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暑假,男频剧仿佛集体开启“霸屏模式”:《凡人修仙传》杨洋演绎草根逆袭,《藏海传》肖战玩转权谋江湖,《赴山海》成毅突破仙侠套路,再加上《长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鹏的职场喜剧……一部接一部上线,让观众直呼“男频盛宴”。但与此同时,全网突然流传起一个争议话题:平
今年暑假,男频剧仿佛集体开启“霸屏模式”:《凡人修仙传》杨洋演绎草根逆袭,《藏海传》肖战玩转权谋江湖,《赴山海》成毅突破仙侠套路,再加上《长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鹏的职场喜剧……一部接一部上线,让观众直呼“男频盛宴”。但与此同时,全网突然流传起一个争议话题:平台们之所以在2025年暑期集中排播男频剧,是因为怕明年《庆余年3》上线时碾压市场,而张若昀作为男频顶流的号召力,让所有竞品都不敢正面交锋?
这一说法看似合理——毕竟张若昀凭《庆余年》系列中的范闲一角封神,被业内公认为“男频扛鼎第一人”,而《庆余年3》又官宣定档2026年底或2027年暑期档播出,目标直指男频市场的“王者归来”。但当我们深挖暑期档男频剧扎堆的真实逻辑时,却发现真相远比“怕张若昀”更复杂,背后藏着行业排播策略、市场博弈与平台求生欲的三重博弈。
一、暑期档本就是男频剧的兵家必争之地,扎堆是常态,而非临时避险
1. 暑期档天然适配男频剧受众属性
暑期档是全年流量最高的黄金窗口期,学生放假、年轻群体休闲时间激增,而男频剧的核心受众(18-35岁男性及部分跨性别观众)活跃度在此时达到顶峰。这类剧集强调强剧情、快节奏、高爽感,从权谋、武侠到玄幻修仙,恰好契合年轻观众在假期追求“沉浸式体验”的需求。例如《凡人修仙传》通过“凡人流”叙事(草根韩立的生存智慧映射职场焦虑)吸引下沉市场和白领群体,《藏海传》以郑晓龙的权谋基因+肖战顶流效应收割粉丝盘,暑期档的爆发式流量能最大程度放大作品势能。
2. 平台资源倾斜已成行业惯例
对比往年暑期档,男频剧从未缺席:2024年《庆余年2》以权谋剧身份横扫暑期档,热度值破34000纪录;更早的《斗罗大陆》系列、《雪中悍刀行》等爆款均在暑期奠定国民级地位。今年各平台加码男频剧,实为延续既定策略:腾讯视频用《折腰》试水“权谋+虐恋”融合题材引流女性观众;优酷押注《凡人修仙传》打造首部正统修仙剧标杆;爱奇艺借《烈焰之武庚纪》二次元动漫感破圈,本质是长视频平台面对短剧冲击、会员增长放缓时的集体自救策略,将男频视为突围关键赛道。简言之,暑期档排播男频剧是平台基于受众红利、成本收益比后的常规布局,而非临时“怕庆余年3”的避让选择。
二、张若昀与《庆余年3》的双重统治力:竞品确实忌惮,但档期错位让避让失去现实基础
1. 张若昀的顶流地位与《庆余年》IP的碾压级威慑
张若昀凭借范闲一角,不仅成为男频剧“一哥”,更以《庆余年》系列打破圈层壁垒,验证其扛剧能力。《庆余年2》创下开播25小时热度值破33000的“剧王”纪录,其权谋喜剧叙事、群像塑造深度和全球化传播能力,让后续男频剧对标之作倍感压力。而《庆余年3》官宣后,腾讯视频更是联动生态资源打造“全频剧”效应——从剧本打磨(暂定36集)到前置化营销(预约量破千万),平台对其“王者档期”的占位决心不言而喻。
2. 明年暑期档(2026年底/2027年)与当前排播无直接档期冲突
关键矛盾点在于:用户假设《庆余年3》将于明年暑期上线,但实际官宣目标档期为2026年底或2027年暑期档。这意味着:
◦ 若按2026年底播出推算:距离当前暑期档(2025年)尚有1年半以上,竞品提前“避险”排播逻辑不成立;
◦ 若锁定2027年暑期档:则距当下更有近2年缓冲期,而暑期档剧集筹备周期通常仅半年至1年,“为规避2年后项目集中上线”的动机过于牵强。
此外,张若昀本人2025年暑期档并无重磅男频剧播出(其谍战剧《千里江山图》主打硬核叙事,古装历史剧《风起大漠》处于待定状态),无法形成档期压制效应。这说明档期错位与项目储备周期差异,让避让《庆余年3》的猜想脱离现实时间线。
三、真正的导火索:市场误读+平台博弈催生“暑期扎堆”的争议解读
1. 行业误传与营销话术发酵争议
随着《庆余年3》概念海报发布、开机动态频繁释出,其“剧王归来”的预期被无限放大。在此背景下,部分自媒体或从业者为解释男频剧暑期集中排播,将市场行为归因于‘畏惧张若昀与庆余年3’的简单归因,制造话题性爆点。这种解读虽抓住“顶流威慑”这一大众认知锚点,却忽略了平台决策的复杂维度——毕竟若《庆余年3》影响力真如此恐怖,竞品更可能选择错开整个暑期档(而非扎堆其中),或彻底避开腾讯视频独播的同一平台时段。
2. 平台争抢暑期份额背后的生存焦虑
男频剧今年暑期集中爆发,本质是四大平台(优爱腾芒)对男频赛道的资源倾斜与差异化卡位:
◦ 腾讯视频手握《庆余年》系列终极IP,却仍需通过《赴山海》《长安的荔枝》等剧稳固头部生态,避免被分账剧冲击;
◦ 优酷借《凡人修仙传》《藏海传》强攻仙侠权谋赛道,以漫改联动(动画引流+剧集深耕)建立竞争壁垒;
◦ 爱奇艺以积压剧《人生若如初见》试水历史题材,同步筹备《大生意人》商战男频破圈;
◦ 芒果TV携《水龙吟》入局玄幻武侠,复制“破碎感战神”套路收割女性观众。
这种集体押注男频赛道的行为,实则源于长视频平台面对内容同质化、短剧分流用户时的“最后突围尝试”,却被舆论简化为“集体避险”叙事。
四、张若昀的统治力真相:顶流是标杆,但男频市场需要更多可能性
1. 顶流存在倒逼行业升级
张若昀与《庆余年》的成功,为男频剧设立了“权谋喜剧+深度群像+现实共鸣”的高标准。他对范闲角色的塑造(腹黑、机敏又兼具悲悯),以及《庆余年》对“小人物反抗强权”主题的挖掘(如老金头父女、杨万里等配角的命运线),迫使后来者从单一爽感叙事转向更具人文厚度的创作。例如《凡人修仙传》强调韩立“草根生存智慧”对当代职场人的映照,《长安的荔枝》以“盛唐物流难题”解构现代KPI困境,皆是在顶流标杆下寻求差异化破圈。
2. 竞品不是“怕”,而是在寻找错位竞争空间
男频市场需要多样性而非垄断。暑期档男频剧虽集中上线,但类型分化明显:
◦ 仙侠修仙类:《凡人修仙传》(草根逆袭)vs《赴山海》(奇幻冒险);
◦ 权谋武侠类:《藏海传》(朝堂博弈)vs《少年白马醉春风》(诗意武侠);
◦ 现实融合类:《长安的荔枝》(历史职场)vs《大生意人》(商战传奇);
各剧通过演员阵容(杨洋、肖战、成毅、雷佳音)、叙事切口(凡人流、二次元、喜剧解构)、受众互补(核心男粉+泛娱乐用户)实现分流竞争。平台并非因“畏惧庆余年3”而扎堆暑期,而是试图用数量对冲质量风险——用多部剧覆盖细分市场,减少单一竞品被顶流碾压的概率。
结语:暑期男频盛宴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所谓“男频剧今年暑假一直上,怕碰到明年《庆余年3》”,本质是市场对顶流威慑的误读与平台博弈的简化归因。暑期档本就是男频剧的黄金战场,扎堆上线是基于受众红利、成本效率的常规操作;而《庆余年3》的实际播出档期(2026年底或2027暑期)与当前排播存在时间错位,让“避让”动机缺乏现实支点。张若昀作为男频顶流,其统治力确实让竞品生畏,但暑期档男频剧的集体爆发,更多源于长视频平台面对内容创新枯竭、短剧冲击时的集体自救策略——用男频赛道突围困局,而非刻意规避某部未来剧王。
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当《庆余年3》最终王者归来时,男频市场能否借由今年暑期档的密集试水,沉淀出更成熟的创作方法论、更精准的受众运营模型,以及更具破圈潜力的叙事模式?毕竟,敬畏顶流不如超越标杆,中国男频剧的未来,需要在张若昀的肩膀上眺望星辰大海,而非蜷缩在暑期档扎堆求生。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庆余年》不是终点,而是男频剧进化的新起点。”2025年暑期这场男频剧的狂欢盛宴,与其说是“避让前的挣扎”,不如看作行业以数量探索质量边界、以多元对抗单一霸权的积极尝试——而最终,观众将用遥控器投票,定义属于这个时代的男频剧新标准。
来源:娱圈大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