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从小缺乏母爱,自带储君光环,被锦衣玉食养大的孩子,生存环境并不友好。
再看《雍正王朝》,觉得太子胤礽其实是个可怜人。
尽管他作为康熙皇帝的嫡子,刚满周岁就被册封为皇太子。
可是,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却是个没妈的孩子。
皇后赫舍里氏生下他,即因大出血离世。
一个从小缺乏母爱,自带储君光环,被锦衣玉食养大的孩子,生存环境并不友好。
康熙帝对他寄予厚望,他又被身边人纵容巴结,可他真正需要的,只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故而,长大后的他,情感缺陷带来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不懂得如何去爱和表达爱,共情能力差,由此导致性格乖张暴躁等等。
他的两度被废,本质上犯的是同一个错误。
那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始终未曾真正感知到,康熙帝对他深沉的父爱。
他也未曾无条件地去爱、去信任他的父亲。
这一点,连李卫都比他强。
父子之间最遗憾的事儿是什么?
是父亲在等儿子的感恩,儿子却在等父亲的一个道歉。
这样的遗憾在许多家庭上演,连帝王家也不例外。
历史上的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康熙帝亲自教导他读书理政,对他关怀备至。
长大后曾数次监国,代皇帝祭祀等,具有文武兼备的治国才能,并不似电视剧中懦弱无能的样子。
据史书记载,太子第一次让康熙帝不悦,是康熙二十九年西征期间,16岁的太子与皇三子去行宫探病,面无忧戚之情,康熙认为这是不孝的表现,当即把他遣回京师。
想来,一个一出生就失去母亲的孩子,被身边人溺爱着长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哪里懂得关爱他人?
这是所有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的通病。
胤礽被皇上批评后,只是更加惧怕皇上,在康熙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随着康熙帝的其他皇子成年,开始参与国家政务。
太子优秀的弟弟们既削弱了他的权力,又让他压力山大。
而有权有势的诸皇子,都把目光瞄准了太子胤礽,拿着放大镜找他的毛病,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太子的心态就变了。
其实,身为太子的他,早已名正言顺。
他只须听从父亲教诲,以国家利益为重,用好官员,办好差事,何须患得患失?
太子第一次被废,明着是大阿哥上蹿下跳,背地里是八阿哥使阴招。
电视剧中,康熙对太子的越位处事早已不满,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与康熙的妃子有染;二是不尽职不修德,为了归还国库欠款,买卖官爵,放纵属下等。
之后,在推举新太子的过程中,八爷党的表现太过拙劣,明显有结党营私舞弊的情形。
不但八爷从此失势,连带佟国维也被罢了官。
当时,四爷和十三爷尚未形成夺嫡之势,康熙帝对太子尚有期许,于是复立胤礽为太子。
没成想,复立后的太子没有吸取教训,修养德行。反而行打击报复,让大臣们失望透顶。
当康熙帝把太子写给任伯安索取《百官行述》的那封密信寄给太子之后。胤礽没有第一时间主动认错,却听从那帮猪队友的建议,调动军队意图逼宫谋反。
于是,仅仅过了7个月,太子胤礽再度被废。
生而丧母的太子从未体验过纯粹且无条件的爱,更未曾学会如何回应与珍惜他人的付出。
故而无法共情康熙帝对他严苛教育背后,那份“望子成龙”的焦灼与疲惫的爱。
他只看到了父亲的反复与严苛,只感觉到父亲对他的不信任和不公平。
可是,他何曾感恩过父亲?何曾无条件地信任过父亲?
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权力只会对权力的来源负责。”
这其实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人要对给予他权力的人心怀感恩,要给予回报。
即便没有读过书的李卫也深知,自己的权力来自谁。
李卫当官后曾跟邬先生说过,他的一切都是四爷给的,四爷就是大树的根,他是树上的一片树叶,如果大树倒了,他这片树叶也就干枯了。
所以,他只忠于四爷,一切以四爷为重。连自己的儿子都起名“李忠四爷”。
所以,跟雍正帝一条心的李卫,步步高升,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而胤礽就没有充分认识到,他的太子权力来源于康熙皇帝,他应该忠于皇帝,一切以皇帝为重,对皇帝心怀感恩之心。
当他的出行仪仗、日常用度、政务权利都与康熙帝比肩的时候;当康熙帝不满他越位处事的时候;当大阿哥、八阿哥诋毁他的时候,他没有及时去找皇帝汇报,或解释或认错,而是听凭猪队友的建议,一错再错。
他更不该抱怨,说自己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
他的言行让老父亲的心都碎了。
不懂得珍惜的人,给他一座金山,他也不会快乐;不懂感恩的人,再聪明也难以成功。
反而是李卫这样的叫花子出身,有吃有喝就感恩戴德,一生都无条件信任四爷、忠于四爷。
太子和李卫,原本天地之别。
一个出身皇家贵胄,一个是流落街头的小叫花子。
可人生的结局,有时不看出身。
他俩一个下场凄惨,一个步步高升。
原因何在?
权力场中,懂得“恩从何来”从来是生存根基。一颗能感知恩义的心,如金子般可贵。
因此,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共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就是对“忠孝”之人的渴求。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忠诚往往被视作最珍贵的品质,而背叛,则是最让人痛心的行为。
假如这个背叛你的人,是你付出了几十年心血培育的儿子,更是令人痛不欲生。
不忠不孝不感恩啊!
太子被废的根本原因,就是胤礽身边所形成的“太子党”,已经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让日渐衰老的康熙帝不得不出手。
后来,再次被废的胤礽曾劝四阿哥说:“你不要争这个太子,这个位子,好人也会被逼疯。”
可见,光芒四射的太子储位如枷锁一般,令他身不由己。
当然,胤礽始终是康熙一生最牵挂最疼爱的儿子。
即使被废,康熙和雍正都善待他。
除了没有政治权力和人身自由之外,被圈禁于咸安宫内的日子,也是有吃有喝有人伺候。所以,他才能在圈禁之后还生育了10多名子女。
来源:小黄经典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