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块银元,能买几斤米?在《生万物》里,它买下了苏苏后半生的自由。
一块银元,能买几斤米?在《生万物》里,它买下了苏苏后半生的自由。
那天她递给封二,动作轻得像递糖,却把“我受够了”四个字砸得震天响。
很多人以为她真傻,连出嫁都以为是去吃喜酒。
其实她早把盖头掀了一条缝,看见的不是鞭炮,是父亲宁学祥的算盘珠子噼啪响。
她哭,是真的,但哭完把信封往袖口里一塞,像收好一张底牌。
到了费家,她继续装憨,吃饭故意掉米粒,走路故意绊门槛。
长辈们笑她“土”,却不知她每掉一粒米都在算今天省下的口粮能换几枚铜板。
银元是她在费家攒下的第一笔“工资”。
她没拿去扯布,也没买胭脂,而是挑了最硬的一枚,留到最后。
临走那天,她把银元按在封二手心,说:“二哥,你替我数数,够不够买我爹一句实话。”
封二愣住,银元烫手。
那一刻他才懂,苏苏的傻是防弹衣,专门挡那些“为你好”的刀子。
后来她要地契,不是赌气,是算账。
地契是姐姐绣绣的,也是她的。
父亲当年用她换亲,现在她用土地换自由,公平。
绣绣问她:“你啥时候学会算人心?”
她答:“我不识字,但我识秤。”
秤砣在她心里,一头是委屈,一头是银元,哪头重,她门儿清。
故事到这,有人松口气:终于不是苦情戏。
可别忘了,那封信还在她怀里,像没拉弦的手榴弹。
下次她掏出来,炸的就不止是费家了。
看完只想问:要是你手里只有一块银元,敢不敢拿来买自己的人生?
来源:月下安然赏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