,“父母不教育子女,社会上有的是人教育”、“100岁的父母保不了100岁的女子”……这些道理,亘古不变,值得每一位父母,尤其是溺爱孩子的父母深思。
来源:kikyo31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