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跟《庆余年》一样,走的都是“养成路线”,讲述一个不会武功的小子如何凭堪舆纵横之术为全家复仇,扳倒朝堂大人物的过程。
2025年,古装剧真正的王炸来了。
《藏海传》。
国剧金牌导演郑晓龙,首次拍摄古装权谋,显然是要对标《琅琊榜》。
仅播6集,已显露爆火的基底。
它跟《庆余年》一样,走的都是“养成路线”,讲述一个不会武功的小子如何凭堪舆纵横之术为全家复仇,扳倒朝堂大人物的过程。
故事开场,阴兵gui玺、灭门深仇、皇陵探秘、职场权谋、堪舆纵横,应有尽有。
爆款之姿,气势如虹。不仅央视收视持续破2,更打破优酷站内热度破万纪录。
和过去的权谋爆款一样,剧中有不少高质量的智斗桥段。
这种戏份要出彩,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演员。
故事开场,那些熟脸一个个闪过,有的只有几个镜头,表演却十分惊艳,让人欲罢不能,大呼演戏盛宴。
剧中老中青三代演员,有名不见经传的配角,也有功成名就的戏骨。
所谓表演,并非只看重头戏,它关乎演员在整部戏里对这个角色的把控,也取决于他是否深入理解这个角色,甚至他的存在是否让剧集的观感提升,所以褒奖也应该直接落到演员身上。
剧中星斗大师是这么对藏海定义堪舆的:堪,天道也,舆,地道也。
今天,就让我们对《藏海传》中的演员演技,做一番堪舆。
角色和表演,永远是好剧的天道。让我们开始吧:
《藏海传》实力派很多,但挑大梁的,是33岁的肖战和25岁的张婧仪。
张婧仪起点很高,一部《无名》,让大众看到她的演技潜力。《惜花芷》的花芷一角,见证了她的古装实力。
这次她演的香暗荼是全剧身份最复杂的女性角色,她开的天香楼里声色犬马,各路权贵,其实是黑白两道情报系统的中枢。
这个角色,注定是美丽又危险。
果然她一出场,六初师父给藏海的防美女必修课就白教了。
张婧仪用几个灵动的眼神和小动作,就把藏海戏弄于股掌之间。
首先,是瞅,初遇藏海,她眉眼一抬,就完成了人物扫描。
接着,是诈,听藏海说天香楼已经被布置罗网,为助八公子脱险,她张口就把藏海说成八公子。
那使坏又机灵的表情,生动演绎了何为美女做局。
最后是爱。
指引藏海奔逃线路时,她仅用一句“呆子”,就演出了对藏海由试探到欣赏的转变,短短几秒的反应,将权谋少女心里萌动的情态呈现得生动。
这一系列细节,张婧仪演得恰到好处。
相比权谋剧中负责啃鸡腿的女主,这样的人设自然带感得多。
看过《唐诡2》的观众,不可能不记得姜瑞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曹多宝。
这个角色也足以证明,内娱在韩昊霖之后,又迎来一位天才小演员。
这次饰演少年稚奴,他的表演依然是灵气四溢。
刚出场时,他就演出了小稚奴的机敏、顽皮甚至任性,吭呲吭呲就把异族公主车撞翻,又把侯府公子绑了。这种事多宝可干不出。
接下来目睹家门惨剧那场戏,姜瑞霖用生动的眼神,演出了剧烈的刺痛感。
庄芦隐一声令下,蒯府上下,稚奴的母亲、妹妹月奴,以及所有父亲的弟子,无一幸免。
躲在地道里的稚奴,目光喷火,眼泪如决堤一般,却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小演员演到这样,已经非常了得。
但姜瑞霖竟还能演出情绪转换,一个年纪小的弟子被误认为他,没想到这孩子有胆有识,当即机智地认师傅为父亲,用自己的死掩护了稚奴。
这一刻姜瑞霖的眼神让观众相信,汪藏海哪怕耗尽一生,也要将仇人一个个了结。平津侯是吧,你已经是个死人了。
还有一次,是和父亲临死前的对视。
姜瑞霖的表演,成功烘托了钟汉良演绎的悲壮,透着一股灵气。
他的表演不仅是塑造少年男主这么简单,而是奠定了整个故事的情感支点。
黄俊鹏至今最经典的角色,依然是《人民的名义》里躺红的陈海。
但《藏海传》中的几场戏证明,他可不是只会演躺戏的演员。
藏海父亲当年蒙难,两个下属命运跟着改变,一个是出卖上司从此跟着平津侯作威作福的褚怀明,另一个是从钦天监高管一撸到底的姬群。
姬群当年是对藏海最好的长辈,如今却已不认得已改头换面的藏海。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场戏。
一是人物刚出场,看破了藏海用他老爹蒯铎的办法勘测出平津侯党羽修皇陵偷工减料, 虽被上官赏识,他却表现得不卑不亢,略带落寞走开。
一场戏,就能看出人物为何就这般遭遇,他的脖子太硬了。
另一场戏,是藏海过来找他聊天,自然聊起了他爹,姬群原来还眼神暗淡,可说起蒯铎,却正色说出了蒯铎完整的官职,语气中满是怀念仰慕,一场戏就让人看出了小人物内心的义。
你们忘了蒯铎,我不能忘。
区区几场戏,演得既有情感又有层次感,可见配角也可以演得戏味十足。
第7名:白冰(饰 六初)白冰虽是公认的大美人,但还是第一次演六初这种绝色妩媚的人物,结果一出场,就媚到了骨子里。
六初作为藏海第三个师傅,教学时长总共就小半个晚上,却要完成两个教学任务:一是让藏海初识美人。
后来藏海被平津侯幕僚叫去花楼,眼睛都懒得抬,毕竟绝色美人都见过了。
第二个教学任务比较难,就是让藏海学会抵御“风月”。
白冰的表演,分为两部分。
一是魅惑。
挑眉、垂睑、贴近、讪笑,搞得藏海小鹿乱撞,不敢用正眼瞧师傅。白冰在美人和情爱导师的角色之间切换自如,用最温柔的语气教藏海最残酷的情场生存法则。
二是提醒。
教学中,六初忽然冷脸拿簪子抵在藏海脖子上说“如果我是你的敌人,你已经死了”。
瞬间让人头皮发麻却又心猿意马。
最后淡淡一句,“最难防的,是真心‘那种淡淡的疯感,让人更加刻骨铭心。
虽然戏份极少,就像在藏海的世界里只是惊鸿一瞥就消失了。
但白冰的表演强化了我们对人物的信服。精彩点到即止,却余味悠长。
很多观众提起沙宝亮就会想到《暗香》。
其实在吴磊的《星汉灿烂》中,沙宝亮已扛起重量级反派的角色。当年沙宝亮演的就是另一个平津侯。
但我没想到他把虚伪深沉的褚怀明演得这么入骨。
平津侯的爪牙,是一武二文,杨真是幕僚之首,也是第一个被藏海解决的角色。
褚怀明则是藏得最深的小人,也是平津侯爪牙中最难对付的那个。
沙宝亮赋予了角色一种阴晴不定的诡谲,最开始侯爷说起藏海,他跟着哈哈一笑,看似敌意最轻。
后来藏海拜入侯爷门下,一群人立马跟着平津侯离去,唯有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藏海一眼,最后才离去。
一个眼神,却把一个心机小人,演得入木三分。
他对藏海的杀意,才是最重的。
果然后来藏海识破了平津侯之子修皇陵偷工减料,平津侯让他为皇太后陪葬,负责宣读指令的,正是褚怀明。
而奸诈小人的虚伪,在此刻完美显现。
“安抚”殉葬工匠那里,沙宝亮把台词说的情真意切,不夸张地说,演员脸上的每个褶子都在演戏。
最后宣读让藏海去死的命令时,沙宝亮面带微笑说的那句“藏海,恭喜你呀”,眼里的浅笑和口中的杀意,形成了强烈反差。
不得不说,孙浩和他的演技,已经远超许多专职演员了。
先说结论,肖战这次演得确实不错,但很多人其实没看懂他的精彩。
首先是选角对味。
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就是汪藏海这个人物,最开始在观众心中可绝不是什么好人。
所以必须要用一个气质纯净的演员来中和人物留给观众的固有印象,内娱小生没几个比肖战更合适。
其次,是肖战把人物明面上的性格转变,都演出来了。
无论是黄陵暗道中的步步惊心,还是向平津侯献计时的从容镇定,肖战的表演,都透着一个稳字,这正是汪藏海的过人之处。
两场戏,让我对这个角色印象深刻。
一场,是他投靠平津侯的戏。
面对仇敌,藏海低头垂眸掩饰仇恨,抬眸片刻眼神从隐忍变成谄媚。
一长串马屁金句后,又一个五体投地,语气谄媚,眼神谄媚,全身上下都透着卑微的媚态,
每一个神态动作都像是过往投靠平津侯的马屁精。
这就对了。很多人气小生演这种打入敌人内部的戏还演得大义凛然,反派但凡不是傻子都能让他们死在当场。
肖战这么演,我才敢相信平津侯会放松警惕。
另一场,是藏海走出皇陵。
因为看破了平津侯之子偷工减料,藏海被设计为太后殉葬。可他在皇陵机关中破解困局,最后身着白色孝服从墓穴大步走出来。
一句“我命不该绝”,那猩红的眼眶,尽是藏海暗藏的杀意。
这些情绪转换,肖战演得确实到位。
但最精彩的是最后一点,是他将藏海身上那种表面的谦和淡定,内心的阴鸷与城府,演得恰到好处。
实际上,哪怕是对他三个师傅,还有救他的面具人, 由始至终,藏海都在演。
他在演一个师傅们心中的完美复仇者。
这才是汪藏海这个汪家老祖宗,真正的人物底色。
能演出这一层,证明肖战真正弄懂了藏海这个人物,用心了。
《藏海传》里,张铎出场的集数很少。满打满算三集,却把星斗大师演得别具风范。
张铎主要演出了两点。
一是外冷。
稚奴被面具人带上山,山上已经有两个师父等着他。一心报仇的藏海上来就说要学武,可星斗大师直接一盆冷水浇过去:“你筋骨松软,根本不是练武的材料”。
正是这句冷冷的话决定了剧集的走向,从传统武侠剧,变成了男主靠堪舆和纵横之术破局的权谋剧。
这个角色也深深塑造了藏海,藏海大半生的如履薄冰,就是跟他学的。
但星斗大师还有一面,内热。
张铎把角色这一面,全留到了角色最后。
也就是送别藏海下山那一幕。
此时星斗大师已决意烧死自己,那句”我会把你留下的痕迹,全部抹掉“,也包括自己。
表面上,星斗大师的神情跟平常一样,“万年冰山脸”,没有任何变化。
但细看就会察觉,他故意放慢的步子中,其实藏着对十年师徒情分的不舍,更有对藏海未来命途的担忧。
尤其最后藏海与他道别,星斗大师眼神里终于闪过一丝温柔。
可片刻之后,他就将自己关在屋中,命人点火,而自己则最后处理着机密信件,那表情是如此淡然,仿佛这十年不过是借的,现在该还了。
张铎把角色演的是如此惊艳,以至于我对他这么快领盒饭,实在有些惋惜。
过去梁超演的,多半是《分手大师》中的“成功学大师”,《安家》中的“黄老板”那样的喜剧丑角。
没想到他把高明这个角色,演得如此高明。
郑晓龙这部剧有权谋剧的质感,导演又显然不希望太过沉重,把开朗欢快的设定压到了高明这个角色上,他需要中和里面的苦。
事实证明,他也做到了。
角色刚出场,就和星斗大师一冷一热,一个教理科堪舆之术,一个教最需要人情世故的文科纵横之术。
也只有在他面前抢排骨吃,藏海才能有片刻轻松。
后来星斗大师自焚,高明却提早一步入京,因为他也是复仇计划的一枚棋子。
果然藏海刚到京城就中了招,又欠费又被追捕,好在高明一把搂过惊魂未定的藏海,硬生生把惊险抓捕演成了喜剧。
最经典的一场戏,还是高明扮作算命先生跑去忽悠平津侯。
面对多疑的平津侯,高明几次被刀架着脖子,盯着巨大压力行骗到底,硬是把掩护藏海爹的任务完美完成,直到走出几十步,才松口气。
梁超的表演里,同时呈现了故事里惊险沉重的部分,以及面对危局乐观的部分。
在苦与乐之间,演员杰在这两种难以糅合的色调里,保持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就像精心布置的棋局,每一步都恰到好处,每一手都意味深长,也是非常传神的一次人物塑造了。
没想到黄觉把庄芦隐演的这么好。
黄觉不是没演过反派,《繁花》中的强总,《新生》中的程浩,都非善类,可这些都是都市霸总,谁能想到,郑晓龙会让黄觉演一个沙场出身的权臣莽夫,也是藏海复仇路上的,第二号恶人。
如果我没猜错,出现在香暗荼口中,唯一在天香楼主动点天灯的容止王爷(乔振宇饰),才是最大的幕后反派。
演员对“坏”的理解和诠释分寸,决定了人物的可信度。而黄觉既支撑起了人物的负面设定,又不会让人物显得单薄乏味。
庄芦隐第一出场还是十年前,浑身铠甲,得胜而归,光是眼神和气场,就营造出了一个权倾朝野、满身杀意的平津侯该有的气场。
那是以一种上位者的压迫感与讨人厌的样子。
灭藏海满门那场戏,他大步流星,势不可挡,停下来的片刻眼神凌厉,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下令从蒯铎徒弟、儿女杀到他妻子,黄觉脸上那种漫不经心的表情,看得人心发毛。果然是视人命如草芥。
唯有危及权位,他才会脸色发青。
后来藏海拜入门下,黄觉先是居高临下的审视。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把玩权力的霸气。
直到最后藏海跪地一通马屁,他才得意忘形放下戒心,那一刻,也是他死亡的开始。
看我这部剧我感觉低估了黄觉,他的古装剧演技,竟比擅长的都市剧还要传神许多,是出人意料的好。
钟汉良能出现在这个位置,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在客串的一集之中,爆发出甚至超越个人主角戏的巨大表演能量,为全剧先声夺人。
蒯铎是藏海的父亲,大雍国钦天监监正,因意外发现癸玺而惨遭灭门,也因此令藏海踏上复仇之路。
这个人物注定是悲剧,戏份还这么有限,可钟汉良演得却丝毫不草率,反倒层次感十足。
全局开场就是他封禅台遭遇阴兵,钟汉良表现得从容不迫。
被阴兵围困,丝毫不慌不忙,飞夺癸玺成功脱险。
脱险后又直奔家里,毫不犹豫准备带徒弟妻儿连夜离开,真不愧是藏海之父,有勇有谋。
正是这一幕,让角色接下来的惊慌失措,更加令观众刻骨铭心。
阴兵都不怕?那他怕什么?
怕从弟子到妻子女儿,一个个在他眼前被割喉毙命。
大家都夸的那一场戏里,钟汉良充分呈现出了何为哀莫大于心死,靠眼神呈现出一种递进式的情绪转换,那么悲凉,感染力又那么充沛。
最开始徒弟被屠,那种内心挣扎与无力感,全都写在钟汉良的眼神里。
到了女儿,一句”不要,你要杀杀我“之后,演员就没台词了。但钟汉良用肢体语言把“锥心之痛”焊进观众心里——
只见他眼眶泛红、浑身颤抖,泪珠滚落,到女儿倒地,更有种痛到极致的麻木。
等到了妻子自尽,演员浑身透着一种连哭都失去力气的绝望。
真正的悲伤从来不是声嘶力竭,而是无声却震耳欲聋。
但最绝的还是自尽前看到儿子依然安全,人物此时自尽,就是想为儿子保留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他望向密道缝隙中儿子的那一眼,既有不舍,也有嘱托,父爱的隐忍,生命的尊严,尽在一个眼神。
在看过他对这个角色的演绎之后,我就无法再想象谁能比他更好。
以上,就是我对《藏海传》中,表演最好的十位演员的排名。
剧集飞速爆火,离不开这群演员的优秀表演。
他们的表演,不仅立住了角色,更展现了人物的命运和抉择,古装权谋剧的戏眼,也都藏在角色的成长和变化里。
好的表演,就像棋盘上的落子,每一步都扣动人心,当棋子构成棋局,更是回味悠长,后劲十足。
《琅琊榜》之后,古装权谋剧棋局中,称得上妙手的,只有《庆余年》。
希望将堪舆之术与权谋完美结合的《藏海传》,能在这些出色演员的合力之下,完成又一出绝妙棋局。
来源:肥罗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