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那年《少年包青天》最后一幕,马蹄声里几个少年背影渐远,我竟多年忘不掉。友谊、追梦、江湖,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却也带着点莫名的惆怅。你看,飞燕追着公孙策打趣,说快点去给她爹提亲;公孙策只笑嘻嘻躲过去:“等我高中状元再说呗。”小时候看的时候,可不就认定了,
庞策的结局,为什么越长大越“意难平”
谁能想到,那年《少年包青天》最后一幕,马蹄声里几个少年背影渐远,我竟多年忘不掉。友谊、追梦、江湖,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却也带着点莫名的惆怅。你看,飞燕追着公孙策打趣,说快点去给她爹提亲;公孙策只笑嘻嘻躲过去:“等我高中状元再说呗。”小时候看的时候,可不就认定了,这一对必定会有个明快圆满的归宿——策马归来,对联门前,钟鼓馔玉,热闹极了。
可再回头一看第二部,飞燕人没影了,身边的人也都换了新颜。庞策党们一个个喊着“意难平”,不解风情的编剧,好像用橡皮擦抹去了他们所有共度的时光。明明少年时那么磕磕碰碰、欢欢乐乐的一对,却被弄丢在了岁月的褶皱里。
人小的时候,总觉得故事里的误会和阻碍都是纸糊的。只要有感情,再难的事都能过去。你看飞燕和公孙策这两人,表面上一个是娇俏千金,任性要强,骄矜里带点善良;一个呢,文弱书生,嘴上总是油滑逗趣,却有颗赤诚的心。他们可真不是天生的良配——第一次碰面就剑拔弩张,飞燕嫌他刻板呆气,公孙策又不买她的账,天天你一言我一语,就差没现场打起来。身边朋友都说他们八字犯冲,谁也看不上谁。但怪就怪在缘分太顽皮,日子一天天过,一个养成了嘴硬心软的习惯,一个习惯了嘴上不依心里却记得人家好。
细数下来,他们之间那些小暧昧可比案子推理还精彩。一次落水,公孙策没多想就跳下去救她,还憋得满脸通红给她人工呼吸。两人一抬头四目相对,都忘了挣扎。还有公孙策中毒躺在床榻,梦境里见到的小仙女,真真假假,竟也是飞燕投下的一缕倩影。再到后来相国寺树林换装同行,那一夜谈心,少年心事悄悄流转,多少情意没出口。飞燕嘴硬:“你以后一定会被你喜欢的女生玩得团团转。”公孙策红了耳朵,实诚回一句:“现在不就是了么?”说是冤家,却早就心有灵犀。
刚甜起来没多久,现实的骨感就扑了一脸。狸猫换太子的案子直指庞家,包拯怀疑背后的黑手正是飞燕的父亲。飞燕急得团团转,公孙策嘴上说“不必担心”,实际也两难得很。情与义,这两样东西落到他们肩头,哪一样都重得压人喘不过气。
戏里戏外,观众都盼着“庞策”真的能走到最后:状元及第,门当户对,终成眷属。可越长大越发觉,现实不是言情小说。飞燕的爹,庞太师,那可是朝堂上一号风云人物,心狠手辣不说,女婿两个,一个是崔明冲堂堂状元,另一个是皇帝。公孙策虽然聪明,出身却比不过太师府里的水涨船高。你说他考个状元?难!包拯横在前头,后头还有一大票虎视眈眈的才子,公孙策顶多是个有文采的小师爷,要跃龙门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小目标”。
再说了,庞太师怎么可能乐意让和自己政见相左、又卷入女儿和“湖女鬼案”风波的书生做女婿?庞家那些恩恩怨怨,家国大事,无形之中都成了他们头顶上随时砸下来的石头。
也有观众会说,飞燕那么直,凭她的脾气,真想和谁过了,大不了丢出一句:“爹,这回我认定了!”可这样想的,大多是还没长大的我们。因为飞燕其实骨子里特别在意亲情。别看她每天叫板庞太师,心里却最依赖这个父亲。家里长姐进了皇宫,大哥戍守边疆,二姐、二姐夫一别两宽。只剩飞燕陪着她爹,她又怎么会狠下心来撇下家人,自己一个人任性到底?
有些人总要扮演“懂事孩子”——他们不肯让至亲难过,也憋屈了自己。说到底,她和公孙策都不是只考虑自己的人。尤其那个“隐逸村”血案以后,楚楚遭了秧,公孙策和飞燕又怎么能不心疼不别扭呢?江湖义气和知己间的伤痛,有时是一辈子解不开的疙瘩。你说这叫缘分吗?还是宿命?
更诡谲的,是那些台词里一带而过的隐喻。飞燕总说,爹要把她嫁给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官”,而看来看去,位子能大过庞太师的,便只剩皇帝一人了。细细想想,皇帝对飞燕容忍得离谱:入宫赏画,她一句“画得丑”甩过去,皇帝居然哈哈大笑;又几次三番帮包拯破案、毁坏宫规,按大宋律例早该人头落地,他却总能替她遮掩。换个人,恐怕早被撸了顶戴花翎。
这其中有没有旖旎的心思在流转?谁敢明说?庞太师乐见飞燕入宫成后,不就又要攀上一层,稳固权势;而飞燕,生在这样的家,纵有千般不愿,恐怕也逃不过这张天下最大的网。
于是第二部只剩一片空白。飞燕彻底消失,人人闭口不谈。你问公孙策和她有没有后来?仿佛从未存在过,成了集体失忆。是不是她的身份早翻了天高远到,再也不能被江湖旧友提起?这个谜,剧里剧外始终没有解开。
回头思量,“庞策”最好的结局其实是留在那个夏天,夕阳下策马并行。两小无猜,不谈未来,不问归期。这样才不会被世俗的残酷碾压成齑粉。他们没有如俗套般合家欢乐,也没有轰然决裂,只是在人生的岔路口,暂且并肩,目送前头黄昏无限。
有时候,我想,如果真有一个完美结局,未必有那年马蹄声来得妥帖。好像很多时候,那些没能走到头的人,反而在回忆里开出了最好的花。可惜,人生没有“少年包青天”里的那条长街,我们也回不到那年夕阳了。你说庞策意难平吗?谁又不是庞策呢,明知无望,还愿意相信少年会归来——飞燕会等,公孙策终会来。
也许,这就够了。
来源:剧迷热议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