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甄嬛传》这部经典宫斗剧中,无数细节都暗藏玄机,而孟静娴和浣碧嫁给果郡王时的嫁衣,便是其中极具深意的一处。同是成为果郡王侧福晋,二人嫁衣却天差地别,这背后所反映的,正是封建社会中妾室地位的微妙与无奈。
同样嫁给果郡王,静娴与浣碧的嫁衣,妾终究是妾
在《甄嬛传》这部经典宫斗剧中,无数细节都暗藏玄机,而孟静娴和浣碧嫁给果郡王时的嫁衣,便是其中极具深意的一处。同是成为果郡王侧福晋,二人嫁衣却天差地别,这背后所反映的,正是封建社会中妾室地位的微妙与无奈。
浣碧能嫁给果郡王,源于一场精心策划。她暗恋果郡王许久,在一次皇家宴会上,故意让果郡王身上的小像掉落,使得秘密曝光,皇帝顺势将她赐婚给果郡王 。而浣碧出嫁时的风光,离不开甄嬛的助力。甄嬛心疼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不仅求皇帝认浣碧为义妹,还嘱咐内务府用心准备嫁妆,并表示自己会出三倍于内务府的嫁妆 。如此一来,浣碧的嫁衣自然尽显华丽。
从颜色上看,虽不能穿正红色(正红色是正妻的专属),但她的喜服是粉色等偏红色系,既不逾越又足够明艳。嫁衣的材质上乘,可能选用了柔软光滑的丝绸,上面绣着精致繁复的花纹,或许有象征富贵的牡丹,还有寓意吉祥的云纹,针线细密,每一针都彰显着用心。
配饰方面,她头戴凤冠,凤冠上点缀着熠熠生辉的珠宝玉石,如圆润的珍珠、璀璨的宝石,垂下的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更添几分灵动与华丽。身上佩戴的玉佩、香囊等也都是精心挑选,材质珍贵,工艺精湛 。整体造型将她衬托得明艳动人,富贵娇俏,尽显受宠之态。
孟静娴对果郡王一往情深,甚至扬言非他不嫁。得知浣碧要嫁给果郡王,她在家要死要活,沛国公心疼女儿,上书请求皇帝赐婚,这才促成了这桩姻缘 。然而,她的嫁衣却远没有浣碧那般风光。
孟静娴的婚服同样不能用正红色,颜色或许比浣碧的更为暗沉一些。上面绣着凤凰牡丹纹样,虽也精美,但比起浣碧嫁衣上的花纹,少了几分灵动与活泼 。红盖头上有如意纹样,也显得中规中矩。发型上,她将头发全部往后梳,发饰主要是金饰和红色穗子,隐隐可见红色绢花,头上只插了两支步摇,相较于浣碧满头珠翠,显得格外低调简朴。
孟静娴嫁衣不如浣碧华丽,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她身为沛国公的女儿,本应嫁得风光体面,可如今却做了妾室,这对沛国公府来说是一种耻辱 。沛国公虽心疼女儿,但家族的颜面也不能不顾,所以在婚礼操办上,没有大张旗鼓,嫁衣自然也不会太过奢华。另一方面,孟静娴此举或许也是出于无奈与矜持。她深知果郡王心中所爱并非自己,即便嫁入王府,也难以得到真心,所以在嫁衣的选择上,她或许不想过于张扬,只想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 。
透过这嫁衣的差距,也能看出两人婚后的处境。浣碧虽得偿所愿嫁给果郡王,但果郡王的心始终在甄嬛身上,她在王府中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落寞。而孟静娴,不仅要面对丈夫的不爱,还要忍受来自王府内外对她逼婚行为的指指点点 。她们虽都成为果郡王的侧福晋,可在这深宅大院中,都未能寻得真正的幸福。
在封建社会,妾室的地位远低于正妻,哪怕同样是侧福晋,因背后的支持、自身的境遇不同,也有着天壤之别 。孟静娴和浣碧的嫁衣,便是她们命运的写照,深刻地诠释了“妾终究是妾”这一无奈现实 。这也让我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对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慨。
来源:大唐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