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64篇。
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64篇。
喜欢该剧的友人们,可以一起讨论呀!
很多观众都认同,“小霸王”白景琦之所以能最终走上正道,离不开二奶奶的教育和季宗布的引导。
回看白景琦小时候,二奶奶作为当家人,对族中子弟的教育问题,重视程度远比后来的白景琦多得多。
没有季宗布那样的名师指点,只怕白景琦早就废在了起跑线上,人生命运比白敬业并不会好到哪里。
到了白敬业这一代,虽然他考上了北大,但学历不代表能力。而二奶奶对孙子也非常的溺爱。白景琦呢,从始至终对白敬业都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黄春是个贤妻,但并非良母。她自己从小就没有受过太好的教育。加上白景琦嫌弃儿子,黄春就更想去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所以疼爱宠溺会多一些,“慈母多败儿”。
所以,胆小的白敬业,最终成为了“败家子”。
还有不少的网友认为,白敬业之所以这样,随了武贝勒贵武。哈哈!可能还真有那么一点关系,毕竟基因对人的影响有那么一丢丢。
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90%的人都忽略掉了。两人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家庭环境全然不同。
白景琦小的时候,白家正经历着由盛转衰、差点分崩离析的困境。
白景琦从小看着母亲二奶奶为白家辛苦操劳,冲锋陷阵;他自己也亲历了白家老号的匾额被人霸占,他在母亲带领下去摘匾额的激烈冲突场面。
到了他青年时期,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为了保护白家老号,二奶奶如何巧妙周旋,季宗布在临终前如何交代他......
经历过这些时代风云和家族变迁,白景琦的心智得到了很快地成长;再加上后来和黄春私定终身,被母亲赶出家门,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对生活的认知也会有提升。
加上白景琦从小就是个有骨气的人,天不怕地不怕背后是胆识、勇气和魄力。这也为他在济南创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而反观他的儿子白敬业,小时候成长在祖辈父辈打造的金窝银窝里,没有经历过任何生活的磨难和历练。
有一个依旧掌管家族的奶奶,有一个顶门立户、事业大展的父亲,还有一帮叔伯的努力,这个生在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压根没有想到过未来是否需要他去执掌家业。
他只看到了父亲的洒脱和玩世不恭,并将这些无限放大,加以模仿,自然就变成了纨绔子弟。
老古话“富不过三代”,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淳朴道理。
经历了创业和守业艰难的磨练,人的心智会更加成熟,也更有担当。而富家子弟,没有经历过这些,对财富的获取过程缺乏深刻理解。
他们可能更多是安然享受着家族积累的荣华富贵,而不用去想守业的使命,更不会居安思危,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根本谈不上的。
人这一生,所有的经历,无论是幸福的还是苦难的,最终都会变成人生的财富,沉淀在自身性格中。
如果你刚好看过《大宅门》这部电视剧,有任何想说的话,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呀!
(玲姐原创,抄袭必究!)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