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一直特别好奇,戴笠来天津站要查贪那回,余则成到底跟他说了什么?
《潜伏》这部谍战剧,真的可以当职场剧来看。
我一直特别好奇,戴笠来天津站要查贪那回,余则成到底跟他说了什么?
竟然令戴笠见了他这个“心腹”之后,推掉了其他人的会见。
要知道,在戴笠通知了要个别会见之后,吴站长如坐针毡;
陆桥山和马奎又是多紧张和期待。
真可惜,这一段电视剧没有给拍出来。
如果能将余则成这段"越级汇报"的艺术具象化,必定是职场沟通的绝佳范例。
所以,看到马奎查泄密案,竟敢查到吴敬中头上。
我真是感慨他这个情商,能在天津站混个“行动队队长”也真是不容易。
但如果置身于他当时所处的权力旋涡,他的举动其实也不难理解。
那场所谓的"贪腐调查",实质是国民党派系倾轧的残酷缩影。
事件背后,不过是国民党内斗的难看吃相罢了。
说到底,马奎查吴敬中,查也得查,不查也得查。
一、战后天津站:从“狼窝”到“肥肉”的剧变
吴敬中在日据时期的天津站,是刀尖舔血的苦差。
44年就安插了李涯(佛龛)在延 安,足以看出吴站长的特工能耐。
那时的天津还是日伪的天下,军统、中统、76号、地下党多方绞杀。
吴敬中能安然活下来实属不易。
他守着这个烂摊子,和老婆分居多年,苦苦撑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
一夜之间,天津突然成了金矿。
汉奸产业、日伪资产、港口贸易,全成了无主肥肉。
原先躲在大后方享福的“党国精英”们,此刻像闻到血腥的鲨鱼群,疯狂地涌向天津。
余则成来天津站报道第一天,吴敬中就说:
“天津站是一个重建站,前栅栏宿猫,后篱笆跑狗。”
吴敬中这个“老站长”,一夜之间也成了挡人财路的绊脚石。
所以,郑介民派来了陆桥山,毛人凤派来了马奎来。
“协助工作”是次要的,目的是来分一杯羹。
马奎那句“站长可能与穆连成勾结”,看似是查案,实则是要给吴敬中扣“通敌”的帽子。
一旦查实,他就立大功了。
说不定还能从副站长候选人,直接成为站长人选。
二、派系博弈下的致命试探
马奎敢查吴敬中的底气,是背后有人。
他正式亮出的,是“总部督查室密派”身份。
这其实就等于公然宣布:“站长不干净,上面要换人了”。
当初,战后的天津站塞满各方势力,吴敬中看似是站长,实则是光杆司令。
这也是他向戴笠点名,要余则成这个学生的原因。
他需要找一个相对信得过的自己人。
其实,马奎一开始也担心“总部督查室密派”身份,压不住余则成的嘴。
所以才在“闲聊”时,透露自己以前是给毛 主任当侍卫的。
吴敬中因戴笠飞机失事着急去了重庆,马奎全面开展调查。
为什么?
因为戴笠不在了,毛人凤就是军统新掌门。
所以,查案的背后是夺权。
马奎的背景,注定了他不可能效忠吴敬中。
尤其军调安排是他直接负责的,查不出泄密人,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但怎么查,他也都是骑虎难下。
三、权力反噬:触碰逆鳞的代价
吴敬中对马奎的杀心,起于两件事:
一是查穆连成。
穆连成是吴敬中早就盯上的肥羊。
酒厂、古玩、斯蒂庞克轿车,都是他留给自己的“抗战补偿”。
马奎顺着穆连成查他,就等于在抢他的钱袋子。
二是马奎偷看的“佛龛”电文,触碰了吴敬中最大的ZZ资本。
李涯潜伏延 安是他最得意的业绩。
结果,被马奎搞砸了。
得知要用“佛龛”换秋掌柜,吴站长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把马奎给千刀万剐了。
陆桥山“撞破”马奎与左蓝会面,吴敬中就顺水舟坐实他是共 党嫌疑。
连夜刑讯逼供,赶在毛人凤捞人前把他打成“峨眉峰”。
四、围猎游戏:权力绞杀中的合谋
在这场权力围猎中,马奎误以为对手仅是吴敬中一人。
殊不知自己早已陷入三方绞杀。
吴敬中要掩盖贪腐;
陆桥山要晋升副站长;
余则成需转移视线。
三方虽动机各异,却在坐实马奎"共谍"身份上达成惊人默契。
连马太太都能看明白的事,马奎最后才知道自己是条“狗”。
来源:米柴视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