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六百二十六期:上位者拥有无限的权利,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比碾死一只蚂蚁还轻松。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六百二十六期:上位者拥有无限的权利,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比碾死一只蚂蚁还轻松。
01
小邹氏把张桂芬推倒,害张桂芬早产后。第二日,皇帝上朝时,才知道国舅府发生的事情。
皇帝震怒。
下朝后,他就去了皇后寝宫,不过两个时辰,宫里就给国舅府下了懿旨,褫夺了邹姨娘的敕封,还让两个宫里的嬷嬷掌嘴邹姨娘五十,勒令她以后安分守己,不得放肆。
明兰到沈家的时候,刚好张桂芬在生产,待张桂芬生了儿子后,明兰就趁机溜回家了。
其实,除了皇帝,沈皇后和小沈氏都是在夜里就得了消息。小沈氏当即就慌了神。
小邹氏闯了这么大的祸事,她怕会殃及了自己。又听说,明兰昨日在国舅府上,就让人去请明兰来郑家,说一说事情的过程。
明兰多聪明的一个人啊,说话也是避重就轻。
但小沈氏知道事情的经过,还得知小邹氏下水救沈家嫡子,是因为她肚子里的孩子胎象不稳,才如此谋划,当即不满道:“……邹家……竟敢这般诓骗我们!”
明兰安慰的拍拍她的手:“你也是惦记着前头那位嫂嫂,才会这般厚待邹家,怨不得你。”
小沈氏却呆了半晌,脸上神色变了好几霎,忽然扑到床头失声痛哭道:
“……我,我不是因前头嫂嫂才厌恶如今嫂嫂的!我故意待邹姨娘好,是因为……在我们来京城之前,张家已和郑家在议亲了,因先皇过世才耽搁。相……相公原本要娶那张氏的”
过门之后,公婆兄嫂都是再好不过的人,相公待我又是……每每想到嫂嫂过的不好,我便觉得如同做了贼一般,心里膈应的厉害……”
明兰惊掉了下巴,嘱咐小沈氏以后不该那么对张桂芬。却忽略了,小沈氏说谎了。
深挖小沈氏的谎言,意外发现了英国公家的真正实力,还有沈家兄妹藏着的私心。
这件事要从八王爷甫登基为帝说起。
其一,群臣谏言,让皇帝充盈后宫。
老皇帝过世后,八王爷就成了新帝。
新皇甫登基,册封生母李皇后为圣安皇太后,皇贵妃为圣德皇太后,其余一应后宫嫔妃按品级封赏,同时册封太子妃沈氏为后,母仪天下,然后全国百姓沉浸在一片悲痛中。
八王爷本就是不受宠的皇子,哪怕有妾室通房,也不会太多。而皇帝讲究三宫六院。太仆寺左寺丞见新皇,后宫寥落,佳丽无几,便揣摩着圣意,上奏本请新皇广选才淑,充裕后宫,以备皇室子孙延绵。
结果被新皇帝一顿痛骂,顺便摘了他的顶戴,新皇义正词严的宣布:朕已有子,当为先帝守孝三年!
这看似是皇帝是至孝,却藏着权力的涌动。
申辰之乱未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三王爷定然能荣登大宝。但三王爷没有子嗣,却也抵挡不了一部分人想把女儿送到宫里去,为家族争一争。
可申辰之乱发生了,新帝八王爷是能生育的。于是,又有一大波人想把闺女送进宫。
其实,大臣贵族的女儿进宫,成了皇帝的女人,无疑是八王爷巩固权势的最好时机。
但此时,并不是充盈后宫的最佳时机。
一来,八王爷没有根基,所以,他登基不久后,羯奴来犯,荆王叛乱。
二来,皇帝还没有捋清朝中官员背后的势力,若是选错了女人,那人生了儿子后,和背后的人来个去父留子,他就惨了。
也许,有人说第二种可能性太低。
但不要低估人性的恶,还有,天家哪有什么恩情道义。八王爷成了皇帝后,就是君,就是他的枕边人,也不是妻了。而是臣。
两年后,八王爷的龙椅坐的虽然不是那么坚不可破,却也捋清了朝中官员们背后的势力。
其中,郑骏执掌禁军多年不说,于三大营也多有关系,英国公更是国之重辅,且这两家素来不掺和储位之争,是皇帝要笼络的重点。
这时,有人提议,让张桂芬入宫为妃。
沈皇后知道后,立刻惊醒了起来,还为皇帝吹了枕边风。皇帝心里是清楚枕边人的算计的。但他也不想寒了潜邸旧部的心,就将张桂芬赐婚沈从兴。
毕竟,姻亲的关系,是古人的首选。
而小沈氏就嫁了家风正,人口简单的郑家。
其二,英国公的势力,与郑家的关系。
都知道英国公是国之柱石,但没人知道,他们家真正的实力,直到明兰的开府宴,小沈氏的婆家嫂子郑大夫人问小沈氏:“你娘家嫂子怎么没来?”
这娘家嫂子,就是张桂芬,英国公嫡女。
小沈氏低头道:“我兄长说了,她身子不适,今日不来了。”
而小沈氏似乎怕极了这位长嫂,像个受气小媳妇似的,跟在长嫂的身后。
说白了,郑大夫人只是小沈氏的嫂子,又不是婆婆,为何小沈氏会怕成这样。
于是,就牵扯出了张家和郑家不得不说的往事。
英国公早年是领兵的,张家又根基深厚,凡军中混过的,有几个和张家没干系?更何况,当年张桂芬的父亲英国公还救过郑老大人一命。
而郑家,因为郑老夫人身体孱弱,都是儿媳妇郑大夫人管家的。寿山伯夫就曾说过:
“郑老夫人体弱多病,早已多年不管事了,听说那郑骁几乎是嫂子一手拉拔大的,自是长嫂如母了。”
小郑将军是郑大夫人管大的,八王爷未来京城前,张郑两家就开始议亲。
所以,从郑大夫人的角度出发,虽然是替小叔子选妻,那与选儿媳妇也没啥区别。
且,郑大夫人对张桂芬,也是极其满意的。
但一道圣旨下来,张桂芬嫁入沈家,小郑将军迎娶小沈氏。如不是两家人头脑清醒,怕是要惹出祸事来。
而这祸事,对于英国公来说,大不了重新认主。可皇帝的龙椅,可就要易主了。
其三,小沈氏与娘家嫂子和婆家嫂子作对,藏着沈家兄妹的小心思。
沈皇后不想张桂芬进宫,完全是怕威胁到她的地位。只要沈皇后的地位稳固,沈家兄妹的富贵,就保住了。
从沈从兴的角度出发,他娶不娶妻,娶谁,都不总要了。因为,他有嫡长子还有两个嫡女。
娶了张桂芬,不过是权宜之计。虽然,小沈氏说张桂芬刚到沈家的时候,沈从兴也想与张桂芬好好过日子。
只是,张桂芬整日冷着张脸,好似全天下都对不起她似的,才导致夫妻请疏。
可实际上,张桂芬进门的那天起,沈从兴就不愿意。
哪怕张桂芬为他生了嫡子,顾廷烨却劝道劝慰道:“沈兄想开些,以后与张氏夫人好好过,天长日久,也能合家美满的……”
“不会的,再也不会了。”沈从兴惨淡的摇头道,“夫妻之间,是否真心真意,骗不了人的;世间上的好夫妻,多的是自欺欺人罢了。”
所以说,沈从兴迎娶张桂芬只是权宜之计,真心是没有的。
小沈氏呢,看似天真鲁莽,实际就是哥哥和姐姐的一颗棋子。
小沈氏知道张家和郑家在议亲,定然也知道郑家对张桂芬是满意的。小沈氏突然嫁过来,无异于是断人姻缘。
她刚嫁过来的时候,郑大夫人与她的关系很一般。这让小沈氏觉得,郑大夫人瞧不起她,只喜欢张桂芬做弟媳妇。
郑老夫人又是不管事的。所以,这让小沈氏觉得是郑家人瞧不上她,偏张桂芬过门后,也一副带死不活的样子,让小沈氏觉得,张家也不满意皇帝的赐婚。
人有了一定的地位后,家事就成了国事。
于是,小沈氏有了底气跟皇后姐姐告状。为了不连累婆家,郑大夫人自请下堂。
当然,郑大夫人人知道,自己不会下堂,小沈氏还会被教训。
而且,小沈氏的认知不高,在郑家人眼里,他们在不喜欢小沈氏,小沈氏也是郑家人。
对于张桂芬,在沈从兴和小沈氏的潜意识里,那不是亲人,是敌人。所以,小沈氏故意与小邹氏交好。
沈皇后也明里暗里向着小邹氏,让张桂芬让着小邹氏。来打压张桂芬。
只是他们错都错了。
张桂芬接受此赐婚的那一刻,她就把婚姻当成了尽忠的表现。父兄们在战场上,为国家效力,她就在后宅,为家族效力。
02
明兰第一次进宫的时候,沈皇后喊张桂芬和小邹氏单独说话,讲的内容不仅仅是妻妾和睦,还会让张桂芬让着小邹氏。
所以,小沈氏才问明兰:“你是不是觉着沈家很不知廉耻。我兄长既娶张氏,又纳邹氏,前不顾糟糠情分,后又贪图富贵权势?”
其实,小沈氏不傻的。她也明白自家人做的不对。可她也是参与者,怎么有嘴去说别人呢。
在张桂芬被小邹氏推倒后,沈皇后和沈从兴被皇帝斥责,小沈氏怕极了。因为,她的婚姻本就是没有感情的政治婚姻。
她真的怕哥哥和姐姐失去了势,她会被郑家赶出去。才会在孕期受到惊吓,生了女儿后,很难再孕。
来源:剧集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