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评 | 父母恋爱怎么谈才不狗血?《我的后半生》可以学学细节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8 18:35 1

摘要:距离《我的后半生》完播已经有些日子了,但这个聚焦中老年人婚恋的故事,依然还在网上引发讨论。它的收视成绩亮眼,但目前豆瓣仅有5.4分,打低分的网友主要针对的就是“剧情太狗血浮夸”。

距离《我的后半生》完播已经有些日子了,但这个聚焦中老年人婚恋的故事,依然还在网上引发讨论。它的收视成绩亮眼,但目前豆瓣仅有5.4分,打低分的网友主要针对的就是“剧情太狗血浮夸”。

张国立饰演的70岁教授沈卓然,在丧偶一年后,连谈了4个对象,被有些网友称为“男版刘亦菲”——

前脚他还在为亡妻要死要活,后脚住进医院就爱上了护士长并迅速同居,发现人家看中他的房后,果断分手,最后护士长嫁给了80岁的老中医;

相亲时和女科学家聂娟娟不打不相识,刚好上,聂娟娟却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不告而别,他转身,还有个亲家母的好友彭玉兰在追他;

沈卓然的第三个对象,也是一见钟情,非要住到他家做保姆的阿姨,期间甚至还偷偷给他下药,想生米煮成熟饭,失败后只能遗憾退场;

第四个对象是莞莞类卿,来了个替身文学,他爱上了和前妻长得一模一样的乐水珊,但人家面对两位男友犹豫不决,最后婚礼上跟着抢婚的前男友张丰毅走了,沈卓然最后还是孤身一人。

让很多年轻网友看了不舒服的主要一点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沈教授不仅阿姨们抢着要,连女学生都一脸爱慕,“他要是再年轻点,我都想追他。”

剧集走流程式地抛出一个个戏剧冲突,看点是有了,但脱离现实的人物塑造,叠加上经不起推敲的细节,自然遭到观众质疑。

近年来,随着银发经济的兴起,影视行业也加入到风口中,开启银发题材创作,但《我的后半生》本质是把做偶像剧和话题剧的那套搬到了老年人话题上,再粗暴地把所有看似现实的热点凑在一块。

父母爱情可以怎么拍?

最近热播的几部日韩剧其实给出了一种打法: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日常。

刚刚开播的《比天堂还美丽》,用了超现实设定:女主海淑照顾30岁就瘫痪的丈夫乐俊,死后两人上了天堂,海淑选择以80岁的相貌生活,没想到乐俊却回到了30岁。

看到30岁的乐俊和80岁的海淑谈恋爱,观众却并不觉得违和,演员的演技加分之外,主要是编剧的很多设定,会让人立刻就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夫妻相处:比如海淑选择80岁,是因为相信了丈夫病重时的一句甜言蜜语“我觉得你现在最美”;丈夫对着80岁的海淑还是一如既往地温柔,热情地将她介绍给同事,但海淑无法接受,会吐槽“有种被孝顺的感觉”;没法回到30岁的海淑提出想让丈夫变回80岁,丈夫虽然口头答应,但还是会因为舍不得自己30岁的身体状态而流泪;海淑一边坚持和丈夫分床睡,一边又保持着在世时的习惯,会在睡不着做噩梦时偷偷跑到乐俊的床边打地铺……

刚在百想艺术大赏拿下三项大奖、豆瓣评分9.5的《苦尽柑来遇见你》,主线是三代女性的托举,讲述了外婆、母亲、女儿的三代人生,但剧中的父母爱情也感动了很多观众。

即便爱纯和宽植也戏剧化地遇上了很多苦难,有网友调侃“苦完之后还是苦”,但编剧用生活化的细节,将社会生活的问题、人性的多面一一展现:男尊女卑环境下,爱纯被母亲和奶奶欺负,年轻时的梁宽植会告诉爱纯,“你掀桌,我善后”;带着妻女离家后,儿子铜明在台风天去世,每个人都在偷偷怪自己,但为了生活,难过了3天,宽植就出海捕鱼了;生活好不容易好起来,宽植却被确诊了癌症,离开前,他为爱纯准备了许多发夹,会担心自己去世之后爱纯够不到高处的餐具,特地将所有碗筷摆在橱柜下层……

而拍纯爱,日剧更有的是手段。

时隔11年回归的《倒数第二次恋爱》,从2011年的第一季到今年的第三季,豆瓣都在9分以上,它讲述了电视台制片人吉野千明(小泉今日子 饰)与镰仓市政府公务员长仓和平(中井贵一 饰)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2014年的第二季中,千明48岁,和平52岁,两人加起来正好100岁。11年后,59岁的千明即将退休,63岁的和平退休后又返聘……

剧集保持着前两季的风格,没什么剧情冲突,更多的是平常而又温馨有趣的日常。

千明和和平,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感,他们了解彼此,总会耐心地观察对方,千明找不到公交卡,但和平总能精准猜到她把卡放在哪个口袋;两人加起来120多岁,但还是会在饭桌上斗嘴,会相互鼓励,会在酒馆喝酒,聊聊最近发生的事,开开玩笑。

60岁的他们,开始面对周边人的生老病死:和平的同期和千明的部长都突然离世,和平说,自己和逝者其实没什么交集,但参加葬礼时,对方老婆突然感谢自己对逝者的照顾,原来,逝者一直跟老婆说,每年和和平出去旅行两次——他生前出轨的时候,就拿和平做挡箭牌。千明则吐槽,自己参加上司葬礼才知道,他一直在背后造自己跟他的黄谣,很多人以为千明是靠他上位,“我当下真想杀了他,但人家已经翘辫子了”……

看吧,一段小对话,就把两个有关死亡的故事说得非常生动。

再看《我的后半生》,剧方为了完成热搜KPI,使劲塞梗,剧情是抓马的,人物是标签化的,逻辑是可忽略的。

人性是复杂的,现实中为房产接近老年人的事情确实存在,剧方挑起了话题,却忽略了细节的塑造,没有深入探讨角色的精神独立面,观众看了只觉得奇葩浓度过高。

不管是拍年轻人的爱情,还是老年人的恋爱,创作者们都该看看真实的生活。

以前我们也有9.4分的《父母爱情》,没有出轨和小三,有的是细水长流的家长里短,有的是夫妻俩携手面对人生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坎,从青年到老年,江德福和安杰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剧中的所有矛盾也出现得恰到好处,让人共鸣,但现在这些平淡日常好像离观众越来越远了,就连老年人的婚恋剧也套上一个“老偶”的包装,进入都市剧的创作套路。

如果只有热点和狗血,观众还不如去看短剧。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