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利用观星仪,探知久旱未雨的中州,最近将有雨。他认为是一场吉雨,立即以钦天监的名义昭告天下。
褚怀明学艺不精,靠巴结平津侯得了钦天监监正的位子。
他利用观星仪,探知久旱未雨的中州,最近将有雨。他认为是一场吉雨,立即以钦天监的名义昭告天下。
藏海通过观测星座,发现月离于毕。中州不是吉雨,而是灾雨。
他迅速报知平津侯。哪知平津侯担心惹怒皇上,让他闭口。
藏海为了中州的老百姓,还是与师父高明把这个消息伟递出去了。平津侯大怒,把藏海关进了地牢。
没想到几日后,中州果真连降七日大雨,很多堤坝被冲毁,良田被毁坏,很多没转移的老百姓也被水冲走了。
褚怀明知道自己没有测准天相,犯了大罪。他想乞求平津侯与曹公公,在皇上面前替他说话,没想到这两人都避而不见。
他到地牢跪求藏海,希望藏海对外宣称自己与钦天监各猜对一半。钦天监猜对的是吉,藏海猜对的是凶。
藏海坚决不同意,还提出要为自己,为陪葬的民工,为烧喉的艺女报仇。
褚怀明一气之下,向藏海牢房里的柴禾上撒上酒,用地牢里的蜡烛点燃柴禾。藏海的牢房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褚怀明意图很明显。他苦心经营的一切都没有了,还会有牢狱之灾。他必须拉藏海陪着。
《藏海传》褚怀明到死都不知,他的一把火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
01、褚怀明褚怀明没有测准天相,造成重大损失。顶多是被流放。
他当这么多年钦天监监正,油水自然没少捞。他完全可以拿着积蓄跑路,到一个偏远地方,隐姓埋名,过下半辈子。
但是他不甘心,他还想保住自己的位子。被藏海奚落后,不知悔改,还想烧死藏海。
他本来只有未测准天相一条罪,因为自己一把火,平添了一条害人性命的罪。
他如果不贪心,没有害人之心,及时跑路,根本不会受牢狱之灾。
藏海算准他这种人不会放过自己,特地让庄之行在外面等。
结果,褚怀明因为这一把火,被责杖五十,并流放三千里外。真是咎由自处。
02、庄之行
庄之行在藏海的点拨下,在步毬赛上拔得头筹,让平津侯很有面子。
他渐渐得宠。但想继承侯府,还为时尚早。毕竟大哥庄之甫已经做到了工部尚书的位子。
藏海算准褚怀明会来放火,让庄之行发现地牢走水,不要来救他。而是等在院里抓捕逃窜的褚怀明。
果不其然,庄之行听到地牢走水,立即跑到院门口,把褚怀明逮个正着。
庄之行又立了大功。藏海趁机游说平津侯,让庄之行走武将路。
一来,庄家历代都是武将,庄之行能行武,继承了衣钵。二来庄家己有庄之甫这个文官,再添一名武将,一文一武相互帮衬。
平津侯当即同意。
褚怀明做梦没想到,自己的一把火彻底垫定了庄之行的武将之路。
03、蒋襄蒋襄是平津侯的夫人,也是庄家的主母。她的手段既狠毒又高明。
蒋襄再嫁平津侯后,利用父亲蒋晋的权势,要挟平津侯,让她做了大夫人。她还不甘心。她嫉妒沈苑母子得宠。
她用毒草毒死了沈苑,还污蔑沈苑与外人有染。
她表面对庄之行很大方,在京城各大场所都埋了钱,还经常替庄之行平账。她这样做的目的实则是把庄之行养废了。
废物庄之行自然是不可能与庄之甫争宠。
自从藏海做了平津侯的第一幕僚,他不但与庄之行走得很近,让庄之行脱胎换骨,重新获得平津侯的宠爱。还发现了蒋襄毒死沈苑的秘密。
蒋襄早就有心杀了藏海。
藏海被关进地牢,蒋襄建议平津侯杀了藏海。她告诉平津侯,如果平津侯不方便动手,她愿意代劳。
平津侯当时没有表态。但对蒋襄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
褚怀明的一把火,让平津侯对蒋襄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转弯。
平津侯从大火中救出藏海,自己受伤了,让藏海替自己上药。并拒绝蒋襄与庄之甫前往探视。
蒋襄第二天来探望平津侯,又提庄之行与藏海的事。这回,平津侯果断批评了蒋襄,还让她回去。
显然,褚怀明这一把火,彻底让蒋襄与庄之甫失宠了。也奠定了蒋襄最后自杀的命运。
古人云:人生很长,关键时刻只有几步。
我觉得这句话只适应好人,或善良之人。
庄之行心存善良,明知藏海要报仇,但还是没揭露藏海。最终在褚怀明放火关键时刻立功,再次获得平津侯宠幸。最终成为一代武将。
褚怀明与蒋襄本身作恶多端,在关键时刻也不可能刹车,最终恶贯满盈,落得悲惨下场。
《藏海传》看似褚怀明一把火改变了三人命运,实则是性格决定了三人命运。
来源:馨推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