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首先以自己的节奏过好自己的生活,其次才是满足你,满足孩子。”
“我首先以自己的节奏过好自己的生活,其次才是满足你,满足孩子。”
不得不说,丁致远真是渣到了极致。
这段话原本是邱丽苏挑拨丁致远和胡曼黎离婚的说辞,丁致远为了逃避父亲的责任,又把这段话还给了邱丽苏。
邱丽苏哑口无言。
这时候邱丽苏也看懂,丁致远比前两任丈夫都无赖。
无论她如何拿肚子里的孩子威胁丁致远,他都不为所动。
这其实就是出轨男的真面目,他一辈子都不会为谁而改变,永远最爱的只有自己。
一个很现实的真相就是,丁致远对邱丽苏的新鲜感已经过去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男人在婚外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沉迷于性的刺激。”
对于丁致远而言,他现在跟邱丽苏同居,已经没了昔日出轨的刺激。
以前丁致远没有离婚的时候,邱丽苏一直是提供情绪价值的一方,他在胡曼黎身上受到的冷落,都在邱丽苏那里被填满。
而如今丁致远事业遭到重创,与胡曼黎也闹翻了,邱丽苏已经懒得给他提供情绪价值了,反而希望在丁致远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情绪价值。
这时候,两个互相不愿意给滋养对方,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丁致远在李奋斗出书写序这一事情发生后,就想过要跟邱丽苏分开。
虽然说丁致远在醉酒的情况下签了字,但是他也后知后觉捋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邱丽苏多次建议李奋斗吃饭的事情,虽然自己明确拒绝了,可是邱丽苏一直没放弃。
他们去李奋斗的饭店吃饭,看似是与李奋斗偶遇,其实更像是邱丽苏的特意安排。
毕竟酒桌上只有自己喝醉了,邱丽苏和李奋斗一直是清醒的,这就说明邱丽苏是亲眼看到自己签了字的。
丁致远不懂人情世故,但是不代表他是个傻子。
他很快就懂了,自己的签字被邱丽苏当做人情送给了李奋斗。
这件事让丁致远名声大臭,也成了他和邱丽苏之间的芥蒂。
后来二叔二婶借钱失败,警醒了丁致远,邱丽苏没有胡曼黎那么善良,于是他想过一走了之。
奈何邱丽苏先一步说出了怀孕的事情。
丁致远不得不继续跟邱丽苏将就。
没想到邱丽苏越来越得寸进尺。
她不仅要求丁致远睡前讲故事,还要陪自己参加胎教班,逼他赶走刚刚来的父母。
从未有过这些体验的丁致远被折磨得焦头烂额。
他最终的醒悟是因为父母被骗的事情。
丁父丁母一下子被骗光十几万的家底 ,他们逼着胡曼黎负责,而胡曼黎则是提点丁致远,他们的父母之所以如此执拗,全是丁致远纵容的结果。
丁致远第一次对父母发了脾气,两位老人灰溜溜地回老家了。
他也终于醒悟邱丽苏一次又一次挑战自己的底线,也是因为自己纵容的结果。
于是他开始反击了。
他明确拒绝不会陪邱丽苏做所有的胎教事情,理由是胡曼黎怀孕时候也没有这样做,现在自己也不会因为邱丽苏而妥协。
另外,他也明确表示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杂乱不堪,无力去迁就邱丽苏。
最后也摊牌了,他不会做一个事事把邱丽苏摆在第一位的丈夫。
丁致远的自私给了很多婚外情上位者一个警醒,抢来的男人一般对家人并没有太大的责任感。
邱丽苏以为自己抢来了一个宝贝,殊不知这其实是一个巨婴而已。
她的报应才刚刚开始。
丁致远的父母刚刚送走,丁达尔就来了。
后妈难当,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一件旧衣服,就引起了一起家庭大战。
邱丽苏因为是胡曼黎给丁致远的,要求扔了,丁达尔觉得她故意贬低妈妈,便在餐桌上闹了起来。
丁致远本来接丁达尔来就是为了修复父子关系的,自然站在了儿子这边。
邱丽苏有火气却无处发泄,破坏他人家庭的反噬终于来临了。
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应有的代价。
杨绛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人出轨丢命,有人出轨染病,有人出轨万事不顺,有人出轨家破人亡。“
成年人,都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看过这样一句话:
“我摔了一跤摔得好疼,可是我又回头看了一下,这不是我当初自己愿意跳进来的吗?”
深以为然。
胡曼黎曾经是蓝洋人寿风光无限的保险明星。
那时候的她年轻气盛,我行我素,即便是师傅金总的话也是时听时不听。
她觉得自己只要让客户满意,让公司赚到钱,一切公司的规章制度都得给自己让路。
这份骄傲自大终究是让她吃了苦头。
早起保险公司没有双录,为了提高成单率,胡曼黎会游走在制度的边缘替客户行方便。
她被行业除名,就是因为心痛一个患癌的妈妈,使得陈放抓住了把柄。
后来被公司老总起诉,就是因为当时给客户办理了投连险。
客户把合同寄回来时候,没有亲笔填写承诺书,胡曼黎特意打电话通知客户,客户以事业忙为借口,麻烦胡曼黎代笔签了承诺书。
当时胡曼黎以为这是与客户协商一致的结果,不会出事前。
谁料到,这个老总公司出事了,现在急需这笔投连险,发现300万的保单赔的只剩下几十万了,便把蓝洋人寿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风险高知的承诺签字,是胡曼黎代写的,自己不知情。
金钱面前,人性的恶深不见底。
客户明明知晓了风险性,可如今因为急需资金运转,便让胡曼黎承担所有。
胡曼黎当年的好心,如今成了伤害自己的回旋镖。
即便后悔也没有办法,违反规定的事情,她确实做了,就应该为此买单。
这件事情影响的不仅仅是胡曼黎,还有金总。
金总一开始想要让公司替胡曼黎买单的,但是陈放使坏,捅到了总公司。
他在董事会上替胡曼黎求情时候,却被反泼脏水,被怀疑自己和胡曼黎有不正当的利益输送关系。
公司承担百分之十,这是金总能为胡曼黎争取到的最大保护。
“这会是董事长拍桌子,拿你当典型,杀一儆百。”
金总不是不救胡曼黎,是根本救不了。
规章制度就是用来约书业务员的,如果说人人都违反规章制度,暗箱操作,那么保险行业的水会变得更浑浊,客户会对这一行业失去信任感,对公司的影响也是致命的。
总公司对胡曼黎的处罚,就对其他业务员的一个警醒,也是给所有客户一个安心。
这次事情发生后,金总在公司的地位也受到了动摇。
为了胡曼黎,他在董事会上都提出了辞职,跟总部闹得不欢而散。
职场就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
这次金总跟总部闹僵,后续再工作上很多事情就变得举步维艰。
金总后续的晋升之路也是一个变数。
作为师傅,金总无可指摘。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人一定要有买单的意识,意思就是你得认栽,认栽是一种能力,心甘情愿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愿与之共勉。
来源:UU书影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