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白鹿原》构建的宏大乡土世界里,诸多人物的命运沉浮令人唏嘘,而鹿家的兴衰史,尤其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故事要从鹿家老祖宗鹿马勺说起,他那段不堪回首的“走后门”经历,宛如一道黑色的诅咒,死死地锁住了鹿家五代人的命运走向,让他们在岁月的洪流里不断挣扎,却始终无
在《白鹿原》构建的宏大乡土世界里,诸多人物的命运沉浮令人唏嘘,而鹿家的兴衰史,尤其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故事要从鹿家老祖宗鹿马勺说起,他那段不堪回首的“走后门”经历,宛如一道黑色的诅咒,死死地锁住了鹿家五代人的命运走向,让他们在岁月的洪流里不断挣扎,却始终无法摆脱这屈辱带来的阴影。
鹿马勺生活在一个极度贫困的时代,鹿家的日子早已破落到难以为继的境地。兄弟三人中,老大和老二外出给财东当长工,而鹿马勺则只能带着一把铁马勺四处乞讨,靠吃百家饭勉强长大。十五六岁时,瘫痪在炕的父亲将他叫到炕边,一番嘱托后,鹿马勺懵懵懂懂地踏上了进城之路,谁也没想到,这一走,竟开启了鹿家一段别样的历史。
初入城市的鹿马勺,在一家饭馆谋得了一份烧火拉风箱、刷碗洗盘子的杂工差事。对于长期食不果腹的他来说,能从饭馆里捡到别人吃剩的面条包子,就已经觉得无比满足,他满心以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依靠。然而,现实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炒菜的炉头生怕他偷学手艺,只要他稍有抬头张望的举动,便会用炒勺狠狠地敲他的脑门,甚至有几次脑袋都被打出血来。但鹿马勺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这接连的敲打不仅没让他退缩,反而激起了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到手艺,出人头地。
就这样过了一年,鹿马勺偷师不成,满心焦急。这时,炉头终于松口,提出只要鹿马勺答应他三件事,便愿意传授手艺。第一件事,炉头可以随意辱骂鹿马勺,他不许恼怒;第二件事,炉头肆意虐打鹿马勺,他不许还手,还得说“受活”。鹿马勺为了学艺,咬着牙一一答应下来。可经历了无数次的打骂后,炉头仍未传授半点厨艺。直到炉头提出了第三件令人作呕的事——“走后门”,也就是对鹿马勺行男风之事。这一要求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鹿马勺的尊严底线,他惊恐、愤怒,想要反抗,可想到之前所受的苦,想到自己渴望学到的手艺,最终,他还是在极度的屈辱和挣扎中选择了妥协。
此后的五年,鹿马勺在这种非人的折磨下度过,每一次“交易”都像是在他的灵魂上刻下一道深深的伤痕。但也正是这五年,他学到了炉头的所有手艺,厨艺青出于蓝,很快便声名远扬,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厨,甚至得到清廷大员的赏识,获赐“天下第一勺”的名号。从此,鹿马勺名利双收,衣锦还乡,不仅重振了鹿家家业,还让鹿家一跃成为白鹿原上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
可这份荣耀背后,是鹿马勺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耻辱记忆。成功后的他,第一件事便是想将过去的黑历史洗白,于是,他给后代留下两条规矩:一是鹿姓门族要出个学问人,光耀门庭;二是要能屈能伸,但绝不能甘居人后,受了欺辱必须懂得报复。他将自己艰难曲折的人生比作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并以此为傲,甚至在后来收徒时,也用类似的方式“教育”学徒。
鹿马勺的这些规矩,看似励志,实则埋下了祸根。他将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不甘和仇恨,以祖训的形式传递给了后代子孙,使得鹿家的家风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畸形的道路。与白家世代传承的耕读传家、勤勤恳恳务实的家风截然不同,鹿家从鹿马勺开始,就带着一股小人得志的气息。
到了鹿子霖这一代,他完美地“继承”了鹿马勺的祖训,并且在践行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将两个儿子鹿兆鹏和鹿兆海送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新式教育,试图通过他们来实现家族的荣耀。然而,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过于急切,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不择手段。
鹿子霖当上乡约后,本应造福乡里,可他却助纣为虐,鱼肉百姓。为了报复白家,他唆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导致白孝文一步步堕落,几乎毁掉了自己的人生。白孝文失去族长之位后,鹿子霖仍不罢休,他纵容白孝文卖房卖地,甚至在白孝文抢舍饭时,故意带他去见人,让白嘉轩颜面扫地。他的这些行为,看似是在为鹿家争一口气,实则是在不断地消耗鹿家的声誉和人脉,让鹿家在白鹿原上逐渐失去人心 。
在对待儿媳的问题上,鹿子霖同样暴露出了他性格中的阴暗面。他先是为了巴结冷先生,让大儿子娶了冷先生的姑娘,后来又在大醉之时,对儿媳起了色心,险些做出乱伦之事。万幸的是,在儿媳主动勾引他时,他及时刹住了车。但这件事也让他在鹿家的声誉一落千丈,家庭关系变得支离破碎。
而在鹿子霖的两个儿子身上,也能明显看到鹿马勺祖训的影响。鹿兆鹏投身革命,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旧世界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鹿家祖训中“不甘于人下”的思想。但他的革命之路却充满了坎坷和牺牲,他与父亲鹿子霖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父子决裂,家庭离散。鹿兆海则一心报国,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他的死,对于鹿子霖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也让鹿家的希望再次破灭 。
鹿子霖的一生,都在与白嘉轩争斗,他渴望超越白家,让鹿家成为白鹿原上真正的霸主。可他的种种行径,不仅没有让鹿家实现这一目标,反而让鹿家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当他看到白孝文当上县长,鹿家彻底败于白家时,他的精神支柱瞬间崩塌,最终在无尽的悔恨和绝望中疯癫,孤独地死在屎尿结成的黄蜡蜡的冰块上,结束了他荒唐而又可悲的一生。
鹿家的五代人,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沿着鹿马勺定下的轨迹不断前行。他们在追求荣耀和地位的道路上,被仇恨和欲望蒙蔽了双眼,失去了做人的底线和原则。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鹿马勺那段“走后门”的屈辱经历。他用自己的痛苦换来了鹿家一时的繁荣,却也给后代留下了无法摆脱的精神枷锁,使得鹿家在命运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了衰落 。
在《白鹿原》的世界里,鹿家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家族的兴衰,不仅仅取决于财富和地位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家风的传承和价值观的树立。鹿马勺的屈辱发家史,给鹿家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改变,更是精神上的扭曲,这种扭曲如同一颗毒瘤,在鹿家的血脉中不断蔓延,最终毁掉了整个家族 。
来源:欢快百香果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