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党献礼季播《春晖》,54岁裹小脚的葛健豪带着儿女留法闹革命,硬是把主旋律剧拍成女性觉醒史。
央视黄金档这次真开窍了。
建党献礼季播《春晖》,54岁裹小脚的葛健豪带着儿女留法闹革命,硬是把主旋律剧拍成女性觉醒史。
这次破圈靠的不是口号,是细节里藏着的真革命。
别的献礼剧还在比谁家爆炸场面大,这剧偏盯着老太太的裹脚布拍。
刘威葳演葛健豪典当嫁妆那段绝了,镜头扫过褪色的绣花,手指摩挲玉佩的犹豫,比喊百句口号都扎心。
历史课本就写她变卖田产供蔡和森留法,可谁知道1913年那次典当差点要了半条命?
更绝的是女性视角。
秋瑾塞《中国女报》给葛健豪的镜头,比什么思想灌输都自然。
1904年的报纸油墨味隔着屏幕都能闻见。
导演万盛华不愧是搞《长安十二时辰》的,弄堂里煤炉青烟飘的弧度都照着1899年《沪游杂记》还原。
张陆演的窝囊丈夫才叫真实。
晚清秀才上不去下不来的拧巴劲,比脸谱化反派高明多了。
历史上蔡蓉峰最后帮着搞地下交通站,剧里铺垫的懦弱到觉醒才有说服力。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买账?
看看抖音热评就懂:“当葛奶奶在法国课堂听《国际歌》抹眼泪时,我外婆正翻我考研英语书”。
历史课本没写的才动人:蔡和森1931年就义,女儿蔡畅当妇联主席,四代人没断革命香火。
毛泽东写挽联称“女中豪杰”,可剧里只见她给子女缝补丁的手抖。
上海弄堂竹蒸笼冒的热气,法语课黑板上的宣言手稿,全是精心埋的雷。
比那些炸碉堡的烟火更爆的,是平凡母亲扛起时代的脊梁。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