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盛华兰纳征礼上,宁远侯府二公子凭一己之力逼得盛家差点颜面失尽,多亏明兰力挽狂澜才让定亲宴得以圆满收场。
盛华兰纳征礼上,宁远侯府二公子凭一己之力逼得盛家差点颜面失尽,多亏明兰力挽狂澜才让定亲宴得以圆满收场。
最初看这段剧情只觉得,顾廷烨早年果然足够纨绔,竟然只凭袁大公子一句就搅乱了别人家的定亲宴,完全不顾盛家大姑娘会因此遭遇什么。
看完《知否》原著才发现,顾廷烨看似被袁大郎利用打盛家的脸,其实不过顺势利用他罢了,心机真是太深了。
01
顾廷烨此次回扬州城,是为了回外祖白家争夺家产的。
只是若想名正言顺拿回家产,且不留下任何遗患,却是极不容易操作的。
因为顾廷烨身份特殊,既是侯府嫡子又是白家外孙,“外孙争产”多少有些不合常理,自然会让人怀疑是侯府趁势谋夺家产。
纵然是有千万种理由,可外人不知道啊,顾廷烨总不能去街上大声嚷嚷。
所以,顾廷烨只能想一个两全之策,既要将种种隐情光明正大地揭露于人前,更要营造出白家恶意争产而自己被动迎敌的局面。
这一切都需要有人见证才行,只是这见证之人得精挑细选,既不能与侯府有关系,又需要一定身份地位,一方父母官自然是断案最佳之选。
只是宁远侯府再是脸大,也不可能要求一方父母官悉数到场。
况且若知道是为争家产,一般官员要么会回避不愿沾染,要么会趁机讨要众多好处,侯府还不得不欠下巨大人情债。
02
只是如何让这一切自然进行呢?
这不刚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伯爵府袁家要去扬州盛家为次子提亲,且袁家长子想拿捏未来弟妹,好巩固自己伯府继承人的地位。
既然想打脸盛家,只将说定前去提亲的伯爵夫妇换成袁家大郎还不够,还需要一个更狠的招式,于是袁大郎想起了东京城内有名的纨绔顾廷烨。
只可惜袁大郎却为顾廷烨做了“嫁衣”,一心怂恿顾廷烨大闹自家弟弟的纳征礼,顾廷烨却顺势名正言顺亮相扬州,再想办法回白家争产。
于是乎,盛府一场纳征礼上的投壶闹剧,全扬州城都知道他来了扬州。
只是亮相自然不够,还要这些人主动送上门才好,那怎么办呢?
自然是假死脱身,请了侯府嫡子帮忙结果却让人丢了性命,袁家根本没办法想侯府交待,可不得急的团团转。
袁大郎只能自爆顾廷烨真实身份,只求扬州府帮忙找到顾廷烨,可惜再多人力,依旧找不回顾廷烨,甚至连尸首都没能捞到。
03
顾廷烨闪亮登场,足够高调,也足够嚣张,其实大有深意。
盛家纳征礼是扬州城的大喜事,家主盛纮刚刚得以升迁,大姑娘华兰嫁入伯爵府,扬州城内各大官员悉数道贺,城内百姓也全程围观了纳征盛况。
更何况,盛家二郎长枫与侯府二公子投壶,差点输光了袁家送来的聘礼,如此热闹谁不爱看?
看着站在高处之人跌落云端,人人都想议论,都忍不住去八卦几句。
亮相足够高调,落水而亡才不能被轻易掩盖,请人的袁家捂不住,接待的盛家也捂不住,甚至连所辖的扬州最高地方官也捂不住。
宁远侯府嫡子在扬州遭人截杀落水,即便是封城找遍了整个扬州,化名白烨的顾二公子也已遭截杀。
扬州城内,一众官员完全没办法向侯府交代,才全体出动去了这嫡子外家,想着共同商议个解决办法。
亮相足够嚣张,才与顾二公子纨绔名声相符,才会不崩了人设,又让暗处敌人放松了警惕。
瞧见顾廷烨在别人纳征礼上胡作非为,躲在暗处想抢夺家产的人才会确定顾二公子是个真纨绔,自如也会放松警惕,继而大胆截杀白家外孙。
顾廷烨落水假死才顺理成章,不惹人怀疑,死而复生回到外祖葬礼上,才不会遇到更多阻碍,也才能效果百倍。
04
顾廷烨结识盛长柏,落水而亡有人见证,也才会让白家外孙死亡消息传出去,让抢夺家产的白家人更无所顾忌。
白家外孙死了,其他人继承家产似乎名正言顺,也敢从暗处纷纷走到明处,顾廷烨可以看清楚那些是隐藏起来的敌人。
白家外孙死了,想抢夺家产的人会无所顾忌,忍不住暴露底牌争夺家业,顾廷烨才能掌控全局,给出众人致命一击。
眼看着庞大财富即将到手,争抢之人会更加疯狂,也衬得被害落水的顾廷烨足够可怜,再拿出外租曾被家族除名的铁证,才会更显得抢夺之人更加无耻。
扬州地方官员悉数到场,本来是想商议顾廷烨落水而亡之事,谁能想到竟是白家人争夺产害人,差点让扬州城一众官员跟着背锅。
如今得知真相,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更何况当年白家将白老太爷除名铁证如山,现在还想拉扬州城内众官下水?
暗中潜伏的白家众人纷纷暴露,且一个个底牌亮尽,而不管是白老太爷当年被家族除名也好,如今白老太爷外孙差点被害也罢,均已事实摆于眼前。
于是在扬州城众官员见证下,白老太爷财产均属私产与白家无关,得到了地方最高长官有效认证,白家之人无话可说。
05
瞧瞧顾廷烨这手段多厉害呀,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算无遗策!
外祖父家产巨丰,不光明正大拿回手里,会让眼红之人有机可趁,只有曝光于天下,继承才会名正言顺,且没有太多后顾之忧。
外祖父当年被欺逐出白家,如今白家却刻意淡化想贪回外祖家产,顾廷烨自然记仇,不仅要正大光明拿回家产,还要切割掉与白家的关系。
因截杀而曝于人前,白家想掩盖都掩盖不了,以后再不来往也不会惹人非议。
而扬州城内众官员主动见了证判了案,哪怕知道是一场阴谋又如何,顾廷烨掌握了主动权,他愿意承情就承情,他不愿承情,谁也奈何不了他。
不得不说,顾廷烨真是心机深沉,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谋略,怪不知道最后成了皇帝心腹!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
来源:明月照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