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为何英国公为女儿闹到朝堂上去,勇毅侯却只劝女儿改嫁?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1-23 06:19 5

摘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四百七十一期:张桂芬和盛老太太,命运相似,为何结局却不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四百七十一期:张桂芬和盛老太太,命运相似,为何结局却不同?

01

英国公嫡女张桂芬与勇毅侯嫡女盛老太太,是原著中,两代贵女的代表。

从某个角度来说,张桂芬的婚后生活,比盛老太太还要憋屈。

可为何英国公夫妇能为女儿张桂芬,闹到朝堂上去,勇毅侯夫妇却只能劝女儿改嫁?

02

盛老太太与张桂芬,有三点极其相似!

原著中有很多贵女,如平宁郡主,嘉成县主、荣飞燕、申氏,还有后来的皇后妹妹小沈氏……

这些人虽然身份显赫,可她们比起英国公嫡女张桂芬和勇毅侯嫡女盛老太太还是要差上一大截:

其一:张桂芬与盛老太太都有得力的父兄。

英国公府与勇毅侯都是武将出身,都有战功在身。

虽然,剧版《知否》一直在强调张桂芬与盛老太太都是家中唯一嫡女,让很多人认为,英国公家只有张桂芬一个孩子,勇毅侯府也只有盛老太太一个女孩。

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原著中,张桂芬被小邹氏害得难产后,英国公夫人曾对张桂芬说过:“你放明白些!你到底是嫁出去了,娘家能帮你多少,再怎么使力气,还得看你自己的。如今我和你爹尚在,倘将来我们去了,你哥哥嫂嫂当家,那又隔了一层。这孩儿的前程该如何?”

张桂芬去探望明兰的时候,也曾说过:“我有四个兄长,从小一道顽得跟猴儿似的,日子好不快活。”

至于盛老太太,按照勇毅侯夫妇对她的宠溺程度,若是她真的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那么,勇毅侯夫妇大概会动用一切关系,让探花郎入赘。

而长柏劝王老太太同意将康姨母送进慎戒司时,曾说过:“那年父亲议亲时,勇毅侯府本有意示好,可祖母见不是旁支族女,就是庶女,品貌家底皆不如意。为着父亲的前程,她宁可和徐家彻底断了情分,也要寻一门好亲事。”

盛老太太决定守寡后,虽然伤了父母的心,但与徐家并没有断了往来。若是勇毅侯夫妇没有儿子,承袭爵位的是嗣子,那么,就该如明兰觉得襄阳侯的爵位好,盛老太太给明兰分析的那般:

以外系入本宗,以后不论是襄阳侯老夫人,还是一干同宗兄弟,他都得厚待着,照看着,否则便会叫人说‘忘恩负义’的闲话,以后烦心事不断。

同样,勇毅侯的嗣子也要这般小心的活着,他不仅要对同宗兄弟厚待着,就是勇毅侯夫妇已经出嫁的女儿也要敬着。

可见,盛老太太是有兄弟的,只是关系不亲。其实,原著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小秦氏。

她的兄嫂为了省嫁妆,白氏还没过世的时候,就撺掇小秦氏嫁给顾偃开做填房。

所以,盛老太太瞧见娘家给的人不是庶女,就是旁支嫡女,才那般生气。

其二:婚姻都不幸福。

盛老太太的婚姻,是刚开始甜蜜,后因为妾室,与夫婿反目成仇。那妾室颇有手段,害了盛老太太的嫡子。

张桂芬是嫁了个二手鳏夫,家中的宠妾小邹氏被封诰命,总是想在后宅与她分庭抗礼。

在张桂芬孕期,小邹氏差点害得她一尸两命。

其三:都有一个非亲生不省心的儿子。

探花郎和嫡子过世后,盛老太太就把庶子盛紘记在了名下。

虽然,盛紘一口一个母亲叫的亲热。康姨母给盛老太太下毒时,盛紘为了前程,差点不顾盛老太太的冤屈。

至于张桂芬,让她不省心的儿子是沈从兴与原配大邹氏所出的嫡长子。

这个儿子被妾室小邹氏养在身边,从来不肯喊张桂芬一口母亲。对于继子子,张桂芬也不寄托任何希望。

所以说,张桂芬与盛老太太的情况,挺相似的。

03

张桂芬凭借着这三点,稳赢了盛老太太。

原著中,张桂芬与沈从兴生了四儿两女,她所有的精力都被儿女们牵扯。盛家兴旺,满门的子孙,却没有一个是盛老太太的血脉。

造成这种情况,有三种原因:

其一,英国公府比勇毅侯府更有家族底蕴。

张桂芬的父亲英国公的爵位是承袭的,第一代英国公与顾廷烨的祖先一般,都是为开国皇帝打过江山的。

所以,提到英国公府,都要说一句开国辅臣,国之柱石。

相比之下,盛老太太的父亲勇毅侯的战功,出现过两次,一次是盛老太太将红宝赤金头面给华兰做嫁妆时,房妈妈对华兰说:

“大小姐快收下吧,这上面的红宝可是当年老侯爷从大雪山那边的基辅国弄来的,打成一整副头面给老太太做嫁妆的,从头上的,身上的,到手上的,足足十八颗,用赤足金仔细镶嵌打造出来的,两班工匠费了三个月才打好的,就是戴着进宫里去参见贵人也尽够了,大小姐呀,这可是老太太的一片心意,快收下吧。”

另一次是盛紘的小儿子盛长栋与沈从兴族叔的贵女订婚时,盛老太太送了一对极其贵重的翡翠镯子,让沈家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小沈氏充当间谍,来明兰这里了解情况,是否要多加嫁妆,明兰对小沈氏解释道:

“那是祖母的陪嫁,听说原是骁国王宫的藏物,早先徐家老太公征滇南时的缴获,后武皇帝又赏了勇毅侯府。”

勇毅侯的骁勇善战不是假的,大概也只是从盛老太太的父亲为代表人物,徐家那般显赫的。

亦或者徐家也是开国辅臣,只是在盛老太太父亲后,就无出挑的人才。不然,徐家不会没落。

其二,英国公夫妇比勇毅侯夫妇,更会教育孩子。

盛老太太这样一辈子,让父母伤心过两次:

第一次,在簪花诗会上,对新鲜出炉的探花郎一见钟情。然后,不顾父母阻拦,哭着闹着要嫁给探花郎。

然而,盛老太太这样的出身,应该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通过联姻,为家族锦上添花的。

可勇毅侯夫妇却还是随了爱女的心思,结果婚后的生活没有柔情蜜意,只有鸡飞狗跳。

相比之下,皇后透出结亲的意思,张桂芬的母亲是不同意的。可父亲知道只有让张桂芬嫁去沈家,才能得到皇帝的认可,才能保住家族的。

于是,英国公同意了联姻。

张桂芬向明兰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也感慨:“我晓得,爹爹做的没错,实则他比娘还心疼……”

那时,张桂芬与郑家的嫡次子正在议亲,英国公完全可以为了女儿的幸福,对帝后说:“小女已经有婚约自身”。

第二次,是探花郎过世后,勇毅侯夫妇担心盛老太太的前程,就为她另寻了婆家——时任闽浙巡抚的唐安年大人。

若是勇毅侯夫妇强硬一些,怕是盛老太太也会屈服。可他们因为爱,永远输给了自己的宝贝女儿。

最后,盛老太太将庶子记在名下,独自撑起盛家门楣。

张桂芬被小邹氏欺负的早产后,英国公夫人心疼女儿,却因为怒其不争,句句戳张桂芬的肺管子:

首先:为了孩子你要争。

英国公夫人明确告诉张桂芬,我和你父亲在的时候,邹家人都敢这样,我们要是过世了,你的哥嫂可是隔了一层的。

其次:孩子的性命。

张桂芬是正室夫人,奴才都敢动手,张桂芬若是依旧唯唯诺诺,那些奴才就敢要了这孩子命。

最后:夫妻要和美,就是没有感情,装也要装出夫妻恩爱的样子。

英国公夫人让张桂芬与沈从兴缓和关系: “你和姑爷这般冷着,也不是个法子。你又脸皮薄,不肯低身下气,我得给你寻个台阶,不是那日,也是别日。

这次是个极好的机缘,不但除了一半祸患。姑爷此刻必对你心存歉疚,这回他再来瞧你时,你可不许再给冷脸子瞧。为着孩子,你也得服软,该哭就哭,该说委屈就说委屈,该柔弱就柔弱,把人给我拢住了,听见没有!”

所谓的“拢住了”,不是叫张桂芬去哄男人,把男人留在身边。而是在大方向上,两个人的思想要一致。

其三,张桂芬比盛老太太更能听得进去良言。

相信盛老太太要嫁探花郎时,勇毅侯夫妇定是用上了一切力量,劝说盛老太太;待探花郎过世后,勇毅侯夫妇定然也是找来很多人劝说盛老太太改嫁。

哪怕是盛老太太关起寿安堂的门,自顾自的礼佛过日子后,房妈妈也整日规劝盛老太太不要清苦生活,可盛老太太根本不听。

张桂芬却不一样。

原著中,英国公夫人拜托明兰去规劝张桂芬时,曾说:“人终究非花非雾,有父母亲长,有小儿无辜,如何能如花露,如朝雾,说没就没,了无牵挂。姐姐是聪明人,千不念万不念,也念着父母慈爱养育一场。”

明兰握着张氏的手,句句发自真心,张氏不禁些微动容,低声道:“我就是念着父母养育之恩……”

当英国公夫人在齐国公的寿宴上,遇到明兰时,就笑道,“我还没谢你呢,你到底与邹姨娘说了什么,自你走后,她闷闷不乐好几日呢?我那没出息的傻丫头,胃口也开了,笑脸也有了……”

张桂芬生了第一个孩子被母亲骂醒后,她就借着儿子的满月宴,重新回到众人的视线里,不仅告诉外头,沈张两家已经和好如初,张桂芬更是沈家不可撼动的当家主母!

04

盛老太太的一生,是令人敬佩的。可也如网上的帖子说的那样:

做女儿,她是失败的,让父母伤心;做妻子,她是失败的,让夫妻反目;做母亲,她是失败的,嫡子夭折,庶子不愿亲近;做正室,她是失败的,不狠狠敲打,还害了自己的嫡子……

相比之下,张桂芬更加通透。虽然,她也曾怨恨过,用自己的行为反抗过。可她明白,什么样的路更适合自己。

而张桂芬的优秀,离不开她的父母。也正是因为她的父母没有如勇毅侯夫妇那般,万事都随了盛老太太,才让逆境中的张桂芬,如寒梅般绽放了光彩!

来源:小暖说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