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达在《生万物》里演地主家的傻儿子宁可金,开播前没人看好,觉得又是工具人。
一个“傻子”突然刷屏,豆瓣短评里全是“真香”。
赵达在《生万物》里演地主家的傻儿子宁可金,开播前没人看好,觉得又是工具人。
结果两集下来,弹幕齐刷刷刷“这傻子有血有肉”。
傻子不傻,只是反应慢半拍。
宁可金把家族脸面看得比命重,老爹宁学祥要卖地求荣,他梗着脖子喊“地没了,宁家就真完了”。
那一嗓子,把观众嗓子眼里的憋屈也喊出来了。
赵达以前总演配角,王胖子、厂矿干部,戏好却容易被忽略。
这回他干脆把“傻”演成镜子,照出土改的残酷:旧秩序塌了,聪明人忙着找下家,反倒是一个“傻子”守着底线。
戏里兄妹三人挤在破祠堂分一块硬馍,宁可金把馍掰成三份,最小的留给自己。
镜头没给煽情配乐,就看着他嘴角沾着馍渣傻笑,比任何台词都疼。
很多剧把女性觉醒拍成开挂,《生万物》却让宁绣绣先挨了一记耳光。
她带着青紫的眼眶去县里告状,半路被宁可金追上,傻哥哥递来一包用红纸包的伤药,纸是过年剩下的,皱得像他的良心。
赵达说台词像嘴里含了块热地瓜,含糊却烫人。
有场戏他跪在祠堂前背祖训,背到一半忘了词,急得直挠头,挠着挠着哭了。
导演没喊停,镜头里倪大红饰演的父亲背过身去,肩膀抖了一下。
看惯了爽剧的观众,突然遇到这种“不赶进度”的表演,反而挪不开眼。
弹幕有人刷“像看见我舅姥爷”,一句话把角色从1920年拉到自家饭桌。
土地改革在课本里是三行字,在宁可金身上是三天吃不上一顿饱饭。
他不懂口号,只懂地里的麦子熟了要收,收了要留种。
这种笨拙的执着,比任何演讲都接近土地本身。
剧播到第十集,宁可金偷偷把地契塞给妹妹,让她带去给农会。
转身对着祖宗牌位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沾了香灰,像小时候偷吃供品被逮到时那样。
观众这才反应过来:傻子不是不懂,是比谁都懂。
赵达这次算熬出来了。
下次再有人吐槽“配角脸”,直接把宁可金甩过去——有些角色不需要台词多,只需要在关键时刻把人心顶出一个窟窿。
来源:花园欣喜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