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5月21号,中午得知朱媛媛女士去世的消息,我又在脑海里回忆了一遍她所主演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片段,要说这部剧里最扎心的画面,绝对是张大民和李云芳新婚床上那棵歪脖子树——树干直接从床中间冒出来,床单都得围着树干剪开个大口子。当时看觉得好笑,现在想想
今天是5月21号,中午得知朱媛媛女士去世的消息,我又在脑海里回忆了一遍她所主演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片段,要说这部剧里最扎心的画面,绝对是张大民和李云芳新婚床上那棵歪脖子树——树干直接从床中间冒出来,床单都得围着树干剪开个大口子。当时看觉得好笑,现在想想,这哪是棵树啊,分明是横在张大民心里的一根刺,也是扎在无数普通老百姓心口的现实。
九十年代北京大杂院的日子,全让这棵树给演活了。你说谁家结婚不想图个敞亮?可张大民家就这么憋屈,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二十来平的小屋里,连张囫囵床都腾不出来。剧里张大民用彩色塑料布把树干一裹,笑嘻嘻地跟李云芳说“咱这是洞房树仙”,看着是贫嘴逗乐,细品全是生活的无奈。那时候谁家没点糟心事?兄弟姐妹为了半米见方的地界儿拌嘴,晚上翻身都得跟身边人打声招呼,可就算日子紧巴,街坊邻居凑在一起吃炸酱面的热乎劲儿,又是实打实的烟火气。
现在再看电视剧里的“普通人”,简直像活在另一个次元。前阵子追部都市剧,主角张口闭口“北漂打工人”,结果住的是带天井的四合院,屋里的老榆木家具比我家传的都讲究。还有演上海职场新人的,一毕业就住上百平江景房,这哪是普通人的生活?分明是把偶像剧的滤镜强行套在现实题材上。
对比起来《贫嘴张大民》有多珍贵?它不搞悬浮的剧情,不整华丽的服化道,就实打实拍老百姓怎么在巴掌大的地方过日子。张大民他爸早逝,母亲拉扯五个孩子,妹妹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弟弟娶媳妇没婚房只能出去租房……这些事儿搁现在听着都扎心,可在剧里,全被张大民的一张利嘴化解成了家长里短的笑谈。他带着全家在树干上绑彩灯,把穷日子过出花来,那份乐观劲儿,比现在电视剧里强行灌的鸡汤真实一万倍。
以前的导演敢拍,也敢让观众直面生活的狼狈。记得有个镜头,张大民半夜起来给发烧的儿子物理降温,一边用凉水擦身子,一边对着窗外叹气。那时候的电视剧不避讳贫穷、不美化苦难,反而让观众看到:原来日子再难,咬咬牙也能挺过去。不像现在有些剧,拍普通人的生活,重点全放在怎么穿名牌、开豪车、谈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连菜市场讨价还价的镜头都舍不得给。
《贫嘴张大民》里的大杂院,砖墙上爬满青苔,晾衣绳上挂着各家的床单,街坊们端着搪瓷缸子串门前呼后拥,这些细节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底色。反观现在的“普通人”,住豪宅、开名车、出入高级会所,剧情里充斥着狗血三角恋和商战阴谋,早就忘了普通人真正的烦恼是房贷车贷、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这些鸡毛蒜皮。
真希望现在的编剧导演能多看看老剧,学学怎么把普通人的日子拍出味道来。生活不是童话,普通人也不需要虚假的“完美人设”。就像张大民家那棵树,它难看、碍事,却真实得让人掉眼泪——这,才是属于我们大多数人的烟火人间。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