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又看了一遍《天道》,很多人说里面的丁元英太神了,可以预卜先知,算准了哪支股票一年能翻倍,算准了冯世杰,叶晓明,刘冰他们成不了气候,只会是扒在井沿多看两眼的青蛙,算准了乐胜会找格律诗他们打官司,算准了刘冰会拿着他的空白打印纸去向欧阳雪他们要挟。
这两天又看了一遍《天道》,很多人说里面的丁元英太神了,可以预卜先知,算准了哪支股票一年能翻倍,算准了冯世杰,叶晓明,刘冰他们成不了气候,只会是扒在井沿多看两眼的青蛙,算准了乐胜会找格律诗他们打官司,算准了刘冰会拿着他的空白打印纸去向欧阳雪他们要挟。
但细看下来,其实他也不是算准这些后来的事都是百分百会发生的,而是从事物的一般规律来推测,发生的概率比较大而已,而如果事情没有向着他预测的方向去走,他也准备好了应对的方法和亏损的底线。比如,如果让欧阳雪买的那只股票没有翻倍而是赔了,他也拿二十万做了担保,当然这二十万后来是芮小丹给借的。如果格律师在与乐圣的官司中没有打赢,那么等待欧阳雪他们的就是公司破产,而欧阳雪他们的损失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也不会对她的饭店生意和自己的生活造成什么实质影响,也可以说,欧阳雪是有永续现金流的。
后来萧亚文敢于在公司官司缠身,叶晓明等三位股东实际退股的情况下选择进入格律诗,并成为公司大股东和法人代表,一方面是对赢得官司有一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算了赢了会有如何收获,败了又会有什么损失(继续打工搬砖而已),这种就是胜了收益很高,而即使败了自己也还能承受得起。而且我估计她也应该也能预测到,如果真败了,丁元英应该也不会让她一个人去承担,这样就还能继续得到丁元英、韩楚风等诸多位大佬的关照,那她还有什么不敢接手的呢?
而叶晓明他们在面对乐圣的起诉,求和失败之后就急于退股,一方面是对官司的前景没信心,认为公司必定会输,一方面更是不愿意承担责任和损失,俗话就是“玩不起”,不想自己的积蓄承担任何损失。其实作为原始股东,他们对公司的运作流程最为熟悉,也知道以低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销售音响,但实际上也并没有低于他们的成本价,也还是有一定利润的,就是说乐圣公司提出的低价扰乱市场的申诉本就是站不住脚的。从一开始他们认定丁哥可能是他们能接上头的贵人,到后来看到丁元英不实际出资时就开始变得半信半疑,再到后来丁元英又运作去国外搞测评,到国内参加音响展,然后低价销售后被乐圣起诉,就越发认为丁哥已经不再可信,原以为可以仰仗的“救世主”不灵了,认定他们跟乐圣打官司就是在以卵击石,结果肯定会输,那还不如早点保住自己的投资为妙,也就是一种只想吃肉不想挨打的心态,好处都是自己的,有问题有困难,都是别人的,说到底,还是一种依赖、依靠的思想。
齐老师每每接受投资咨询,首先问的就是你的钱多久不用,你可以接受多大的损失,然后再根据你的收益预期值给人匹配相应的投资产品。我觉得道理也是一样的。做投资跟做生意一样,不能只想赚钱不想亏损,光想着吃肉,不想着挨打。做生意、做投资有赔有赚其实都很正常,如果生意都那么好做,就没有那么多亏损和破产倒闭的了。投资市场很多时候更是要靠天吃饭,存在太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没可能说今天投下去,明年这个时点一定是赚的还是赔的,要想只赚不赔,那就只能去存银行或买货币基金了,当然可能你又觉得那收益太低。
一个人要想赚大钱,有大的收益,必定是要承担更大风险,但多数人还是一种打工思维,出一份力赚一份钱,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样赚钱更安心更踏实,如果你安于这样的生活现状那倒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你想像别人一样发大财,肯定就要去承担更大的风险,去上一定的杠杆,利用杠杆效应以小搏大,去赚取更大的收益。当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亏损较小,或者至少是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时候,该搏还是可以搏一搏的。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天道智慧##《天道》##《遥远的救世主》#
来源:文化之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