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 同样的点心,为何老太太只吃老三买的,背后原因不只是偏心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7 05:30 2

摘要: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91篇。

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91篇。

喜欢该剧的友人们,可以一起讨论呀!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了白老太太对老三白颖宇的偏爱远胜于对老大和老二。点蓝字可看全文

同样是老字号点心,同样是亲儿子,当着外人吴先生的面,白老太太丝毫不掩饰对两个儿子截然不同的态度。

再看的时候,又觉得其实不单单是白老太太偏心那么简单。

因为作为《大宅门》开篇的第一集,导演花费那么多的内容,绝不单纯为了展示老太太对儿子们的态度。

导演更多是想通过这段小场景故事,展现大爷白颖园和三爷白颖宇的性格差异、处事风格的不同。

因为这些是推动全剧情节发展的必要铺垫。

01 白颖园“孝为先”vs白颖宇“利为先”

白颖园作为传统家庭的长子,他医术高明,是白家未来当家的合适人选。

他为人正直和善、乐善好施、处事沉稳、识大体。

更重要的是,白颖园有着朴素的“孝”的意识。

他一次次纵容老三胡作非为,一次又一次拿出自家银票填补老三贪走的公中亏空;

只因为他不想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操心上火,身为老大就得有个老大的样子。

而老三白颖宇呢,却永远是以“利”为先。如何获得更多的家产,是他所有的心思所在。

在后面剧情中我们也逐渐地看到了白老三的自私自利,毫无担当,吃喝嫖 赌样样全。

在白老爷子病入膏肓时,白老三不服二奶奶当家,硬是和她对着干,三番五次地要求分家。

其实是不愿分担家族危机时刻的风险和困难。

这还只是在白家宅门内,在外,哥俩的为人和处事,也是相差万里。

02 白家兄弟的因果

老大白颖园医术高超,在太医院供职。如果不是因为被嫁祸入了大狱,他本来有着璀璨的前程。

而之所以他最终能死里逃生,也是因为他曾无意间救治了一位倒地昏迷的老妇人。

后来,狱中管事朱顺,为报白颖园的救母之恩,最终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救下了他,并辗转安置在了西安。

而从小骄纵的老三白颖宇呢,在社会上交的也都是狐朋狗友。

他胳膊肘往外拐,曾和武贝勒贵武一同开了个南记。

结果武贝勒将所有钱财卷走,白颖宇落得个财产尽失,还被迫承担武贝勒欠下的赌债,实属活该。

白家的百草厅被查封后,白颖宇吃里扒外,以暗股的方式入股由董大兴、詹瑜等人承办的百草厅。

白颖宇只为利益驱使,甚至还差点偷走白家的最宝贵的秘方。幸亏最后因二奶奶运筹帷幄,顺利将百草厅收回重又姓“白”。

白颖宇做的坏事真的难以数清,他是典型的纨绔子弟。而这点与白老太太对他的偏爱和娇惯是分不开的。

03 白颖园和白颖宇的处事差异

这是我在二刷时,从吃点心这场戏中看出来的。

首先,投其所好的方式。

同样是老太太喜欢的兰馨斋点心,白老大只买了一种,而白老三是买了好几种,各种口味的。

第二,两人的“眼力见”和请吃方式。

白颖园带点心进来时,白老太正在听吴先生给刚出生的白景琦算八字。

老太太让白老大也听一听,他却让老太先吃点心,被白老太第一次直言拒绝了。

话说这儿子也真是没有眼力见,让正在兴头上的母亲扫兴。

接下来,在白老太认真听八字时,白颖园依旧拿着蛋糕往母亲嘴边凑。

而我们再看白颖宇进来后,白老太也是让他先听算八字,他却抓住机会自己先吃起来。

他边吃边嘀咕着,点心味道不正啊,故意让老太太听到后好奇,以便吸引她吃。

等白老太太尝了后,很有感触地指出点心的馅料,白颖宇还不吝夸赞“自然是老太太见识得多”。

这一细分析,是不是看出两人在处事上的圆滑显然不同了?

别说老太太本来就有点偏心,即使她不偏心,单就这处事来看,白颖宇的方式肯定更让人舒服啊!

白颖宇懂得白老太太的心思,不仅让老母亲吃上他的点心,还吃得很顺心。

而白颖园呢,空有一份孝心,却不知道“孝顺”二字中,“顺”和“孝”同样重要。

他是很实诚的孝,却不懂得变通。

为人太过耿直,不懂变通,也是白颖园为人处事的一个短板。

在同治嫔妃致死案中,白颖园本就被当作宫斗的工具,可耿直如他,却非要去找太医院理论,幸亏魏大人将其拦住。

白颖园被从狱中接出,给福晋看完病后,只写了“ 带病延年 ”四字。

不是他怕给自己找麻烦,也不是他记仇,只是他处事不懂变通,但詹王爷可因为此事到死都恨他。

而为圆他和白老太太母子最后的情缘,在白老太临死之际,白颖园带来点心也是一种过于执着。

所以,20年后再看《大宅门》这场戏,才明白,导演的用意深远,真不是母亲偏心那么简单啊!

如果你刚好看过《大宅门》这部电视剧,有任何想说的话,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来源:历史趣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