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帧是惊喜,《棋士》剧集中的围棋元素大梳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1 17:49 4

摘要:播出当晚即登顶同时段收视率榜首、三天播放量破亿、2025国产悬疑剧Top1,围棋元素悬疑剧《棋士》一经开播便收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人们纷纷想看看王宝强饰演的这位“棋士”是如何通过围棋思维巧破困局的。

播出当晚即登顶同时段收视率榜首、三天播放量破亿、2025国产悬疑剧Top1,围棋元素悬疑剧《棋士》一经开播便收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人们纷纷想看看王宝强饰演的这位“棋士”是如何通过围棋思维巧破困局的。

王宝强饰演主人公——围棋老师崔业

在看完剧中的围棋元素之后,还是不得不感叹,抛开剧情之外,此剧中的围棋元素,可以说是相当严谨了。

如果说对于观众来说,这部剧看的是王宝强的演技和悬疑剧的辗转反侧,而对于棋迷和围棋爱好者们来说,这部剧就是一部围棋元素的大合集,可以说是集集有惊喜。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该剧中有哪些围棋元素值得我们关注吧。

01

职业棋手指导

棋迷可逐帧观看的好剧!

资料显示,本剧的围棋指导是来自职业棋手王超初段,而片中所有出现过的棋局,均严谨且合乎棋理,更让棋迷们惊讶的是,该剧集中的很多定式和下法,并非是当代的流行下法,而是源自于90年代的老下法,可以说是还原了棋局的时代韵味,更让人回味无穷。

本剧的围棋指导是职业棋手王超初段,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而从剧集中出现的围棋元素来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或许你将获得一份不一样的观看体验。

1. 每一个棋局的精妙

在本剧中所有可以观看到全貌的棋局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有些棋局尽管只有几手的“惊鸿一瞥”,但其背后蕴藏的杀机,却能让围棋爱好者们回味无穷。

比如在第三集中,由王宝强饰演的崔业对阵李易祥饰演的大老板董炳辉,二人就上演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围棋对决。

在这盘棋中,白棋本身是有缺陷的,按照正常下法,白棋是一个接不归的死棋,黑方一旦做活整个局势就将不一样,但崔业却下出了一手妙手,利用了黑棋两颗子气紧的弱点,外延一口气,反而让黑棋中央的大龙愤死,一举扭转了奠定了胜局,而黑方也是在看出变化后投子认负,整盘棋局非常有趣。

白棋妙手,让棋局瞬间扭转,黑棋大龙愤死

除了这盘棋之外,该剧集出现的每盘全局棋,甚至是定式死活题都符合棋理,并且对应了当时的时代下法,这样的围棋元素,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注的。

2. 关于棋具的细节把控

在《棋士》中,为了给孩子筹集治病的钱,主人公崔业不得不忍痛典当了父亲留给自己的珍贵棋盘,而这个棋盘据观察确实非常稀有,应为榧木棋盘。

剧中崔业出售的棋盘

榧木原产于日本,是制作围棋棋具的高端材料,因其偏向黄褐色、纹理细腻、稳定性好而备受棋迷朋友们推崇。榧木棋具的定价是由其厚度决定的,越厚的棋盘价格越高。崔业的棋盘厚度适中,所以单论价格肯定是不菲的。

在剧中,当铺老板给了崔业千余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元左右,也是非常符合事实的,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崔业棋盘的价值不菲。

除了棋盘之外,该剧许多其他桥段的棋具也非常考究,比如在比赛时,用的棋钟还是过去那种钟表类型的老棋钟,而非现代棋钟,足以见得剧组对于相关设定的细心。

剧中的老式棋钟

3. 关于围棋术语及技巧的使用

在剧情之中,有很多关于围棋术语或技巧的称呼,比如“打劫”、“三劫循环”、“弃子争先”等等,都是源于围棋术语或围棋相关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服务于剧情推动中。

从引用的角度来看,这些概念绝大部分使用的也都是合乎情理的,比如在第一集中,崔业就巧用“弃子争先”这个概念,让劫犯哥哥充当“弃子”吸引注意力,掩护弟弟夏生逃跑,这其实就是一种弃子战术的灵活运用。

当然,在围棋世界里,弃子战术的运用肯定是要更加复杂和多变的,有些情况甚至不是引诱你去吃子,而是用“半逼迫”的方式去逼你进行交换,而国内弃子战术运用比较出名的棋手,自然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棋圣聂卫平及其师傅过惕生了。

聂道为棋迷们津津乐道的一点,正是他的弃子战术

此外,该剧中有多处以“三十六计”的方式来形容围棋的战术,比如第二集的片名就叫做“李代桃僵”,而三十六计也与围棋的很多战术技法不谋而合。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九段就曾著有《三十六计与围棋》一书,而该书也多次出现在剧中主人公崔业手中,并且看封面还是90年代的初版,足以见得剧组考证之严谨。

崔业平时看的书,正是马晓春九段所著的《围棋与三十六计》

这部剧对于外行人来说,是一部有着诸多围棋元素的悬疑片,而对于围棋爱好者来说,简直处处是惊喜,除了上述要素以外,还有多个画面都致敬了历史元素,比如片中出现的第13届富士通杯的讲棋画面,明显就是致敬的聂卫平聂老讲棋(13届富士通杯的讲棋嘉宾是聂卫平和马晓春)。像是这样的“借鉴”在剧中几乎比比皆是,也让棋迷朋友们恨不得逐帧观看,因为真的强者处处是惊喜。

很多画面的出处都能让棋迷会心一笑

当然除了剧中对围棋细致的考究之外,也有部分围棋设定很难“自圆其说”。比如主人公崔业身为省级业余赛事冠军,居然被少年宫领导排挤,这简直不可思议。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围棋省级冠军当老师绝对是很多家长都趋之若鹜的,并且当地棋院也都会邀请其作为讲师来讲棋的,在小城市更是C位中的C位,这一部分显然是为了剧情服务,而非围棋老师的现状了。

至少这个水平围棋老师的经济情况,肯定是不会弱于身为刑警队长的哥哥的。

02

围棋娱乐化

其实就是围棋被大众接受的过程

《棋士》这部剧的定性其实非常特殊,它既不像《大国手》《后翼弃兵》那样是棋手们的半自传半剧集作品,也不是一部单纯的推理悬疑剧,而是将围棋要素与推理悬疑相融合的一部作品,通过围棋的概念、对棋手特点的表现,来诠释及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样的作品是极为特殊的。

热播美剧《后翼弃兵》其主人公也是有原型的,而《棋士》则是原创剧集

因为这类作品想要爆火,显然就需要观众对围棋有基本的了解,如果观众都不知道围棋是什么,棋手有什么特点,那么对于剧中的很多设定,理解起来都相当费时费力,而这部剧的爆火,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

“当下中国人的围棋普及度和接受度非常高。”

回顾近年来围棋圈的时间,以战鹰二段、柯洁九段、连笑九段的爆火为主,围棋的推广力度大大加强,甚至朝着“泛娱乐化”的方向一去不复返,而棋手们高高在上的滤镜也早已被打破,人们发现在棋坛上叱咤风云、机关算尽的棋手,在生活中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也拥有人们都有的喜怒哀乐,这样的“反差感”,让很多棋手、甚至围棋老师在互联网上一炮而红,并通过推广围棋,给以人们源源不断的思考、启发以及对围棋行业的理解。

在剧中,有个小彩蛋就是柯洁和王宝强的联动,而该短片在抖音自然也是爆火,高达109w的点赞量无疑成为了围棋破圈的又一个例证。而围棋本身也从过去的小圈子竞争,变成了大众娱乐产品,任何内部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而人们也通过学习围棋、了解围棋,体验到了围棋对人的塑造作用。

柯洁也拍摄了与《棋士》剧集的小彩蛋

这不禁让人感慨,从上世纪80年代棋圣聂卫平擂台赛“守国门”,到如今的全民围棋,中国围棋的发展是人们都看得到的,这不仅得益于有关部门对于围棋发展的准确规划,也得益于一代代围棋人对围棋推广的努力,能够成为大众项目,是所有围棋人的骄傲。

随着学围棋人数的进一步增长,未来中国的围棋热也将愈演愈烈,而在更加商业化、娱乐化、大众化之后,围棋为人们带来的优势,也将在社会层面进一步地铺展开来。

国运强则棋运强,从事实来看也恰是如此。

来源:囚困昂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