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让孙女给顾二做妾,对庶女明兰满意的,她是最清醒的女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9 09:46 2

摘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六百零七期:常嬷嬷,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看到的东西,比很多人都透彻。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六百零七期:常嬷嬷,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看到的东西,比很多人都透彻。

01

原著中,明兰与顾廷烨的婚事定下来后,盛府的人开始讨好丹橘等人,希望她们在明兰面前说些好话,能跟着明兰去顾家享福。

就是明兰身边的大丫头燕草,因为知道明兰要嫁给贺弘文,觉得贺家不如盛家好,早早的让老子娘给她寻了一门婚事。

可谁知,明兰最后与顾廷烨订婚了,就求着丹橘,让她与明兰去说情。丹橘了解明兰,自然不会带着燕草。

可燕草却说:“都是一起长大的姐妹,没得你们去享福,却让我一个人……”

丹橘性子软,只好硬着头皮去跟明兰说了这件事。

盛家没有白家有钱,但盛紘是四品的京官,他家的下人自然是见过一些世面的。

就是秦桑家里给她说了亲事后,两家人带着儿女见面,那家人都对秦桑赞不绝口。

所以,白氏要嫁给宁远侯府嫡长子顾偃开后,都争先恐后的想要跟着白氏去宁远侯府。

常嬷嬷却急流勇退。

按照正常的逻辑,常嬷嬷的父亲只是一个秀才,她也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却能对孙子和孙女说:

“你们以为大户人家的女人好做呀,当初白家老太公就是想不明白,结果把姑娘送进侯府,才几年光景,人就没了!”

可以说,常嬷嬷看事情很透彻。

不过,常嬷嬷做的最透彻的事情,是在顾廷烨逆袭后,她放弃了让孙女常年给顾廷烨做妾的念头。

02

常嬷嬷最奇特的地方,在穷的时候投奔旧主,在顾廷烨发迹后,蜗居在猫耳朵胡同。

常嬷嬷是个一生要强的女人,人生的三苦——少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她也全部赶上了。

不过,常嬷嬷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

其一,为了子孙,不愿成为白家的“自己人”。

常嬷嬷是顾廷烨母亲白氏的乳母。

她在白家做事勤勤恳恳,白老太爷想让常嬷嬷夫妻进府为奴,却被常嬷嬷拒绝了。

那时,常嬷嬷的独子在读书,如果没有差错,将来要科举入仕的。所以,他就不能在身份上有硬伤,否则容易在官场上遭人攻击。

他的母亲可以做过奶娘,但不能入奴籍。

所以说,人不能只看表面,要做长远的规划。

只是,常嬷嬷的儿子被媳妇撺掇着做生意,被人打个半死,老家都呆不下去了。

其二,为了活命,投靠旧主。

人与人的关系,需要长期互动,才能愈发亲密。

常嬷嬷与白氏虽然有感情,却也十几年没有往来了,她为了活下去,居然跑到京城投靠旧主。

乍看上去,确实不像常嬷嬷能做出来的事情。但是,常嬷嬷做了。知道旧主已故,就靠着小主子顾廷烨,在京城还有了立足之地。

而常嬷嬷这样做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当然,她还想通过白氏,给孙儿常年找个好学堂。

京城那么繁华的地方,也不会缺医少药,还能为她儿子寻来大夫治病。

所以说,人在困境之中,首先要活下去。

其三,顾廷烨落魄,常嬷嬷追随。

顾廷烨落魄的时候,是常嬷嬷为他提供了温暖的港湾。

顾廷烨还曾感慨,年迈的常嬷嬷捧着汤婆子为我烫热被褥,我倒在炕上听她絮絮的唠叨,软软的苏南腔子,罗罗嗦嗦的关心,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母亲还没有去世时。

常嬷嬷担心顾廷烨东奔西跑不安全,还要拿出银子,让他做些买卖,安定下来。

可见,常嬷嬷对待顾廷烨,是真心的,从来没有因为他身份的改变,就疏离他。

其四,顾廷烨发达了,常嬷嬷在猫耳朵胡同蜗居。

依着顾廷烨对常嬷嬷的尊敬,与这些年的情分,顾廷烨发迹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常嬷嬷进顾府享福。

但常嬷嬷没有靠近顾廷烨。

只在顾廷烨需要她的时候,进澄园,帮着管理了几天小丫头,顺便把甘老将军送来的凤仙,骂消停了。

然后,常嬷嬷就离开了澄园,回到了猫耳朵胡同。

因为,常嬷嬷的儿子过世了,她身上有孝,顾廷烨还要娶妻,白事和红事相冲。

而且,树大招风。

如顾廷烨这般的位高权重,还有一个黑心继母,若是常嬷嬷一家留在澄园,大概会有人故意靠近他们。

常嬷嬷和她的孙儿、孙女还好,她的儿媳妇胡氏,却不是一个消停的。所以,她不能给顾廷烨留下隐患,只带着全家蜗居在猫耳朵胡同。

其四,掐断常燕想给顾廷烨为妾的念头。

顾廷烨落魄时,常嬷嬷瞧着他不想成家,就想让孙女常燕给顾廷烨为妾,伺候顾廷烨的衣食起居。

哪怕顾廷烨靠着常嬷嬷的银子,做个商人,常嬷嬷也没想过让常燕给他做妻子。

而且,作为一个普通人,有一妻一妾刚刚好。体面又舒适。只是,顾廷烨一直没想安稳下来,常嬷嬷就没有提出口。

直到顾廷烨逆袭回来,常嬷嬷就放弃了让常燕给顾廷烨做妾的念头。

一来,常燕的出身,给顾廷烨做妾,那是高攀了。二来,常燕的母亲是个不安分的。

住在猫耳朵胡同,常嬷嬷感觉很好了。胡氏听到婆婆这样说,就不懂礼数的对明兰说:

“也不都是好的,位置到底偏了些,地方也冷清了些,要给年哥儿买些笔墨书簿,或是给燕子添些新衣裳,都得赶上半天路,要是能……”

要知道,这是常胡氏第一次见到明兰。就这样说。

若是,她的女儿给顾廷烨做了妾,指不定她仗着顾廷烨的势,会做出些什么。

三来,高门大院里,凶险颇多。

顾廷烨逆袭回来后,甘老将军就急吼吼的把凤仙塞给了顾廷烨。如顾廷烨这样的身份,肯定会有很多女人。

女人多了就会争宠,常燕要手段没手段。顾廷烨工作那忙,也照顾不到常燕。

常嬷嬷带着常燕来到澄园时,常燕见到顾廷烨,面带红晕的偷眼瞧了瞧男人,但顾廷烨似不喜,只对常胡氏淡淡点了点头,便撇开头,自与常嬷嬷说话了。

而且,顾廷烨的正室夫人,与顾廷烨的感情极好,那些有些资历的老仆还在明兰的面前摆资历。

小秦氏送过来的赖妈妈,就是觉得明兰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庶女,故意告诉明兰:

“……夫人年纪轻,怕是不知道,咱们这样公卿之家,妻妾之间也要讲个规矩的,夫人瞧着什么时候有空,排个日程出来,叫老爷轮着去各房里歇息,以后家里就一切太平了!”

这妻妾轮值防的是妾室,还有,哪个正室夫人脑袋坏掉了,把男人往外推。

所以,常嬷嬷对常燕说:“就侬这个德行,进了格种深宅大院,连骨头渣子都剩勿下来!”

其五,常嬷嬷见到明兰,就很满意。

明兰嫁给顾廷烨这件事,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盛家小门小户,第二个反应明兰是庶女。

所以,宁远侯府的下人,大多是没有把明兰放在心里的。

就拿明月这个人来说,她父母都是家生子,他们不是不知道,奴婢要是与主子的名字犯同一个“字”,就要主动改名。

明兰与顾廷烨的婚事定下后,澄园的人就知道新夫人的名字,可明月却没有改名,还在见到明兰的时候,她笑言言的开口了:“奴婢叫明月,我是……”

“这名字不成!”绿枝倏地打断她,“这名字和夫人冲了,回去叫你老子娘给改一个,去掉前头那个字!”

明月当即脸红了,回头看了看赖妈妈身旁的那个婆子,目光中似有不忿

不过,常嬷嬷见了明兰,就打量她,——眼前的少年夫人正当韶龄,一身浅紫云纹折枝莲花样的纱袄。

头上发髻挽了倭堕髻,简单簪了只羊脂白玉莲花头的如意簪,如晨间初凝的露珠,清艳明媚,不可方物,言笑间,态度和气温雅,眼神善意清亮,气质高洁。

然后,常嬷嬷便不由得暗暗点头。

常嬷嬷提到顾廷烨身上的伤时,明兰恨不得立刻去拿纸笔记下来的样子,顾廷烨和常嬷嬷都瞧在眼里。

所以,在康姨母和小秦氏戏弄明兰时,常嬷嬷护着明兰,大骂小秦氏和康姨母。

这一切都是因为,常嬷嬷去评定一个人,不是用嫡庶,而是用人品。就如朱曼娘,她不是瞧不上朱曼娘的出身,只是觉得她心肠不好。

常嬷嬷对蓉姐有些纠结,是怕蓉姐如曼娘一般,长了不好的心思。又心疼蓉姐是顾廷烨的血脉,小小年纪被曼娘扔进宁远侯府。

03

一个女人,真正的清醒,不是八面玲珑,会攀附权贵。而是有长远的眼光,人品正常,面对生活能屈能伸。

常嬷嬷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顾廷烨敬重她,把她当做自家的长辈。

常嬷嬷也值得被顾廷烨和明兰如此对待。

来源:邝行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