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母和宁学详过了一辈子,太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他把地视为自己的命。所以当大女儿宁绣绣被马匪绑票,并索要5000大洋赎金时,他就选择了放弃。可又舍不得费家的彩礼,便让哄骗着让二女儿宁苏苏替姐出嫁。
娘不像个磨盘子一样吗,要将咱家所有人都撑住了,撑住身子、撑住脸面。
这是宁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跟儿子宁可金所说的话。
宁母和宁学详过了一辈子,太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他把地视为自己的命。所以当大女儿宁绣绣被马匪绑票,并索要5000大洋赎金时,他就选择了放弃。可又舍不得费家的彩礼,便让哄骗着让二女儿宁苏苏替姐出嫁。
正是他这种自私自利,改变了两个女儿的人生。
宁母心疼两个女儿,带着遗憾很快就撒手人寰。
两个女儿的事情让宁学详脸面尽失,儿子对他也是心怀怨恨,可宁母在临终前却劝儿子以后在外人面前将他父亲的脸面找回来,这是宁家的门户和脸面。
好女人,旺三代,妻子的贤惠,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之源,一个聪明的女子,会在在爱孩子和维护家族上充分发挥她的智慧,宁母就是这样的人。
宁学详一生目标明确,就是圈地,为了圈更多的地,他欺骗儿时的伙伴,连自己弟弟也不放过。
宁母深知她改变不了宁学详,只能在背地里广结善缘,也正因为如此,宁绣绣在被绑架后,被里面的一个马仔所救。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宁母曾经救助过的孩子郭二。
郭二的母亲和宁母曾经关系很好,而郭二也将绣绣当成自己的亲妹妹。郭二能到山上当马匪,肯定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而宁家却是当地首富,两家如此悬殊,却有着深厚的交情,原因就因为宁母曾经对郭家出手相助。
正是因为宁母年轻时善意的付出,才让女儿在危难时有人相助。
而第一时间去救宁绣绣的封大脚,在小时候背着绣绣一起玩耍,宁母除了感谢他,还给了他两个馒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善举,却温暖着人心。
当宁母去世后,整个村庄里的人都来送行,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爱戴。
这些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广结善缘,所谓的因果就是如此吧。
02母慈子孝,为孩子们做好了榜样
宁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们。
很多人都说,宁绣绣和宁母年轻的时候很像,这不仅仅是容貌上的相似,在品性上更是相像。绣绣继承了母亲的善良、大气和聪慧。她即使自己深陷囹圄,还惦记着妹妹和母亲。
在封家过苦日子,也没有叫唤,而是入乡随俗,和他们一起吃粗茶淡饭、一起承担家务,积极参与到家庭的规划,将苦日子也过出了花。
封家的日子,由于有了绣绣,越来越好。
儿子宁学金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子,为了救宁绣绣,不顾自己危险带着人上山。后来没能救出妹妹,而不断的自责。
后来当宁二叔家需要帮助时,他们也及时出手,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他父亲那样乘人之危。
在后面的剧情里,宁学金带着村民和马匪展开斗争,还是个思想先进分子。他的身上可没有半点宁学详的影子,遗传的都是母亲优秀基因。
而宁苏苏,则是被家里宠着,任性且单纯,也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只是被爹爹坑害,嫁给了一个不爱的男子。
三个孩子都继承了母亲的宽厚、仁慈。
一个好的妻子是家庭的定海神针,更是丈夫的精神支柱。
宁学详虽然搜搜扣扣,可宁母却是对他非常尊重,在外人和孩子面前会给他足够的面子。尊重并理解他,并教育儿子以后要给父亲足够的面子,作为一家之主,并且要管着佃户,必须有足够的威严,才能够镇得住。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但生活还要继续。
当宁母和封大脚一番谈话,才知,大女儿因祸得福,能有一个愿意守护它、爱护她一生的男子相伴,何其幸福。
二女儿年幼无知,嫁去了费家,虽然没有爱情基础,可有家庭优渥,以后生活衣食无忧。
一切都是阴差阳错,结果却并不太差。
而宁家,作为在当地的富贵大家族,还是要维护脸面。所以她选择了原谅,毕竟这个家还是要靠宁学详来支撑。
宁母用自己的智慧,来支撑着家里的所有人。
有人说:女子就是一个家的灵魂。
确实是这样,幸福的婚姻里都会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女人,是家里的风水。
来源:轻轻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