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林噙霜一语道破荣飞燕被掳必死,墨兰私通能高嫁的真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7 16:53 1

摘要:这个爆料,惊呆了包括老太太在内的所有人。谁敢相信,皇亲贵女荣飞燕能在汴京城里的元宵灯会上让人掳走?

翘首以盼的元宵灯会骤然终止,全城一片混乱,连御林军都出动在城内搜寻着什么?

盛家老少围坐在寿安堂等待回娘家的王大娘子,希望她能带回来准确的消息。

“昨晚荣妃的妹妹也去观灯,走到半路忽然不知从哪里窜出一伙贼人将她掳走了。”

这个爆料,惊呆了包括老太太在内的所有人。谁敢相信,皇亲贵女荣飞燕能在汴京城里的元宵灯会上让人掳走?

转天,被掳走的荣飞燕从一辆疾驰而过的马车上给扔在大街上,身上只有一件薄薄的中衣。

一夜间,高门贵女的清白被毁,京城流言四起,荣家上下噤若寒蝉。

林茜阁昏黄的烛光下,墨兰还在怨怼因为一个荣飞燕,坏了整个元宵灯会。

林噙霜却赶紧制止女儿不许多嘴,甚至警告墨兰:“她这样怕是活不成了。你出去以后不许胡说,把每一句话都给我憋在肚子里。”

果然,正如林噙霜所言,死里逃生的荣飞燕,并没有得到家人的安慰,反倒是留下一道白绫给她。

可是,林噙霜知道荣飞燕失贞活不成,为何为了女儿墨兰高嫁伯爵府,甚至不惜搭上她的清白,也要怂恿墨兰跟梁晗生米做成熟饭?

而盛家,在墨兰“私通”丑闻曝光后,非但没有将她打死维护家族声誉,反而促成了与永昌伯爵府的婚事。

荣飞燕的“必死”与墨兰的“必活”,看似矛盾,实则暗藏封建家族生存的残酷法则。

邕王妃为给女儿嘉成县主扫清障碍,故意放任贼人掳走这位荣妃胞妹。邕王府需要她消失,兖王需要她激怒荣妃,而荣家需要她以死证清白。

荣飞燕被抛弃于闹市时,她的命运早已注定。在那个“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时代,女子的名节是家族的门面。

她的死,既是对家族名声的交代,也是对皇权威严的维护。百姓的同情,不过是对弱者的唏嘘,却无人敢质疑这背后的规则。

林噙霜是《知否》中最精明的利己主义者。

墨兰私会梁晗,从头到尾都是林噙霜精心策划的一场局。

她敢用墨兰的性命赌前程,是荣飞燕的悲剧让她明白:在家族利益面前,女子的生死不过是棋盘上的弃子,而区别只在于,是“被迫弃”还是“主动用”。

她先是纵女偷情,接着故意放出风声让全城皆知,把盛家逼到“要么联姻止损,要么全家陪葬”的绝境。

盛家若打死墨兰,便是承认自家治家无方;若促成婚事,却能借梁家的势抬高门楣。

这场博弈中,林噙霜将“庶女”的身份劣势转化为谈判筹码,甚至让盛紘不得不低头求老太太出面促成这门婚事。

“我要你们王家、盛家、海氏、老太太家统统去给我想办法!这一个家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墨兰这婚事成不了,那我们就一起死吧!”

面对盛紘的质问,林噙霜撕下了伪装了二十余年的温婉人设,冲着盛紘咆哮。

她敢让女儿铤而走险,是吃准了盛家的软肋:一旦墨兰之事处理不当,盛家就会落个“家教不严”的口实,不仅如兰和明兰不好嫁人,华兰在婆家的处境雪上加霜,长柏的仕途也会蒙尘。凡是和盛家有姻亲的,颜面也会受到损伤。

所以,当大娘子带着人盛紘闯进玉清观时,这场私通已不是个人丑闻,而是关乎整个家族前程的筹码。

就算盛老太太扬言要打死墨兰,最后也不得不舔着老脸去梁家提亲。

毕竟,荣飞燕是个意外,百姓对荣家的同情,源于对“不可抗力”的共情;而墨兰的丑闻若以死收场,只会让盛家沦为“攀附权贵不成反灭口”的笑柄。

盛弘最终选择妥协,并非心软,而是看清了联姻的“性价比”。

墨兰的婚事成了一场双赢的生意:梁家保住了体面,盛家攀上永昌伯爵府的门楣,也能大放光彩。

《红楼梦》中贾母说:“咱们这样人家,固然不仗着女孩儿们争光,可也不能叫人踩在脚下。”

盛家没有打死墨兰,不过是封建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缩影。

盛家的选择,无关对错,只有利弊。

《知否》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揭开了家族荣光的虚伪面纱:所谓伦理道德,不过是权力与利益的棋子;而女子的命运,永远是这场游戏中最脆弱的筹码。

荣飞燕的白绫是家族递的,而墨兰的罗带是自己解的。前者用死亡维护礼教秩序,后者用越轨打破规则却反被规则庇护。

荣飞燕必须死,因为她身后是后妃与藩王的博弈;墨兰能活下来,因为她的丑闻能成为光耀家族的阶梯。

机关算尽的林噙霜终究没看懂:能用礼教漏洞谋利者,终将被礼教反噬。

她教女儿解下罗带,最终成了勒死自己的白绫。而荣飞燕颤抖着攥住的白绫,何尝不是整个时代勒在女性脖颈上的枷锁?

来源:小诺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