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肖战《藏海传》中出现的宝藏细节、非遗文化和国宝级道具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11 12:13 2

摘要:合作品牌数60+,是2022年以来全网剧集招商品牌数量第一,是2025至今优酷招商金额第一和创新广告合作数量第一,覆盖超10个创新广告形式。

《藏海传》的顶级商业价值,凭借剧情高能和演员精彩表演超强吸金加吸睛:

合作品牌数60+,是2022年以来全网剧集招商品牌数量第一,是2025至今优酷招商金额第一和创新广告合作数量第一,覆盖超10个创新广告形式。

云合评级S+,市占率40.1%,是2025首部云合市占率超40%的现象级爆剧。酷云全端覆盖超40%。

现象级爆款作品,播出数据好,收视率高,爆成文化符号,中国文化成功海外输出,流量与口碑双爆,广受好评!剧中融入大量非遗元素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很高的文化输出价值!《藏海传》全球大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藏海传》均集有效播放量超5000万,同时也是2025上半年全网正片播放量冠军。

在190个国家及地区播出,在海外评论中“Chinese Aesthetics(中式美学)”和“Xia culture(侠文化)”成为高频词。

《藏海传》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也是之前没有出现过的。

想着《藏海传》会不会拍第二部,一看人物关系图,这……

活下来的没几个了人,其他全卒。

尤其是藏海跪过的人,都死了!平津侯、曹公公、赵秉文……连皇帝都死了!

新帝登基,听见藏海说要辞官致仕,眸子都亮了,那高兴的样子是装都不装了!潜台词:“辞得好,挺懂事儿嘛!”

一年多时间,从一介布衣到内阁首辅,身居高位,位极人臣,这样的人物换谁都会忌惮。满朝文武,也不知道会在背后如何蛐蛐藏海?

庄之行说冬夏女王是藏海的第三个仇人,结果冬夏女王刚来大雍就死了,是为救女儿香暗荼和藏海而死。

然后是内阁首辅石一平被陆烟下毒害死。

不知庄之行在边关听到这个消息时得有多震惊,如此强悍的敌手,都死了?

为报仇不惜一切代价,所以庄之行会不会也在害怕,害怕自己欺骗了藏海,会引来他的疯狂报复?

藏海的府邸是“逾制”的,“逾制”是什么?

逾制是指中国古代违反建筑等级制度规定的住宅,其规格、装饰或布局超越了所有者身份对应的法定标准,属于严重的僭越行为,可能招致严厉处罚。

藏海跃居五品监正时就有了“藏府”,而他爹蒯铎也是五品监正却只有宅子。

府指高官或贵族的住宅。其建筑规制仅次于皇宫,象征尊贵的身份。

古代等级森严,违反等级制度,或规格、装饰或布局与身份不对应,是可能遭到言官弹劾的。如果你在朝堂上有死对头,那么恭喜你,他抓到你的把柄了!

还有一个小细节,庄家族谱,最后一行字迹是新的,因为平津侯刚死没多久,才写上去。

“我命不该绝!”藏海负伤走出皇陵震惊百官,这段重头戏可以封神了!肖战剧中表现十分出色,包括台词、演技、微表情等,令人惊叹!

采访:“因为我们是先拍摄了这部分,才安排皇陵地下机关、与姬伯伯分离的戏,所以肖战要表现出一种刚从死亡边缘爬回来、身心俱疲却又强撑傲骨的状态,我当时从他的脸上看到了那种疲惫、刚刚死里逃生的愤恨,但同时他也把台词表现得特别有骨气,拿捏很到位。”

这段采访的意思是,先拍的“我命不该绝”,然后是皇陵地下机关和与姬伯伯分离的戏。

倒着来的,但是肖战戏中情绪表达和细节处理非常精准,台词表现也是十分有傲骨且贴合身处的境遇。

《藏海传》播出后,这段戏成为前期剧情中的一个小高潮,“我命不该绝”梗,更是大出圈,开启高开爆走模式。

剧中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细节:

在古代男子送女子发簪寓意“结发相随”。

这只发簪是藏海亲手雕刻并送给香暗荼的礼物。因此,没有银楼的标号。

而香暗荼作为枕楼的老板也是真有钱,在这只发簪上添加了吊饰,点缀了珍珠宝石,看起来精贵华美。

这只发簪也成为她最喜欢的发簪,后期一直带着。

剧中还有大量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元素的融入。

比如,缂丝、绞缬、点翠、榫卯结构、木雕、九宫转轮锁、药发木偶、皮影戏、口技、香囊制作、青瓷烧制、秦淮彩灯、礼仪等。

缂丝:藏海初入京城时,身穿缂丝长衫。缂丝是指运用“通经断纬”工艺,每厘米织入120根纬线,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成品如雕琢缕刻般立体精致,这种制衣工艺极为复杂精细,无法被机器替代。

绞缬:剧中服饰纹样采用“绞缬”技艺染制,融入东方美学智慧,使其整体呈现出肃穆清雅之感。

点翠:剧中女性角色头上戴的首饰中就有翠头面,看起来高贵大气。点翠是将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镶嵌于金属胎体上,形成纹饰,成品彩艳丽永不褪色。剧中用的是鹅毛染色。

榫卯结构:剧中的榫卯结构机关盒,原型来自宁波保国寺斗拱技艺。

木雕:剧中有很多木雕制作场面,皇帝就是一个木匠,藏海的木雕技艺来自家族传承。藏海的居所,庞大的木质建筑物上也运用了木雕技艺。

九宫转轮锁:属于机关道具,齿轮咬合严格匹配明代工艺。

药发木偶: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木偶和烟花结合,木偶在火药的带动下凌空飞舞,活灵活现。

皮影戏: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或“影子戏”,是一种融合雕刻、表演、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剧中皮影戏是由陕西华县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操作。

口技:剧中八公子的独门变声口技,利用金叶子通过舌头控制风进出发声,结合发声器官,与说书剧情紧密互动。

香囊:剧中角色腰间挂着的香囊,是1:1复刻还原故宫藏品“四合如意”纹样。

青瓷:剧中青瓷茶杯底刻“供御”,是北宋龙泉窑进贡宫廷标记。

秦淮彩灯:剧中绚丽多彩的秦淮彩灯,一派热闹繁荣景象,非常盛大!秦淮彩灯也称“金陵灯彩”,起源于东吴时期,发展于明代。核心技艺包含62道手工制作工序,以竹条劈篾、扎架、裱糊等工艺著称。

礼仪:《藏海传》的礼仪指导,邀请的是非遗传承人坐镇,遵循宋代《政和五礼新仪》。

从《藏海传》中寻国家宝藏,真正的世界级顶级艺术品:

藏海手里拿着的是德化白瓷。

德化白瓷以“白”见长,其特点为薄如纸,白如雪,声如磬,温如玉,瓷雕技艺名闻天下,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

泉州德化拥有3700多年陶瓷制作历史。

平津侯府的财库可谓财宝无数,随便拿出一件都是国宝级藏品。

比如,下图中这个金镶宝石的玉带跟南京博物馆院“玉润中华”特展上曾经展出过的一件珍宝玉梁金宝钿带相似。

它来自北朝至唐早期,玉带表框皆以白玉制作,玉质温润莹透,框内为“金筐钿真珠装”。

看起来制作考究,工艺精湛,彰显富贵华丽。

《藏海传》中的折三钱。

剧中,藏海送给永容王爷的礼物叫折三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的贞祐通宝。

贞祐通宝,金,直径3.3厘米,重7.8克,色青白,宽缘窄郭,面文“贞祐通宝”,光背,铸于贞祐年间。

藏海给王爷送礼,这段剧情也是非常有意思。

一枚折三钱三次转手,把权力金字塔和等级制度划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上位者随意玩弄资源的归属权,中层争抢残羹冷炙,下位者挤得头破血流。

为了顺利接近永容王爷,藏海藏拙,伪造八字,一副攀附权势的小人姿态,谄媚讨好。

他懂得如何送礼,但是在王爷面前却表现得如初入官场什么都不懂的模样,而这样的表现也非常符合他伪造的八字贪财坏印的相。

也就是说这段内容,藏海是刻意表演给永容王爷看的,故意给自己立爱财人设。

因此,在王爷眼里,藏海就是一个有点儿学识,但一心只想发大财的神棍。见识浅薄,不了解官场运作,只想攀高枝发大财。

所以也不怪永容王爷会那样对待藏海了!看到这一幕,当时很多观众都以为永容王爷是反派角色,看起来好坏,所代表的皇权更是可怕!

但是后面永容还救了藏海一次,谁能想到?剧情反转套路深,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谁能想到死掉的文官之首石一平不是面具人,而是永容王爷的亲信。石一平如此刚直不阿的性格却能够在赵秉文、曹公公、平津侯三人的围剿下稳重首辅之位,本身就不简单。

后来石一平死了,王爷也在皇权斗争中失败!

石一平的背后是王爷,其实这场宴会早已露出端倪,宴会上礼部尚书黄慎是王爷的坐上宾,而黄慎是石一平的得力手下,为其马首是瞻。

藏海调查曹公公,也是他提点的藏海,发现曹公公原名姓陆。

《藏海传》播出后好评如潮,有口皆碑!有一个重要点是,剧情干净利落,思想超前。不一定需要亲自动手斩杀敌人,只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对方死了就行,没有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只要达成目的就行,过程、手段不重要,有结果就行。

而且仇人死了就死了,自己的人生才刚开始,一定要好好活着,报完仇如释负重,未来的日子也要过好。

不需要仇人忏悔,不做无用功,不报幻想。对于坏人来说,血债血偿才能让他们害怕和痛苦,而不是讨说法,让坏人忏悔。

坏人从不忏悔,也不内耗,更不会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而是恨自己没有斩草除根留下祸患,忏悔只是他们逼不得已的保命手段而已!他们怕死,只要不死,做什么都可以。

这样的忏悔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忏悔也改变不了什么,直接让他们付出代价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剧情有爽感,但不脱离现实。这也是《藏海传》与其他剧集的不同之处。不执着坏人的忏悔,而是送坏人上黄泉路。

让坏人死,不在乎是不是自己亲自动手,而是只要对方死就可以了!

报仇过程中,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而是极度的理智和精准谋划,不会鱼死网破。

剧中没有主角爱上仇人之子的狗血戏码,没有放弃报仇,而是冤有头债有主,绝不会滥杀无辜。

真正的精品好剧是剧情不内耗,内容深刻发人深省,能够给观众带来收获或启发,从中汲取向上生长的能量!

来源:娱情娱理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