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样是复仇大男主,肖战的《藏海传》和胡歌的《琅琊榜》被放到了一起对比。
同样是复仇大男主,肖战的《藏海传》和胡歌的《琅琊榜》被放到了一起对比。
一个是十年前梅长苏智计千筹、千回百转的经典神作;
一个是顶流肖战蛰伏十年、蓄势出山的全新尝试。
观众的期待很高,但现实是——肖战,还是没成为胡歌。
《藏海传》自预热起就吸足了眼球:
男主肖战,人气顶流;女主张婧仪,演技清新;导演郑晓龙,曾执导《甄嬛传》;开播首日站内热度破7000+,猫眼登顶热播榜首。前两集讲述蒯家灭门惨案,一开场就用钟汉良、陈妍希的痛哭演技将情绪推至高点,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也为男主的复仇线埋下了浓重的情感基底。
但越是高潮开场,越难后续跟上。
故事节奏、角色弧光、逻辑连贯性,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和《琅琊榜》里梅长苏那种“抽丝剥茧”的节奏不同,《藏海传》走的是快节奏、强情绪、密剧情的模式。
男主藏海自幼被高人收养,十年磨一剑,只为复仇。
可一出山就进了名门“枕楼”,却在权贵场合上演尴尬翻车戏码:
坐错朱雀首席位;不识场合、不懂规矩;被香暗荼要银子时发愣挠头,呆若木鸡。一个受过十年严苛训练的复仇者,突然像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这样的角色反差,让人出戏。
观众的期待是:“大男主下山即震场。”
结果却是:“怎么像是初出茅庐的练习生?”
这个锅,当然不能肖战一个人背。
编剧设定问题、导演调度不精准、情绪节奏没有铺好,都是导致“割裂感”的核心原因。
**《藏海传》**还在“藏海出糗”“不知师父是谁”;**《琅琊榜》**的梅长苏已经入局权谋,开始布局,收庭生为徒,与蒙挚相认,一步步走进风暴核心。对比之下,《藏海传》就显得节奏浮躁,推进无力。
而肖战演的藏海,少了梅长苏那种“悲而不怒、忍而不爆”的气场,也缺乏一种内敛的狠劲。
不是说必须模仿胡歌,但至少,要让观众相信:他真的经历了十年蛰伏,他真的有心机、有谋略、有狠劲。
从《陈情令》爆红,到《斗罗大陆》《王牌部队》《梦中的那片海》,再到这部《藏海传》,肖战一直在尝试撕掉“偶像派”标签,证明自己是个好演员。
但现实很残酷:演技不稳定,角色厚度不够,挑战难度系数高,一出手就被放在“胡歌”对标中,无疑是压力山大。
甚至因为《射雕》电影的演出,他一度被贴上“烂片演员”标签。
但这未必是坏事。
胡歌从《仙剑奇侠传》走红,到《伪装者》《琅琊榜》彻底转型,整整花了十年。
演员从偶像转型为实力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关键是——有没有勇气接受批评,有没有意志不断进化。
《藏海传》并非完美,但也不是无可救药。
它在如今仙侠烂俗、古偶雷同的环境下,仍旧算得上一部“有点野心的权谋剧”。
肖战不是胡歌,但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演好“藏海”——一个被灭门之仇裹挟、身负使命的复仇者。
演技这事儿,没有捷径可走。
既然已经走上“演员”这条路,那么真正的逆袭,不靠“顶流光环”,而靠一部部真正有力的角色。
藏海的复仇才刚开始,肖战的演员之路也才刚真正启程。
我们可以批评、可以对比,但也可以给他时间。
来源:梦熙drea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