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地上不知道坐了多久,心情平复了一些,悠悠从地上爬了起来,正准备在家做点饭。窗外的叫卖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拉开窗帘趴在窗台上往下看,街道两侧摆满了小摊,卖衣服的、卖小吃的、卖日用品的,还有人在地上铺块布卖旧书和杂志。一个念头突然闪过她的脑海。就在这时,外边有人
在地上不知道坐了多久,心情平复了一些,悠悠从地上爬了起来,正准备在家做点饭。窗外的叫卖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拉开窗帘趴在窗台上往下看,街道两侧摆满了小摊,卖衣服的、卖小吃的、卖日用品的,还有人在地上铺块布卖旧书和杂志。一个念头突然闪过她的脑海。就在这时,外边有人敲门,悠悠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是房东又来催房租了。怀着忐忑的心透过防盗门怯生生地问了一声,是谁?是我呀,我是文豪啊。真是张文豪啊,悠悠赶紧打开门一看,文豪憨憨的笑着,手里还提着一袋水果和零食。
文豪,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工地的活儿不忙了吧?
我以后不用到工地干零活儿,找到正式工作了,是一个国有企业,基本工资三千,还给上五险一金,准备下周一正式上班,公司就在开发区金融街,是一个建筑公司,叫中建八局。
太好了,太好了。悠悠高兴地说。
文豪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一是这个公司在泰达,他向往的地方;二是就目前来生活的现实来说,这份工作可以解决现在窘迫的生活。
生活就是这样,它永远不会让你绝望,即使遇到那些至暗时刻,它也会给你一束亮光,尤其是像悠悠和文豪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远道而来,总不能让他们始终两手空空吧。
晚上他们俩多炒了两个菜,喝了两瓶啤酒,就算是小小的庆祝。
饭后悠悠把她的想法跟文豪说了一下,文豪也觉得可行。两人就开始筹划摆地摊的事情。正好这两天文豪在家也有空,可以帮帮悠悠联系进货的事情。第二天一早,两人去了附近的废品收购站,买了一些旧书和杂志,又到批发市场进了些发卡、皮筋之类的小商品。下午五点,就在夜市边缘找了块空地,铺上一块布,把商品整齐地摆好。
"你这《读者》合订本怎么卖?"第一个顾客是个戴眼镜的女生。
"五块钱一本。"悠悠声音有些发抖。
"便宜点吧,三块行吗?"
悠悠刚要答应,旁边卖袜子的大妈插话:"小姑娘,你这价开得太低了。小妹妹,这书保存这么好,至少四块。"
眼镜女生最终以四块钱买走了《读者》。第一笔生意让悠悠手心全是汗,但心里涌起一丝久违的希望。那天晚上,她卖出了七本书和三个发卡,赚了35块钱。
收摊时,卖袜子的大妈帮她收拾:"第一次摆摊吧?明天早点来,占个好位置。"
"谢谢阿姨。"悠悠鼻子一酸。
"叫我李婶就行。这年头,年轻人不容易啊。"
等文豪到中建八局上班以后,由于工作比较繁忙,进货、出摊基本上都是悠悠自己来弄。一开始呢,就是在家门口这个夜市摆,后来听其他摆摊的人说,塘沽的早市和晚市有不少,都可以去,在不同地方来摆摊,还能多卖一些。
八月中旬的一个周五,塘沽贻丰园的早市特别热闹。悠悠在市场外边的马路边找了一块空地,铺上她带的一块布。由于贻丰园这个早市卖菜比较新鲜,还便宜,每天来这个市场的人非常的多。不一会儿,悠悠的地摊前就围了不少人。悠悠正忙着收钱找零,丝毫没注意到人群外围的骚动。突然听见有人大喊一声,"城管来了",她才惊慌地抬头,看到几个穿制服的人从街口走来,小贩们纷纷用布卷起货物四散奔逃。等悠悠回过神来,其他的小商贩早跑没影了。悠悠手忙脚乱地收拢书本,想跑已经来不及了。一个年轻城管走到她面前说:"马路边不允许摆摊,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没收了。"
"对不起,我马上收。"悠悠声音有点发抖。
"你是大学生吧?"城管突然问。
悠悠惊讶地抬头,看到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看起来不比她大多少。
"我已经...毕业了。"
"这里不允许摆摊,下次去贻丰园的市场里边,那里有规划好的摊位。"城管说完就走开了,没有开罚单。
悠悠愣在原地,直到卖袜子的李婶过来拉她:"傻丫头,运气真好,碰上周强了。他是城管里最好说话的一个。"
收摊后,悠悠在贻丰园的市场里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摊位需要办理手续,每月还要交管理费,一般位置好的摊位基本上都被别人占着呢,她算了算成本,就她卖的旧书和这些小商品,暂时负担不起摊位费。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文豪在单位也升职了,悠悠摆摊地收入也在增加。除此之外,她在卖旧书的时候还认识了很多爱读书的朋友,让她也感觉到生活的充实和美好。有一天,她在塘沽外滩夜市摆摊,该散集了,行人和小商贩们都陆续收摊回家的时候,悠悠还不打算走。心想:“这还不到9点,外滩离住的地方也不远,能多卖一本书是一本。”在月光与路灯下,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守着她的摊位,此时此刻,也没有人再与她争着占摊位了,这一大片空地都是她的了。深秋晚上的塘沽外滩,天气也有点转凉了,悠悠在她的书摊前,坐着小板凳上抱着膝盖蜷缩着,等待着路人在她的书摊前看最后一眼,路人却都在匆匆赶着回家。
突然,悠悠的摊位前来了一个人,蹲下身拿起摊位上的书来看。悠悠看着这人有点面熟,想不起来是谁,好像在哪儿见过。挑书的这个人不胖不瘦,30多岁,气质很好,一看就是那种文化人。一边挑书,一边问悠悠,要摆到几点?悠悠说,不着急,再卖一会儿就回家了。那人继续挑他的书,最后问了一句,多买点能便宜吗?悠悠问,那您要买几本呢?那人说,你这些书,我都要了,你算一下得多钱。悠悠算了算,得200多元,以为那人跟她开玩笑,结果不是玩笑,书摊的书被那人都买走了。临走的时候,跟悠悠说,赶紧收摊,早点回家去吧。看着夜幕中远去的背影,悠悠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她自开始摆摊来卖的最多的一次。突然,她想起来了,那人以前从她洋货晚市的书摊买过她的书。原来是他!高老师,悠悠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只见那人回头看了看悠悠,又说了一句,赶紧收摊,早点回家去吧。
(未完待续:悠悠在摆摊卖书的过程中还碰到过哪些人,他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请下次接着看《小城故事》第3集:泰达明心读书会的诞生)
温馨提醒: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