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崔业(王宝强饰),一个在小巷棋馆教孩子下棋的中年男人,每天穿着起球的灰毛衣,啃着凉透的包子赶地铁。妻子在菜市场为了五毛钱和摊主扯皮,女儿的书包用了三年拉链都坏了。他的生活像一张被揉皱的棋盘,每一格都挤着柴米油盐的算计。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绑架案,让这个连杀鱼都不敢
一局棋,一场生死,一个普通人的"黑化"
王宝强的新剧《棋士》,刚开播就让我头皮发麻。
这哪是什么悬疑剧?分明是撕开了普通人被命运逼到墙角时,骨子里那股子狠劲。
崔业(王宝强饰),一个在小巷棋馆教孩子下棋的中年男人,每天穿着起球的灰毛衣,啃着凉透的包子赶地铁。妻子在菜市场为了五毛钱和摊主扯皮,女儿的书包用了三年拉链都坏了。他的生活像一张被揉皱的棋盘,每一格都挤着柴米油盐的算计。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绑架案,让这个连杀鱼都不敢看的男人,被迫握住了刀——绑匪要他替自己下完一局"生死棋"。
当崔业颤抖着把棋子按在绑匪指定的坐标上,他根本不知道,那颗黑子落下的一瞬,自己早已成了别人棋盘上的诱饵。警察追查的凶案关键证据藏在他的棋谱里,黑帮头目拿他女儿的哮喘药瓶当威胁筹码,连他最信任的棋友老周,都在监控镜头里对他阴恻恻地笑。这个只会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的憨厚棋痴,突然发现:原来生活这场棋局,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
你以为他在下棋?他是在解剖人性的灰度
(1)围棋不是隐喻,是照妖镜
很多人说剧中围棋象征命运博弈,但我觉得导演更狠——他把棋盘变成了照见人性暗角的镜子。
当崔业被迫在警局复刻那局"死亡棋谱"时,镜头突然切到他教孩子下棋的场景。彼时他说:"眼位要活,气不能断",此刻他捏着棋子的手指关节发白,因为发现自己的每一步棋都在给真凶"做眼"。这种用专业技能反噬自身的设定,比任何血腥场面都让人脊背发凉。
(2)悬疑外壳下,是打工人的终极困境
崔业为什么会被选中?就因为他够"普通"。
当专案组长(陈明昊饰)翻着他的人生档案冷笑:"没房贷没婚外情,社交圈比棋盘还干净,完美棋子",这句话扎中了多少中年人的肺管子。我们勤勤恳恳筑起的"安全人生",在某些人眼里不过是最好拿捏的软肋。剧中那个装着女儿救命药的象棋盒,何尝不是每个父母都捧着的软肋?
(3)王宝强的"钝感力",才是最高级的表演
注意看第三集菜市场那场戏。
崔妻(王智饰)举着摔碎的玉镯子哭喊:"这是咱妈临终前摘给我的",崔业蹲在地上捡玉渣,镜头给到他后颈暴起的青筋。这个习惯性佝偻着背的男人,第一次挺直腰杆说:"我去把镯子钱赚回来"。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夸张表情,但那种被生活逼出棱角的疼,比嚎啕大哭更有杀伤力。
从许三多到崔业,他活成了现实版"逆袭棋谱"
十五年前,许三多抱着树说"我要做有意义的事";十五年后,崔业握着染血的棋子说"这次我要自己定输赢"。
王宝强太懂怎么演活这些小人物。当其他演员还在用皱眉表现挣扎时,他让崔业的右手始终捏着半块没吃完的包子——那是出门前女儿硬塞给他的。即便在跟黑帮对峙的生死时刻,这个父亲下意识摩挲包子的动作,比什么英雄光环都动人。
看着他在天台教绑匪下棋时说:"你看这棋形,看似死局,其实只要肯舍掉三子…",突然想起当年那个在工地搬砖的河北农村小子。现实中的王宝强何尝不是崔业?从群众演员到百亿影帝,他每一步都走得像是险棋,却硬是把一手烂牌下成活局。
《棋士》最狠的台词,是崔业看着棋盘说的:"甭管别人把你当黑子白子,你得知道自己是什么材质的。"这话由王宝强说出来,带着血淋淋的真挚。当我们为崔业的绝地反击揪心时,何尝不是在给现实中的自己打气?
或许这就是王宝强想说的:普通人哪需要惊天逆袭?能在生活这盘烂棋里守住自己的"活眼",就是最伟大的胜利。
#王宝强新剧《棋士》首播引热议,绑人场景成笑点#
来源:京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