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36集大结局:苏苏被毒死,费左氏自尽,封大脚护堤牺牲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3 20:10 2

摘要:“田是根,地是本,打庄户的第一条,就是要敬着地。你要是对它亲,对它诚,它用收成,来报答你。”

请允许我以《生万物》中的两句台词,作为开头。

“种庄稼的人,生在土地,长在土地,最后也得死在土地”。

“田是根,地是本,打庄户的第一条,就是要敬着地。你要是对它亲,对它诚,它用收成,来报答你。”

《生万物》这部剧,可以说完美将这两句台词的深意给演绎了出来,让人震撼不已。

看完36集大结局后,我愈发感慨万千,难掩激动。

故事最后几集,完全回归“土地与人”的主线,故人挨个离去,苏苏一家被费左氏毒死,

让人忍不住泪流。

不吹不黑,这部剧在我心中带来的感动,甚至不输上一部爆款年代剧《人世间》。

随着剧集热度一路飙高,站内热度仅次于《狂飙》。其央视收视也连创今年收视纪录,连原著《缱绻与决绝》也热度飙升,冲上各大读书软件排行榜。

一部农村题材年代剧,讲的是一个鲁南村庄里,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兴衰史,不仅吸引了无数中老年观众,甚至吸引不少年轻观众追看,这才叫真正的破圈。

豆瓣上8.5万人给剧集打出7.5分的高分,也算是对这部剧的另一种认可。

看完《生万物》大结局,再回望之前的剧情,就更加理解,一部带着泥土芬芳的年代剧,到底是如何“生万物”?

1:关于大结局

《生万物》最后一集,已经投靠日军当上汉奸的封腻味,穿着伪军军服重回天牛庙村,对着眼前的乡亲们,耀武扬威。

他不仅刺杀了宁学瑞,

一脚将宁学祥踹翻在地,当众羞辱,还把他跟银子的儿子可玉往火堆里推,就为逼问出到底谁烧了麦子。

危急关头,大脚只能站出来,说自己知道谁烧了麦子,让他把孩子放下。

就在日军准备对付大脚时,铁头挟持了一个日本兵,救下可玉。

但铁头自己,已经在日伪军的枪口之下,幸好此时枪炮声响,日军应声倒地,八路军及时赶到,打得敌人望风而逃。

八年抗战,也终将迎来胜利之时。

可惜土地不语,注视人间,世事苍茫,故人远去。

几十年后,天牛庙村的一切,都已大变,费文典牺牲,封二大脚去世,苏苏被毒杀,绣绣也已不是当年的自己了。

一部年代剧的分量,收尾至关重要。

《生万物》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进入结局篇,故事全面回归“人与土地”的主题。

四个重要角色的结局,带观众快速入戏。

第一个:一场牺牲。

可重要角色离开的故事到这里还没完。

村里参加抗日的村民带回消息,费文典为抗日牺牲了。

就在之前的放粮风波后,费文典和大脚被关进监狱,宁可金好不容易才把两人捞出来。

而费文典也立刻归队,参加了抗日队伍。

在日寇围剿中,费文典带领队伍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还在战斗间歇,抽空给费左氏、苏苏写了封信。

在信中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境,“天天在死亡边缘”,也写出了自己的信仰。

但就在此后不久的一场战斗中,费文典身负重伤,被送医疗队,而在日寇的战机轰炸中,整个医疗队全部牺牲,战友赶到时,找到的,只有费文典的笔记本。

而这封信,也成了费文典最后留给苏苏和费左氏的话。

但没想到的是,正是费文典的牺牲,无意中酝酿了接下来的一场悲剧。

第二个:一场毒杀。

故事中最让人唏嘘的,是费左氏。

费文典牺牲,费左氏为放苏苏自由把她赶出费家,可守了一辈子的费家也成了一座空宅,最终思虑过度精神失常,在街上看谁家孩子都以为是费文典。

好在此时已经嫁给郭龟腰,三十多岁,刚做了母亲的苏苏,又出现在精神失常的费左氏身边,跟郭龟腰一起照顾费左氏。

万万没想到,已经神志不清的费左氏,还将苏苏当作自家媳妇,自以为发现了她和郭龟腰的奸情,在玉米粥中下毒,毒死了苏苏和郭龟腰,

自己也喝下毒粥自尽而死。

心有所感的绣绣冒着大雨赶到时,只能搂住妹妹的尸体痛哭。

而随着这几位重要角色的牺牲,也揭开了天牛庙村村民与日寇对抗的序幕,整部剧的最后三大悬念也全部揭开。

悬念一:封大脚绣绣如何带着大家烧麦抗日?

面对日寇强占麦地,把天牛庙村农民的庄稼强征为农场,大脚和绣绣决定带领众人干一件大事:烧麦,不让一粒粮食落在鬼子嘴里。

但烧麦不能蛮干,而要有计谋有计划地干:先烧麦穗,再烧麦秆,就说天火烧的。

第一步:绣绣先重回宁家,说服宁学详,把他的麦子一起收一起烧。

第二步:带村民齐心收麦,一天一夜,把麦田里的麦子全部割完。

第三步:把麦子储存好,接着一声令下——烧麦。几十名村民,同时投出手中火把,大伙就这么把辛苦种出的麦子,全部烧掉。

宁愿劳动成果全部被烧,也决不把一粒粮食留给日寇。

日军随即派人调查天火烧麦事件,只是这个被派来的伪军村民都认识——封腻味。

悬念二:村民怎么对付投日的封腻味?

庄稼汉出身的封腻味,很快找到了天火事件中村民的破绽:麦子是被收割之后,一起被烧的。

他带着大队日伪军,把所有天牛庙村村民集合在一起,一边泄私愤报复宁学详,杀害了二叔。

一边利用他们家威吓村民,逼大家说出烧麦的领头人。

为救孩子,大脚正要站出来,铁头出手,可面对全副武装的日伪军,如果相持下去,村民很可能遭遇一场大屠杀。

关键时刻,八路军赶到,一场歼灭战,收拾了所有日伪军,刚才还得意忘形的封腻味,望风而逃。

一路逃回没味家的封腻味,正在寻思逃跑路线,却没注意到弟弟没味的神情,结果没一会,大脚铁头带人赶到,没味报信抓住了自己哥哥腻味,给了大家一个交代。

绣绣、大脚没白养没味这么多年,从小就跟着封家,学大脚娘的良善,大脚的仗义,没味总算没活成他哥哥腻味那样,内心被仇恨填满。

悬疑三:众人结局如何?

该说说众人的大结局了。

最悲哀的,还是费左氏。

原本苏苏和有情有义的郭龟腰一起,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可她亲手毒死了所有人。

再说宁家。

宁可金之前在战乱中投军,最终落魄归来,原来是从日军俘虏中逃了回来。

却在夜里遭到腻味的暗算,一番搏斗才捡回一条命。

养好伤后,宁可金再度参军,最后加入了八路军。

而宁学详则被封腻味报复受了重伤,不久后就去世了。

但在去世前,他把所有的地都捐给了国家,临死前和绣绣一起到地里走了一遭,

还见到了归来的宁可金。

额头已见白发的银子,则独自把跟宁学详的孩子拉扯大。

最后是封家。

封二在日军到来前,自知大限已至,忽然振作精神,开始给大脚绣绣他们讲述一辈子种地的心得。

大脚为成全封二的心愿,把他心心念念的三亩良田给买了。

封二一直讲到黄昏,都讲完了,最后问,明天什么日子?绣绣含着泪说,明天就是秋分。

封二也含着泪说:秋分好哇,俺最喜欢的就是秋分,又收粮食,又种麦子,俺赶上了。

说罢,封二转身,关门,在丰收的美梦中离去,死在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里。

封大脚和绣绣则带着母亲平安度过抗战期,还得了一儿一女。

已经和宁学祥和解的绣绣,开口叫了昔日闺蜜银子“娘”。对方居然应了,两人嘻嘻笑笑,就好像时光不曾走远。

至此,全剧主要角色命运,基本全部揭开,只剩主角。

所有人,终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到最后,大结局最为唏嘘,也是我认为拍得最好的一段戏,呈现在大家面前。

就是50多年后的1986年,老去的绣绣的一段回忆中,交代了大脚的结局,作为生产队长的他,一次大暴雨后,就再没回来。

他为了护住大堤奋战一场,最终护堤成功,自己却牺牲在那场大雨里。

幻觉中,年轻的大脚握着绣绣的手,

来到地里。

镜头流转,鲁南大地上,麦田延绵,土地重新回到了农民手里,粮食了烧掉了再种再长,金灿灿的麦浪如潮水起伏,阳光照耀在天牛庙村,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

这世间生生死死、因果循环。但对土地来说,照旧春夏秋冬,一样四季轮回。

我这时才明白,原来本剧的开篇,才是全剧真正的结局。

就是老去的绣绣提着一个篮子,一个人再次走向了屹立在天牛庙村的那块黑石。

而祖祖辈辈的农民,依然在土地上,春耕秋收,生存繁衍,生生不息。

这段剧情一出来,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对于剧名《生万物》,以及对于土地与人,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初看《生万物》,我一开始并不在意,这两年看过的年代剧不少,总觉得后续产出的剧集,很难再复制《人世间》的热度了。

没想到,这部《生万物》做到了。

《生万物》整部剧,从第一集就节奏感拉满,其后一路娓娓道来,每一次波澜都是点睛之笔。看完几集之后,你就会真正入戏,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觉得好看。

相比天牛庙村的村民群像,《生万物》真正的主角,其实就是——土地。

整部剧所有的戏剧冲突和故事升华,也都是围绕土地。

从开场宁学祥为了地契不舍得救女儿;到之后的农会、马子围村、种草药、放粮、烧麦,各种冲突,各种矛盾,归根到底,还是围绕土地展开。

整部剧看下来,剧情节奏紧凑,从不拖泥带水。好多场重头戏,更是拍得十分动人。

比如绣绣娘出殡的送葬戏。

百号人装着白色丧服整齐地走在群山之上,远远看去,白茫茫一片与树影、雪景融为一体。

人的生老病死背后的乡土中国,也融入这片天地。

既宏阔又深邃。

还有马子围村、村民跟日伪军对峙的动作戏,不仅是有正反方反复拉锯,还有每个人的人物性格、角色命运,各种人物关系,以及最后的反转。真是精彩。

而观众也跟随主角一次次历险,又一次次经历峰回路转,完成人物的成长。

主角们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起伏,始终在寻找生机,努力去过好日子,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被细腻且真实的展现了出来。

而到了大结局,在经历过许多挫折和波折之后,观众才真正懂得,何为“生万物”。

虽然,这段剧情不过1集,但却成功点题,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彻底升华。

当结局暖阳回归,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我也内心澎湃,激动莫名。

一时间,剧中各种过往的画面,在脑海中翻涌。

好的年代剧,最能让观众共情,《生万物》做到了。

3:关于演员演技

《生万物》整部剧看完,剧中选角,在该剧前期虽然有过不少讨论。

但是,随着剧情推进,演员们用他们的优秀表现征服了观众。

尤其是杨幂,用又一部爆款证明了自己。

虽然从形象和表演风格来说,杨幂现代感很强,表面看,和绣绣这个角色的适配度并不是那么高,但反过来说,正因为演员和角色的反差感,才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上田”。

结果事实证明,这个有气性、不认命,“要把日子过得像花一样”的女子,正对杨幂的戏路,最终她也演出了角色面对命运的打击下,那种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

至少相对杨幂自己,她完成了一场演技跨越。

当然,出彩的不仅杨幂一个,剧能火,一大关键是立住了一批深入人心的角色。

在我看,有三位演员演技堪称惊艳。

第一位:迟蓬

《小巷人家》里,迟蓬还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庄家奶奶,说的是南方方言。

到了这部剧,却成了一口山东方言,仿佛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善良、淳朴的山东大娘。

迟蓬演得最出彩的地方,是无论台词、动作、神态,已经不止是与人物身份、个性相匹配,而就像把根扎进了那个年代、那片土地上。

可以明显感觉到,迟蓬在表演节奏上,和林永健他们都不一样,她的反应,通常是慢半拍的。

但当她手插在袖筒里,脚抬上炕,对着封二的财迷心窍满脸无奈。又或者笑着对绣绣的手工活点赞,完全就是我们都见过的那类良善老人。

她的表演节奏,就好像土地呼吸的节奏,舒服。

第二位:林永健

封二这个角色,是越演越精彩。

一开始这角色像个承担笑点的丑角,小眼睛一转,计上心来,跟倪大红一唱一和,很讨喜。

但往后演,角色却透露出狡黠固执中,内心善良的一面。

临终前一场戏,更是演出了满腹土地哲理,从表情、眼神到肢体动作,林永健都将人物的遗憾与欣慰完整地呈现出来。

堪称画龙点睛的一场表演。

第三位:秦海璐

要说剧中最复杂的女性角色,那绝对是秦海璐演的费左氏。

精明、算计又不乏善良本性,一辈子被困在费家宅子里。

直到最后失智,把一个个孩子误认为费文典,表情从失智转到疑惑再转到掉泪。

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将一位失智的姨娘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再加倪大红饰演的抠到尽的宁学祥、邢菲饰演的天真烂漫到坚韧的苏苏,欧豪饰演的不拘小节的农民封大脚,正是这些角色,构成了故事的色彩。

提到国产年代剧,那绝对就绕不开一个名字。

《人世间》。

正是《人世间》的出现,重新擦亮年代剧的招牌。

这几年间,《小巷人家》《漫长的季节》《繁花》等年代剧佳作不断,也让年代剧重回国剧牌桌。

但说实话,从热度上看,还没有一部年代剧,能再拿下《人世间》的收视、网播双王炸。

直到《生万物》。

又是严肃文学获奖小说改编,又是将镜头对准人物命运变化,讲故事更讲命运。

《生万物》到底为什么既稳稳拿下老一辈观众,又收获年轻观众?

首先,原著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厚度,“人与地”被融入剧情。

所谓《生万物》,土地与人之间的关系,前几集就抖落出来,形成了一种充满历史纵深感的厚重气质。

土地在这部剧里不是背景,相反是真正的主角,故事从土地说起,最后又回到土地。

事实证明,这种黄土大地的厚重感,不仅老一辈爱看,年轻观众一样爱看。

其次,是人物群像的打造。

剧中有抠到没边的宁学祥,有善良勇敢的绣绣大脚,有狡黠又本性温暖的封二,也有投奔土匪的封四,为报仇当伪军的腻味。

土地见证着人的生死,也见证着人如何生。

那些人物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跟命运的抗争,是最打动人的。

乡土中国,四季流转,人的命运生生不息。

哪怕岁月早已翻了好几番,但土地还在那里,一代代人的命运其实没变。

土地关照众生,注视着人生百态,喜乐哀愁,一代人来一代人去。

春耕秋收,日升月落,故事总是相同。

相比时间与土地,人间悲欢,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而当一部年代剧拍出了这些,它当然值得成为又一部王炸。

人世间,生万物。

来源:肥罗大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