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绝密较量》最新剧情再次证明:杨光的每一个看似"迷惑"的操作,背后都藏着精妙的战术思维!当观众还在弹幕里质疑"为什么不摇人"时,剧情已经给出了最专业的答案——这就是真实的国安工作!
《绝密较量》最新剧情再次证明:杨光的每一个看似"迷惑"的操作,背后都藏着精妙的战术思维!当观众还在弹幕里质疑"为什么不摇人"时,剧情已经给出了最专业的答案——这就是真实的国安工作!
从计中计拿下女间谍,到局中局紧盯赵亚苧,杨光展现出的不仅是过人的胆识,更是国安干警特有的缜密思维。那些被吐槽"降智"的桥段,恰恰是剧组对国安工作最真实的还原——没有理想化的支援,只有稍纵即逝的战机。
计中计,拿下女间谍
刘丽静是桑德的第一副牌,他们设计用“美人计”拿下大学老师杨友良(杨光假扮),获取核电机密。
杨光假意上钩,引刘丽静进入实验室,不动声色间在其包内放入录音笔,又换了对方准备的药物,待刘丽静注射完毕又拷贝好文件后才将其拿下,完成了证据的锁定,方便后续钓出“大鱼”。
局中局,紧盯赵亚苧
杨光对赵亚苧的怀疑,始于核能会议。
她同时出现在会议酒楼和医院内,行迹可疑,杨光敏锐捕捉到她的身份不一般。
赵亚苧收过桑德方25万美金,也把谢小曼介绍给作家卢卡(桑德的得力助手鲸),是桑德一系列操作的中间人,也是深不可测的詹姆斯的操盘手。
赵亚苧对孙教授的去世心疼不已,还亲自去墓地祭拜;她透露给杨光桑德的商业机密,也在杨光被车祸时“恰好”救过他的命。
周旋于各个身份之间又游刃有余,赵亚苧甩掉杨光的跟踪,再正常不过,杨光又不是无所不能的六边形战士。
赵亚苧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是间谍还是我方卧底,始终不明朗
局中局的设定,让《绝密较量》反转不断,烧脑的剧情让人欲罢不能。
黑白对阵,危险近在咫尺
杨光一路跟踪桑德,到了孙教授的老宅,来不及等黎剑的他以身试险。
“杨光为啥不直接找孙夫人问清楚书房位置?”
“挨个房间搜,这操作也太迷惑了!”
“我上我都行,先摇人!”
弹幕里为数不多的质疑声,针对的大多数是杨光。
然而,杨光的选择才是最优选。
如果桑德和杨光都知道书房的位置,杨光直奔书房,必会遭遇桑德的伏击,因为对方是两个人。
如果桑德不知道书房位置,他和杜克一个人偷找资料,一个人偷袭杨光,杨光更危险。
一个个房间排除,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
等待黎剑或者摇人,是把国安工作理想化了。
机会稍纵即逝,黎剑来了,桑德和杜克早已拿着资料桃之夭夭。
异城摇人,一步步申报批准加赶去支援的路程,何来擒敌的机会!
国安干警执行任务,单枪匹马是常事,黑白对阵,危险总是近在咫尺。
他们会受伤会流血,却从不胆怯不放弃,他们会在失败中成长,却不肯放弃任何一次可能成功的机会。
眼看要追到桑德,杨光却被一辆疾驰而来的车撞倒。
他颤抖地指向桑德离去的方向,眼神中满是不甘,用尽全力也没能看清车牌。
电视剧里,赵亚苧“恰好”救了杨光,现实中的“杨光们”却可能没有赵亚苧相救。
真实的国安工作,就是如此腥风血雨,和平并非一蹴而就,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被救或者不被救的杨光们在负重前行。
《绝密较量》的意义,就是让观众看到了国安工作人员的付出和牺牲,感受到和平年代谍战的风云诡异。
国安剧并不好拍,众所周知的局限性,让剧情的呈现只能隐晦又暗线不断。
《绝密较量》的伏笔和暗示比比皆是,观看时稍不留神,便会错过和误解。
《绝密较量》用一个个精彩的反转告诉我们:国安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而是会流血、会失败,却依然坚持战斗的平凡英雄。这部剧的价值,就是让更多人理解这些无名英雄的付出!
来源:剧集探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