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锅饭养不出两种人”这句话,在《生万物》里被撕得稀碎。费左氏前一秒还在为宁绣绣掏心掏肺,下一秒就把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原来所有慈悲都标好了价码,只姓“费”。观众刚想夸她伟大,剧情反手就是一巴掌:伟大个鬼,她只是把善良当投资,回报必须写进族谱。
“一锅饭养不出两种人”这句话,在《生万物》里被撕得稀碎。费左氏前一秒还在为宁绣绣掏心掏肺,下一秒就把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原来所有慈悲都标好了价码,只姓“费”。观众刚想夸她伟大,剧情反手就是一巴掌:伟大个鬼,她只是把善良当投资,回报必须写进族谱。
费家唯一的男丁费文典更离谱,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口号喊得比村头喇叭还响,真轮到掏钱出力,立马装聋作哑。网友说他像极了自己家那位“明天一定改”的亲戚,评论区骂声一片,偏偏又舍不得快进,因为——谁家里还没这么个活宝?
宁家那边也没好到哪去。宁可金长得像个土匪,干的事却像没头苍蝇,一冲动就点火,一后悔就抱头,像极了村里那些“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的二愣子。宁苏苏倒是文静,一遇事就掉泪,眼泪掉完继续原地踏步,看得人直想冲进屏幕递张纸巾再顺手推她一把。
最窒息的是铁头一家,懒、贪、装三大技能点满。别人种地他睡觉,别人借钱他嫌少,转头就嫌日子过得不体面。弹幕齐刷刷刷“这不是我隔壁那谁吗”,骂归骂,手指还是诚实地往下一集点。毕竟,看别人的烂摊子,总能安慰自己:我家那口子好歹还知道洗碗。
封大脚的操作更让观众心梗。平时对儿媳嘘寒问暖,一到关键时刻,面子大过天,宁绣绣的孩子就这么没了。弹幕飘过一句“有些长辈的关心,只在人多的时候生效”,点赞瞬间破万。原来剧里剧外,大家都吃过“为了面子牺牲里子”的亏。
但骂着骂着,味道变了。有人开始扒细节:费左氏的抠门,是不是因为早年穷怕了?铁头的懒,是不是因为上一代就没人教他怎么勤?封大脚的面子,是不是整个村子就指着那点虚名活着?剧情越往后,弹幕越少脏话,越多“唉,其实……”。原来最狠的批判,不是把人一棍子打死,而是让你看见他为什么成了这样。
剧里女性角色尤其让人五味杂陈。宁绣绣流产那场戏,镜头没给眼泪特写,只拍了她盯着天花板发呆,弹幕却疯了:“她不是在哭,是在算账——算自己还剩多少命可以耗。”费左氏、宁苏苏、甚至铁头媳妇,每个人都在“应该”和“想要”之间撕扯,撕得血淋淋,却撕得真实。农村女人的困境,从来不是“要不要反抗”,而是“反抗之后,孩子怎么办,名声怎么办,明天怎么办”。
观众最初是奔着“看坏人翻车”来的,结果越看越沉默。有人留言:“原来我们骂的不是角色,是照妖镜里的自己。”剧还没播完,村里先吵起来了——有婆婆看完开始给儿媳盛饭,有儿子默默把地里的活干完了,还有小姑娘把宁苏苏的哭戏剪成短视频,配文:“别学她,哭没用,跑才行。”
《生万物》最狠的地方就在这里:它不给你英雄,也不给你反派,只给你一屋子灰头土脸的普通人,和一桌永远夹不干净的菜。你骂他们的时候,筷子还舍不得放下,因为你知道,下一口可能就是自己家的味道。
来源:园林中雅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