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霍去病》自上线以来热度一路飙升,强势杀入2025年春季古装剧TOP3,但同时争议也不小——打戏够燃吗?服化道够良心吗?张若昀扛得起这位“少年将军”的气场吗?
张若昀又一次“顶上来”了。这一次,他不再是风流倜傥的范闲,而是铁血少年、金戈铁马的西汉战神——霍去病。
《霍去病》自上线以来热度一路飙升,强势杀入2025年春季古装剧TOP3,但同时争议也不小——打戏够燃吗?服化道够良心吗?张若昀扛得起这位“少年将军”的气场吗?
这部酝酿多年、曾三次改档的电视剧,究竟是张若昀的又一部封神作品,还是国产历史剧旧瓶装新酒的又一次“高开低走”?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深度解析。
提起张若昀,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庆余年》的范闲——聪明、跳脱、有底气。而霍去病,则是另一个极端:年仅18岁便领兵出征,23岁英年早逝,生如疾风,死如星陨。
这是张若昀首次真正意义上挑战“硬汉军事题材”。
从目前播出的前几集来看:
他卸下了“文气”,增添了更多冷峻、果敢的面部线条;打戏中的爆发力、骑马场面的临场感,处理得远超预期;与舅舅卫青的对手戏、与匈奴间谍的生死对抗,层次分明。观众评论(选自豆瓣):
“范闲会讲道理,霍去病直接动刀。”
“张若昀这次是真硬汉,不靠嘴炮。”
“他的霍去病,活出了少年将军的孤勇和悲壮。”
国产历史战争剧近年来频频“翻车”,要么拖沓说教,要么“娘气十足”,而《霍去病》开局就给人一种久违的爽感:
节奏紧凑:前两集就开启大规模西域战役,没有半点废话;打戏真刀真枪:近身肉搏+冷兵器冲撞,拍出了血性;人物群像立得住:卫青的沉稳、李敢的热血、匈奴使者的狠辣,每个人都不是纸片人。尤其是一场“草原突袭战”,镜头调度迅速,张若昀骑马奔袭斩敌,一气呵成,堪称近年来国产剧最硬的一场军事调度场面。
当然,《霍去病》的热度背后也有不少质疑声:
有观众指出部分剧情对历史“魔改过猛”,比如感情戏过多、霍去病和女性角色的感情线有“偶像剧”倾向;部分服化道虽然精美,但也被诟病“太光鲜”,缺乏真实战争年代的粗粝感;匈奴人物口音统一普通话、文化差异表达不到位,也是一大争议点。网友吐槽:
“霍去病再传奇也不用谈恋爱谈三集吧?”
“为啥每个将军都像在走秀?”
“感情戏多一分就腻了。”
从数据看,《霍去病》目前全网热度不输《长风渡》和《庆余年2》前期表现,但要稳住,还得靠“后劲”——剧情的深度、战争场面的真实感,以及霍去病之死的情绪铺垫能否做到史诗+泪点共振。
项目霍去病庆余年2长风渡播放量前7日(优酷/腾讯)3.1亿4.2亿3.0亿讨论热词霍去病之死、张若昀打戏、草原大战范闲封神、庆帝之死柳亦菲成长、男主降智负面关键词魔改、感情戏水拖沓、重复节奏慢、结局平淡从《雪中悍刀行》里的徐凤年,到《霍去病》的少年将军,张若昀已经完成从“文青主角”到“铁血男主”的蜕变。
《霍去病》这部剧,或许不会人人都爱,但它确实在国产历史剧中打出了一套“新打法”:
拍战,就别怂;演将军,就得真;有争议,也是一种流量打法。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