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7日,电视剧《刑警的日子》播出至第6集。看完了前6集的内容,我的追剧观感是,这部戏,算是近期质量很高的作品了,观众口碑应该爆棚了吧。不过,打开豆瓣之后,我发现,《刑警的日子》不仅没有出现清一色的好评,反倒是出现了近乎清一色的差评。这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了。
5月7日,电视剧《刑警的日子》播出至第6集。看完了前6集的内容,我的追剧观感是,这部戏,算是近期质量很高的作品了,观众口碑应该爆棚了吧。不过,打开豆瓣之后,我发现,《刑警的日子》不仅没有出现清一色的好评,反倒是出现了近乎清一色的差评。这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了。
作为写了20年影视剧评论的老编我而言,往往还是自信的,我认为好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观众好评不断,我认为不行的,等我论证完它不行之后,也就快出现清一色差评的局面了。这一次,在《刑警的日子》这部电视剧作品当中,我认为它行,但在观众口碑声音当中,它好像不行。
我浏览了这部戏形成的差评内容。继而,我发现了一处我的看法可能和部分青年观众们相左的地方。我认为这部电视剧当中最有价值的一些内容,可能恰好是部分青年观众最不喜欢的地方。比如说,我认为,这部电视剧特别土,扎根在大地上,写实。而部分青年观众觉得,这部戏太土了,一股子京圈土那啥味道。
无独有偶。我在对这部电视剧的首篇剧情当中,也认真聊了一下它的好。而一位经常阅读我剧评文章的大都市的读者亲人,给我的留言则是,你的审美,也就停留在乡土影视剧的水平上。这位朋友,早前还评价过我,野猪吃不了细糠。我当然也没客气,对读者,我从来不客气,我回怼:糠再细,也是给猪吃的,人得吃粮食。
《刑警的日子》这部电视剧,我的追剧感觉是,它确实粗,它不是细糠,但它是粗粮。这粗粮,它刮油。在这部电视剧作品当中,确实是蛮“乡土”的,部分青年观众可能觉得这是土鳖。但是,我觉得,有必要把这部戏当中那些比较土的内容拿出来,让大家伙看看,尤其是看看,这些内容是不是很有价值。
比如说,在该剧的内容当中,师徒俩一起抓人,抓了一个男人,而镜头一转,这师徒俩又把这个男人送回去了,原因是这男人要每隔几个小时,给亲妈吸痰。镜头当中,男人住的地方,就是乡下最简陋的房子,跟贫民窟没啥区别。这绝对是足够土了。但是,通过这种土,高群书导演呈现了他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良知和人文关怀啊。
再比如说,《刑警的日子》在第6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未成年女孩被侵害的案件。老高又拍摄的非常土,是真正的农村房子。受害者家里,也是破破烂烂的。这和咱们很多光鲜亮丽的都市剧作品当中呈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都市剧的靓丽,有自己的价值。高群书导演的这种土坷垃剧,也有自己的价值啊。两者不能相互否定。
在这个场景当中,观众们可以看到相对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刑警的日子》虽然模糊了自己的地域背景,但大家都能看出来,它讲的就是新千年前后北方大都市及其周边的故事。就好比是北京城,就没有农村了吗?北京到现在,还有农民呢。甚至于,北京到现在,也照样可以找出《刑警的日子》当中的农户人家居住环境,高群书他们,不过是实拍罢了。
和自然场景、生活场景的真实相对应的,是老高的这部戏当中,提供了一种被侵害之后的真实。16岁女孩被侵害之后,已经怀孕6个月。警方都认为,应该把肚子里边的孩子引产,其母亲不这么做,是因为没钱。因此,警方捐款,给这位母亲凑钱。可是,这位母亲没有要,她说了另外的选择——大夫说了,这么大了引产,会造成孕妇死亡,她已经死掉了男人,不能再死掉闺女,因此,她宁可家里再多一个孩子,也不能再少一个。
这种选择,也就出现在高群书的电视剧当中。咱们以往的电视剧作品,即便是有未成年女性被侵害的内容,但有把故事讲述到这一步的吗?绝大多数的刑侦剧,把故事讲到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就算结束了。可是,高群书这部被部分青年观众嘲讽为土掉渣的电视剧,不这样。他会继续讲,尤其是讲受害人被持续关怀。
过年的时候,当地派出所的民警提着米面油去看望受害者母女。母女俩正在包饺子。这场戏,其实就是高群书最值得点赞的地方。这是一种知识分子“悲惨世界”式的情感升华,是创作者自己成为了冉·阿让。面对这样的作品,诸位还觉得它是烂剧吗?6集追剧后,我这一次,真心觉得很多朋友个这戏差评,不妥。(文/马庆云)
来源:马庆云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