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上海街头,咖啡馆里,几个年轻人围着电脑屏幕,盯着抖音后台的数据曲线狂飙。他们是上海量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创团队,刚刚上传了一支不到2分钟的短视频——一个女孩穿越到古代,秒变“医妃”,反手甩了渣男一耳光,弹幕瞬间炸了:“太爽了!下一集呢?”这就是微
2020年,上海街头,咖啡馆里,几个年轻人围着电脑屏幕,盯着抖音后台的数据曲线狂飙。他们是上海量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创团队,刚刚上传了一支不到2分钟的短视频——一个女孩穿越到古代,秒变“医妃”,反手甩了渣男一耳光,弹幕瞬间炸了:“太爽了!下一集呢?”这就是微短剧厂牌“于今无量”的起点。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队,靠着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东风,硬生生在微短剧赛道杀出一条血路。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厂牌的逆袭故事,看看它如何从零到亿,靠着“短平快”的剧情抓住亿万观众的心。
发展历程:从试水到现象级厂牌
1. 摸索期:从“试试看”到“火了”
“于今无量”的故事,得从短视频平台的“算法红利”说起。2020年前后,抖音、快手用户激增,短视频内容从搞笑段子进化到剧情向。量川文化的团队嗅到了机会:能不能用更短的时间,讲一个更爽的故事?
他们试水了几支短视频,题材五花八门:有都市白领的职场逆袭,也有穿越女主的搞笑日常。结果,一支名为《穿越成恶毒女配》的短剧意外爆了——女主穿成恶毒女配,靠机智化解危机,3分钟内反转两次,观众直呼“上头”。这支视频的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全是“快更”的催促声。
团队意识到:微短剧不是简单的短视频堆砌,它需要强情节、快节奏,还得戳中观众的情绪点。从此,“于今无量”这个名字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崭露头角。
2. 聚焦期:深耕“爽剧”赛道
尝到甜头后,“于今无量”迅速调整策略,all in微短剧。他们研究了无数爆款案例,发现观众最爱“高密度爽点”:每分钟都要有冲突、反转,或者甜到齁的爱情戏。于是,团队开始批量生产“爽剧”,题材锁定都市甜宠、穿越逆袭、霸总爱恋等高热度类型。
2021年,《重生后我成了总裁夫人》上线,女主重生后智斗绿茶,抱得霸总归,单集播放量轻松破5000万。这部剧不仅让“于今无量”名声大噪,还吸引了品牌方的目光,广告植入纷至沓来。
这一时期,团队规模扩大,编剧、导演、剪辑师各司其职。他们甚至开发了“爽剧公式”:开场30秒抛出冲突,1分钟内埋下反转,结尾留个钩子,让观众忍不住点下一集。
3. 品牌化期:从单打独斗到IP生态
站稳脚跟后,“于今无量”开始思考:如何让观众记住我们?他们决定走品牌化路线。2022年,《医妃倾城》上线,精美的古装画面、紧凑的穿越剧情,加上网红演员的加持,让这部剧成为现象级作品。观众开始在评论区刷屏:“于今无量出品,必是精品!”
与此同时,厂牌尝试IP延伸,比如将热门剧改编成小说,或与美妆品牌合作推出剧中同款产品。他们还与抖音、优酷等平台深度绑定,实现内容跨平台分发,触达更广的受众群体。
如今,“于今无量”已是微短剧圈的二线头部厂牌。虽然与“点众科技”这样的巨头相比还有差距,但在甜宠和穿越题材上,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护城河”。
作品特点:三分钟引爆情绪的秘诀
“于今无量”的微短剧,为什么能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我们以《重生后我成了总裁夫人》和《医妃倾城》为例,拆解它的创作密码。
1. 快到飞起的节奏
微短剧的命脉是“快”。《重生后我成了总裁夫人》每集2分钟,剧情却塞满了信息:女主被背叛、发现重生秘密、初遇霸总,三分钟内情绪从谷底到高潮。导演曾在采访中透露:“我们会把传统电视剧的40分钟剧情,浓缩到10分钟讲完。”这种高密度叙事,完全是为短视频用户量身定制。观众刷到视频,30秒内没被吸引就滑走,所以“于今无量”的剧总在开头抛出大冲突,比如《医妃倾城》第一集,女主刚穿越就差点被毒死,紧张感直接拉满。
2. “爽点”密集,情绪拉满
“爽”是微短剧的灵魂。“于今无量”深谙此道,他们的剧里,女主从不吃亏,永远智商在线。《穿越成恶毒女配》中,女主用一句“我不恶毒,谁恶毒?”直接扭转局面,弹幕瞬间刷屏“太解气了”。这种“爽点”设计,精准击中了18-35岁女性观众的心理。她们可能在现实中面对职场压力、情感纠葛,而微短剧提供了一个“完美世界”:女主总能逆风翻盘,爱情事业双丰收。
3. 网感爆棚,贴近潮流
“于今无量”的台词和设定,充满了网络流行梗。比如《重生后我成了总裁夫人》里,女主怼绿茶时甩出一句“你这茶艺,怕是学了个寂寞”,直接把观众逗乐。这种“网感”,让剧和年轻观众零距离。他们还善于蹭热点,比如2023年“穿越”题材大热,他们迅速推出了《医妃倾城》,用古装+现代思维的碰撞,赚足了流量。
4. 视觉与听觉的“吸睛术”
微短剧的画面,必须在3秒内抓住眼球。“于今无量”在这方面下了苦功。《医妃倾城》的古装造型精致到每一帧都能截图当壁纸,色调明亮,滤镜高级,连配乐都用上了抖音爆款BGM。他们还深谙“标题党”之道,视频标题像《霸总为我豪掷千金》这种,点开率直接翻倍。
打造厂牌的秘诀,于今无量的“三板斧”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团队,到微短剧圈的“黑马”,于今无量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总结了他们的三大方法论。
1. 数据驱动,精准踩点
“于今无量”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靠数据说话。他们会分析抖音、快手的爆款视频,研究观众的观看时长、评论情绪,甚至细化到哪种封面点击率更高。比如,他们发现“霸总”题材的完播率最高,于是迅速迭代出《霸总的秘密恋人》。这种数据驱动的创作,确保了每一部剧都能踩中流量风口。
2. 团队协作,效率为王
微短剧的更新速度是传统影视的十倍,“于今无量”靠的是高效的团队协作。他们有一套流水线生产模式:编剧负责“爽点”设计,导演把控节奏,剪辑师放大情绪点。以《重生后我成了总裁夫人》为例,从剧本到上线只用了两周。这种“快鱼吃慢鱼”的效率,是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的关键。
3. 品牌意识,差异化突围
微短剧市场同质化严重,“于今无量”选择在细分领域深耕。他们主打“甜宠+逆袭”,并通过统一的视觉风格和故事调性,让观众看到片头就知道“这是于今无量的剧”。他们还善于借力网红和品牌,比如请短视频博主客串,瞬间拉高话题度。这种差异化策略,让他们在“百剧大战”中脱颖而出。
尾声:微短剧的未来在哪里?
从2020年的试水,到如今播放量破亿,“于今无量”用三年时间,证明了微短剧厂牌的无限可能。但挑战也摆在眼前:内容同质化、监管趋严、盈利模式单一,都可能成为绊脚石。
好消息是,微短剧市场还在井喷。2024年产值预计超500亿,海外市场也开始追捧中国式“爽剧”。“于今无量”或许能抓住这波风口,带着他们的“医妃”和“霸总”,走向更大的舞台。
下次刷到“于今无量”的剧,不妨点开看看——三分钟,足够让你“上头”一次。
关于我们
北京云耕九州文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北京3W集团3W COFFICE、海南格物文旅集团共同成立的一家专注于数字文旅微短剧产业基地的运营服务公司。集团专注于建设运营数字文旅微短剧产业基地,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微短剧+文旅+电商+本地生活+IP孵化”共创平台,赋能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将短剧基地打造成为现在直播基地一样,成为地方文旅产业标准件,做中国城市数字文旅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来源:云耕九州数字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