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读书的大学到社会的大学,两人兜兜转转之后,最终还是在命运的拐角相逢。以前的两人,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如今的两人,再续前缘、携手并肩。
在《亲爱的仇敌》中,罗曼与陈凯西是一对情深意重的好姐妹。
从读书的大学到社会的大学,两人兜兜转转之后,最终还是在命运的拐角相逢。以前的两人,各自安好、互不打扰,如今的两人,再续前缘、携手并肩。
自从半年前两人相遇后,陈凯西与罗曼的闺蜜情迎来了续集。罗曼帮着凯西搞定小三、挽救家庭,闺蜜之间没事一起嗨、有事一起扛,分分钟就找回了熟悉的曾经。
真正的闺蜜,无论分开了多久,只要再次相见,总能光速地重拾曾经的美好。罗曼与凯西,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秒就回到了从前。
破镜重圆,是人生的幸事。但是,在高兴之余,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罗曼与陈凯西,多年闺蜜、情深似海,为什么毕业后就再也不联系了呢?
在剧中,对于闺蜜失去联系、关系变淡并未有太多的着墨。我们只能从细节中窥得真相。
从表面上看,罗曼与陈凯西的走远,是阶层差异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大学时期,两人既是同学、又是室友,彼此间起点相似、旗鼓相当,因此姐妹间没有落差感。在毕业之后,两人的人生轨迹渐行渐远,品学兼优、满腹才华的罗曼自我奋斗、小有成就,但是陈凯西却摇身一变、豪门阔太。
在不同的境遇面前,两人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由于阶层的不同,好姐妹没有了共同语言,这才是关系变淡、距离变远的深层次原因。
乍一看,这样的解读有凭有据、合情合理。然而,只要我们稍稍开动脑筋、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其中的悖论。假如,闺蜜变成路人,是因为阶层差距导致的,那么多年后的今天,两人的差距依然存在,为什么却能重拾从前的友谊呢?
毕业后的两人,闺蜜情的终结,源于陈凯西的变化。
事实上,在结束校园生涯、踏入社会之后,罗曼与陈凯西之间依然保持着频繁的联系。
在第12集的开头,剧情用两个小片段回忆了初入社会的两个人。编剧在这里安排了两处小细节,用镜头语言直观地交待了两人的疏远。
在罗曼与前男友吴浩分手后,她满腹委屈、无人诉说,因此只能拨通了闺蜜陈凯西的电话。罗曼需要有人倾听,但陈凯西却要给孩子看病,好姐妹的苦闷无人关心。
在罗曼借着出差的机会约会好闺蜜陈凯西时,两人没话找话地聊起了罗曼编剧的影视作品。当时,陈凯西象征性地称赞罗曼的作品,但是开口就是破绽。这段对话我摘录如下:
凯西:哇,你第一个署名的作品,我从头哭到尾,太棒了!
罗曼:是吗?你最喜欢谁呀?
凯西:我最喜欢男二,我觉得他对女主角好深情。
罗曼:但是,他不是利用女主吗?
凯西:啊?我可能还没看到吧。
罗曼:第三集就、就露马脚了。
凯西:啊?是吗?
罗曼:可能那会儿你在带跳跳吧,没注意看。
凯西:哦,可能。
这段对话,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到两人的尴尬。凯西明明没有看过罗曼的作品,还要装作一副闺蜜情深、忠实粉丝的感觉。
陈凯西的虚伪,肉眼可见。
对于罗曼而言,在她伤心苦闷的时候,闺蜜毫不关心;在她取得成功的时候,凯西并不在意。她的悲,无人能懂;她的喜,无人分享。
闺蜜到了这份上,也就只能江湖路远、从此再见。
事实上,在这段关系里,陈凯西看似是罗曼无话不说、无时不念的好姐妹,但是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罗曼眼中情比金坚,而在陈凯西的眼中却只是塑料姐妹。
闺蜜相伴,时光不老。在好闺蜜的相处中,罗曼总是付出的一方,而陈凯西只有在日子不好过、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才会想起曾经的闺蜜。
在大学时期,罗曼因为陈凯西的一句良言,感到了少有的温暖,从此就把陈凯西当作自己人罩着。然而,在这段姐妹情之中,罗曼始终是为别人撑伞、给姐妹依靠的那个人。
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罗曼给凯西遮风挡雨,而凯西只要幸福满足,就不再需要罗曼的出现。陈凯西这样的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
多年之后,两人之所以能够再次靠近、拥抱彼此,并不是罗曼需要抱团取暖,而是家庭生活陷入一团糟的陈凯西,需要有人站台撑腰、出谋划策。
在这对姐妹之间,始终都是陈凯西离不开罗曼。罗曼有见识、热心肠、主意正、能扛事,对于陈凯西而言,这简直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正如有首歌唱的那样,陈凯西享受幸福的时候,就忘记了罗曼,陈凯西承受不幸的时候,就想起了闺蜜。你看,这变脸的速度堪比变天。
罗曼与陈凯西,最好的相处方式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来源:烟花五月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