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上的女性史诗:从《生万物》看赵德发笔下的韧性与觉醒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5 21:47 5

摘要:这位首富之女曾坚信 “爹爹最疼我,定会用五千大洋赎我回家”,可现实是坐拥七百亩地的父亲正对着地契犹豫 —— 这份落空的期待,恰是心理学里的 “虚假希望综合征”,像极了卡尔・荣格说的:“虚假的希望是自我欺骗的陷阱。”

土匪窝的雪夜里,宁绣绣攥着冻僵的手指数到第三十次鸡鸣时,终于明白父亲不回来了。

这位首富之女曾坚信 “爹爹最疼我,定会用五千大洋赎我回家”,可现实是坐拥七百亩地的父亲正对着地契犹豫 —— 这份落空的期待,恰是心理学里的 “虚假希望综合征”,像极了卡尔・荣格说的:“虚假的希望是自我欺骗的陷阱。”

央视热播剧《生万物》开篇这幕,撕开了鲁南大地最残酷的生存底色,也揭开了赵德发原著《缱绻与决绝》中女性命运的序幕。

一、破碎的救赎:当希望寄于人,不如握在己

剧集里杨幂饰演的宁绣绣,从首富千金沦为土匪窝的囚徒,又被父亲的 “权衡利弊” 推向绝境。她曾以为 “爹爹最疼我”,却在赎回期限的最后一夜,听见父亲对着地契叹气:“地是根本,没了地,家就散了。”

这种破碎感在原著中更刺骨 —— 小说里的绣绣被救回后,发现父亲早已将妹妹苏苏替嫁,她抱着陪嫁的土地契约,突然明白 “指望别人的救赎,不如自己刨土求生”。

现实中的女性何尝不是如此?职场上期待 “领导会看见我的努力”,婚姻里幻想 “他会为我改变”,却忘了李娟在《我的阿勒泰》里写的:“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

就像绣绣最终学会生火、种地、带领村妇们对抗封建桎梏,女人的觉醒从来不是别人赐予的童话,而是从 “等靠要” 到 “自己闯” 的蜕变。剧中的宁绣绣在封大脚的帮助下逃离土匪窝,但真正的救赎始于她放下对父亲的期待,拿起锄头走向土地的那一刻。

二、喜恶同因:你依赖的港湾,可能是另一座牢笼

剧中欧豪饰演的封大脚,曾是秀秀的救命稻草 —— 他单枪匹马闯土匪窝,用唯一的水缸给她洗澡,还敲锣打鼓办婚礼击退流言。

但这份 “深情” 也藏着枷锁:他会因 “恋家” 放弃县城商机,会因怕爹生气搁置中药材的计划。心理学中的 “喜恶同因” 在此刻显现:你依赖的优点,终会变成束缚你的短板。

原著里的费左氏更像一面镜子。她是旧礼教的牺牲品,丈夫早逝后守寡半生,却有用 “贞节牌坊” 的标准苛待儿媳。

她的悲剧印证了赵德发的洞察:“没有无来由的好,也没有无条件的给予。”

当女性将生存意义寄托于他人的评价体系,就像费左氏守着 “家族体面” 的空壳,最终只会被时代的车轮碾碎。

而剧中的大脚娘则展现了另一种可能 —— 她虽未读过书,却用最朴素的善良守护绣绣,比如在绣绣提出用盐刷牙时,她立刻转身去拿盐,还在丈夫嫌弃时维护:“这闺女不是把规矩带来了吗?” 这种 “顺心而为” 的智慧,恰恰是对虚假希望最狠的反击

三、土地的隐喻:苦日子里开的花,最有力量

大脚娘的存在像一股暖流。这个没读过书的农妇,会在绣绣嫁来第一天,默默递上盐罐说 “拿盐刷牙,俺们这儿也兴”;会在丈夫嫌弃绣绣 “没规矩” 时护着她:“这闺女不是把规矩带来了吗?” 她的 “顺心而为”,恰恰是对虚假希望最狠的反击 —— 不幻想 “一步登天”,只专注 “眼下该做的事”。

这种韧性在原著中贯穿始终。绣绣晚年失去唯一的儿子,却仍拖着病体抚养幼弟和外甥女;她的女儿枝子被彩礼压得哭泣,却仍咬牙给三个儿子娶亲;就连叛逆的羊丫,也在进城失败后开酒楼挣扎求生。她们的故事像鲁南的土地,看似贫瘠,却能长出最坚韧的庄稼。

剧中的宁绣绣从只会 “拿洋火都怕累着手腕子” 的娇小姐,到能带领村民除匪患、抗日、拥军的 “女先生”,她的蜕变印证了赵德发的话:“生万物者,是人不灭的念想、不跪的膝盖、不死的心气。”

四、历史照见现实:当代女性的土地与韧性

《生万物》的结局定格在绣绣与父亲和解的麦田,当原著里的女人们最终 “在弯路中不断延展,像河流冲刷出新的河床”,我们终于读懂:土地从不是女性的枷锁,而是见证成长的年轮。那些被命运辜负的瞬间,那些独自舔伤的夜晚,最终都会沉淀成 “手不懒,心不死,日子就能生出花” 的底气。

现代女性的 “土地” 或许不是真实的农田,而是职场、家庭、自我成长的战场。就像剧中的 “辣嫂” 黄月秀,她以 “风风火火、敢爱敢恨” 的姿态调解婚姻、招商引资,用自己的方式在乡土社会中突围。

这种韧性与宁绣绣的成长遥相呼应 ——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性的觉醒始终始于打破 “等靠要” 的幻想,终于亲手耕耘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我们在《生万物》中看到宁绣绣从闺阁千金到大地之母的蜕变,在《缱绻与决绝》中读到女人们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的挣扎,便懂得:苦日子里开的花,才是最狠的逆袭。

正如李娟所言:“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 女性的力量,从来不在别人的拯救里,而在自己永不言弃的韧性中。

#电视剧《生万物》被指烂尾

来源:普洱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