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为难人家小情侣,我要闹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6 20:04 3

摘要:《无忧渡》大结局,本以为走“我救了你,代价是你忘了我”的极致BE路线,结果峰回路转,女主记起了男主。当你美美期待HE时,又虚晃一枪,不让你如愿。

现在国产剧怎么全是OE结局了。

《无忧渡》大结局,本以为走“我救了你,代价是你忘了我”的极致BE路线,结果峰回路转,女主记起了男主。当你美美期待HE时,又虚晃一枪,不让你如愿。

好的结局余音绕梁,让人回味剧情,但此类开放式结局却让人抓狂,拼命回想“这结局到底什么意思,我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内容”,也算另一种发人深省。

《雁回时》更是谜语人,男主死没死能有N种解读方式。

有人认为大结局站位暗示一边是生,一边是死

本不是悬疑,却开发出了现在悬疑剧都没有的解谜乐趣。

更为精彩的《墨雨云间》大结局保卫战,硬生生将结局变成了一场与粉丝的博弈。

搞了个不明不白的开放式结局,哪想到cp爆了,粉丝怒了,立马补上甜甜番外。

OE像一个既和HE藕断丝连,又和BE看对眼的渣男,欲将我们玩弄于股掌之中,无奈道行太浅,只让人烦躁。

之前有“南孚剧”等到第7集才开始渐入佳境,好不容易撑到结局,却拉了坨大的,关键还得开超点才能看。

开头拉胯,结尾崩盘,在国产剧求个善始善终宛如登天。

中国人向来重视“有始有终”,可如今的国产剧,怎么连个像样的结尾都拍不了了?


印象中最为抽象的大结局,还数《命中注定我爱你》。

陈欣怡和纪存希在追妻火葬场后,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这里还是正常的古早偶像剧套路,但这部剧显然对大团圆结局有着过于膨胀的野心。

最后结尾,两人和其他两对夫妻一起家庭野餐,三个孕妇无比巧合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了反应,然后男主当机立断,就地接生,大家就这么在野外把孩子水灵灵地生出来了。

虽然荒谬,但你必须承认,那些年我们看过的偶像剧,有不少这种为了硬凹甜蜜美满的雷人剧情,它只是在追求圆满大结局的路上过分用力了些。

人类在开发HE上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包饺子”那样上价值上得生硬又尴尬属于鄙视链底端,《命中注定我爱你》还只是两个人的小确幸,《回家的诱惑》则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的大快人心,甚至就是为这口醋包了这一顿饺子。

品如从被背叛的柔弱妻子,蜕变为复仇女王,步步为营让渣男洪世贤和恶女艾莉付出代价。即便最后她选择了原谅,剧集也没忘记复仇的初心,绝不恶心观众。

好人可以圣母,但恶人必须“死”。

艾莉和世贤忏悔自己的过错,曾经联手将品如推下大海的他们,如今却双双在这片海里溺亡。

更有神来一笔,高珊珊鼓励品如和文彦直接在世贤和艾莉的灵堂里搞起了求婚,把追悼会开成了订婚宴,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真情祝福。

最后的婚礼,还来了一出“天堂对人间的祝福”,艾莉和世贤脚踩祥云升天,笑着对品如告别。

某些剧容易在大团圆结局上“剑走偏锋”,原因还是在于大结局承载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意义:好人得救、恶人伏诛、有情人终成眷属。

所以国产剧的结尾大多指向一个方向:故事就说到这儿了,所有的欢笑、眼泪、挣扎、爱恨,都将在此刻被赋予意义。

小时候,最让人抓心挠肝的故事,莫过于那个“永远讲不完”的循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无限套娃,看似荒诞,却暗含一种执念——故事总得有个结局。

后来的《武林外传》,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这种玄妙的结尾。

故事从佟掌柜挽留邢捕头开场,嘴上人情味拉满,实则“一家人明算账,先把账结了”。

这开头就不走寻常路,别的剧讲江湖都是“侠之大者,逍遥自在”,同福客栈却主打鸡毛蒜皮、热闹非凡。

郭芙蓉想当大侠却好心办坏事,被“骗”到同福客栈落脚,一群失意者的故事就此展开。而同福客栈的故事精彩之处就在于明明都是失意者,却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到大结局,又是一场送别,只不过对象变了,有人走有人留,新来的捕头被这种氛围打动,问起你们几个怎么聚到一起的。

于是乎,故事又要从头说起。

回过头看这个结局堪称满分。

结尾和开头遥相呼应,浪漫情怀有了;剧里每个人都挥着手和你说再见,郑重告别有了;人物都有了最终的归宿,故事圆满结束,又有一番别离愁绪涌上心头。

也不怪当时《武林外传》的大结局甚至能和春晚对打。哪怕二十年后重温,依然让人眼眶发热。

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HE。有时候,未必需要大团圆或因果报应,故事完结本身就是一种圆满。


有时候,故事是讲到这里了,但是要触碰那层“言外之意”,表达出更多东西,仅靠圆满是完全不够的。

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故事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死亡是最好的结尾。

《甄嬛传》的最后一集,那是真的一集更比十集强。

甄嬛先是搞死皇上,随后晋级太后,清算皇后,顺便和队友回顾成功之路,再安排好自己的孩子,最后终于能够喘口气,沉沉睡去,在梦中回顾了自己从入宫的青涩到笑到最后、登上宫斗巅峰的一生。

而陪甄嬛走完一生的我们,深知这“圆满”满是血泪,就算活到了最后,也算不上真正的赢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时候圆满和悲剧只有一线之隔。

《甄嬛传》还在了结皇宫中的种种因果,而《金枝欲孽》里,紫禁城被攻破,让这些曾经只能沉湎于宫斗的嫔妃们,有了重新选择自己命运、寻找自我的机会——

玉莹为了家族无法离开,和孙白杨一起葬身火海;如妃选择留下,不是不想离开,而是现在的自己早已是钮祜禄·如玥,也愿意把自由的希望给别人;安茜尔淳携手出逃,但安茜身受重伤,只剩尔淳将孤独地完成她们所有人的梦,离开这个四面给红墙围住的鬼地方。

相比于写实的后宫恩怨,这种道尽权谋虚妄与缺憾人生的意境似乎更加余味悠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虽有大团圆情结,但都是更迷恋悲剧的。

海岩剧一向结局惨烈,《永不瞑目》就是这样一记重锤。

惨的同时,还有极大的现实重量。肖童不是死于浪漫的英雄主义,而是被命运和现实碾碎。这类结局在于对现实的诚实——它不提供解药,不编织童话,只因赤裸的真实,振聋发聩。

还有不少“童年阴影”让人意难平。

《春光灿烂猪八戒》,本以为是个轻轻松松的喜剧,小龙女和猪八戒的爱情,那肯定是童话般浪漫,结果却以死别收场。

为了拯救东海,小龙女选择化成泉眼。没有转世重逢,没有奇迹降临,再深的感情在命运面前只得低头。

连《神厨小福贵》这样的子供向动画,结局都要致敬《活着》,爷爷死了,小飞蝶走了,小蜜蜂死了,小福贵身边的人全离开了。

一个共识是,好像只有触摸到悲剧,才能触摸到那双无形的命运之手,那更加强大的不可抗力。

所以国产剧以往太多悲剧,多的是虐身虐心的BE,《仙剑奇侠传》这样的仙侠剧为了天下苍生,总要牺牲;极致的爱情剧,像《天外飞仙》《步步惊心》,注定因身份天各一方。

而悲剧要高级,同样不能太满,不能满足于利用人物死亡和不如人意结局达成的表面BE;也不能太浅,只是将美好的东西一一撕碎。

87版《红楼梦》是写意的巅峰。结局宝玉在雪地里越走越远,背影渐隐,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说了。

而近年来国产剧能实现这种意境的,还属《漫长的季节》。

剧里最后一幕,王响穿过眼前的玉米地,向火车上年轻的自己告别,火车向前驶去,而王响大声喊:“往前看,别回头”,《再回首》的旋律缓缓响起,“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导演在采访中表示,他最初想要的结局是一场大雪落在所有人的身上这种更加浪漫的画面。最后的结尾也没少了雪。

大雪起来的那一块,就感觉是一切我们之前所看到的那些悲伤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这反而道出悲剧背后某种更深的意味,它固然残酷地揭示一切的无意义,也同样能为我们带来宽慰。

死亡或悲剧不可避免,但生命仍在继续。


然而当下的国产剧,属于既要又要,既想用大团圆抚慰观众,又觊觎悲剧的高级感。

最终结果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两边都不讨好。

开放式结尾(OE)指的是并不直接为观众指明某种单一的结局,而是通过一系列技巧来激发观众的想象,鼓励观众自行探索其中深意,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可有些剧,追求艺术效果是假,追逐流量是真。

《最美的时光》,标准一女两男的CP配置,一个偶像剧不老老实实回答女主苏蔓最终选择谁,而是别出心裁地整出了三版大结局——

一版苏蔓跟陆励成HE,一版跟宋翊HE,还有一版OE,谁也没选,扔给观众自己猜。

属于两条CP线都想要,又不想得罪任何一边的观众,现偶爆改橙光游戏。

原因在于现在甜宠当道,悲剧没那么吃香了,但只是甜宠又太容易被人当成靶子。

所以这种开放式结局不过是能力不足的遮羞布,是要讨最大多数人好的一种态度。《墨雨云间》也是这个道理,无视剧本和故事,不惜一切代价想通过讨好观众来获得最大多数人的关注,必然走向媚俗。

还有一种是压根没那金刚钻 ,却偏要装深沉。

近些年也有《东宫》《天盛长歌》《周生如故》这些走复古悲情路线的剧,但只是少数。

大多数剧只是得过且过,觉得悲剧才能驾驭故事的复杂性,想依葫芦画瓢,但却用开放式结尾反其道而行,不给观众一个答案,而是抛出一堆线索,逼你去脑补、去揣摩,恨不得用每一个细节告诉观众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

但“言尽意无穷”的余韵呢,是没有的,纯靠观众瞎猜。

之前黄渤拍《一出好戏》,结局让人云里雾里,但编剧没干的活全让观众干了,网友们对各种结局的深刻解读可比电影有效得多。

现在国产剧也是越来越爱当谜语人了,主角是死是活,结局是悲是喜全凭观众脑补。这源于对悲剧的误解,悲剧之悲需要情感的积累和逻辑的支撑,没有前期的铺垫,悲剧只是廉价的噱头。

国产剧煞费苦心整出一套隐喻法。

特别是古偶,以为自己在拍《红楼梦》,总要莫名其妙冒出一个老头,说一些似是而非的指引。《九重紫》里面有送书老头,《无忧渡》也有摆摊老头说着“因缘果报,时机已到”。

文学中的“隐喻”首先要隐藏起来,是不说出来,而且不可以说出来的。但国产剧的隐喻往往过于直白和慷慨。有点像家里本来拮据,但为了面子不得不摆上这么一桌,观众也只能本着来都来了这一美好品德强行解读。

这一操作的鼻祖还属《小时代》。

一场大火,细思极恐。如此有悲剧色彩的结尾,看不懂别说人家是烂片(看懂了再说不迟)。

郭敬明作品文学性的迷惑性就在于过分透支悲剧,但又能自行找补,其实我是想说明白的,但迫于限制说不了就不是我的错了。

拍电视剧也是如此,《云之羽》《大梦归离》也是先极致虐心,收割眼泪,又是让人不明觉厉,比“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更扑朔迷离的是郭敬明作品的结尾。

当然也有真正烧出艺术性的火。

《金粉世家》中,金家落败,燕西和清秋最终渐行渐远,一场意外的火把阁楼烧了个干干净净,也斩断了两人的孽缘。最后两人在火车站擦肩而过,爱人错过。

开放式结局同理。不是OE讨人嫌,是你玩得太烂。

《潜伏》是经典的开放式结尾。

余则成去了台湾,与晚秋结婚继续执行潜伏任务。 而翠平则回到家乡,和孩子一起等待余则成的归来。

在真实的历史里潜伏的人员全员牺牲,但电视剧里故事戛然而止。

这才是开放式结局该有的力量,留下一片空白不是让人绝望,而是让人发问、寻找答案。

这也反映出当下国产剧结尾的真正问题,急于讨好反而忘了初心。偷懒画下敷衍的省略号,留下的不是回响,只会是骂声。

好的结尾不是为了迎合所有观众,而是要忠于故事本身。总之,多些真诚,少些套路,是永远不会错的。

来源:FUNFASHIO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