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三多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中,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其中有2个地方挺有意思。
1
许三多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中,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其中有2个地方挺有意思。
一个是,许三多新兵下连后,去了素有“班长坟墓”之称的草原五班。
在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部队生涯基本一眼望到头了,可以说毫无希望。对于刚下连的新兵来说,堪称开局地狱难度。
好在许三多通过修路,吸引团领导的赏识,破局通关,还来到了钢七连,来到了自己心心念的史今班长身边。
然而好景不长,史今退伍了,钢七连解散了,许三多要和最不待见自己的高城连长,一起守着空营房。
如果开局是地狱难度,那现在算什么?
就相当于费尽千辛万苦,终于离开了新手村,刚准备大展拳脚,结果直接碰到了最终boss,那是深深的绝望和无力。
之所以觉得这2个地方有意思,就是有种“造化弄人”的感觉。
严格来说,彼时的许三多,不是一个合格的兵,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他当前还是一个“残次品”。
结果现实非常残酷,让一个没有准备好的“残次品”,直接经历了各种不符合他承受能力的磨难,可谓是造化弄人。
但是正因为许三多挺过去了,才成为了真正的军人。
2
以前看电视剧到这里的时候,十分不理解,许三多明明军事素质已经很强了,还代替史今参加了比武考核,怎么在钢七连撤编时,反而成了没人要,看守营房的人了呢?
按理说,许三多不应该是被各个连队抢着要的吗?
这个决定是团长定的,但是团长不是很欣赏许三多吗?
后来我才觉察出,正因为团长欣赏许三多,所以才让许三多留守营房。
我们看,除了许三多,另一个留守的是谁?高城。
不说许三多,高城绝对是团长欣赏的。
用高城自己的话说,“我团里威营里横,16个连长我老大,跟您都敢顶着干”,能做到这点,除了军长父亲这个因素外,必然还有高城本身素质过硬,极其优秀的原因。
既然团长欣赏高城,欣赏许三多,那让他们守营房,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3
什么原因呢?我觉得,就是磨炼高城和许三多的性子,守营房,就是对他们心性上的一场修行。
高城一路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挫折和打击。
钢七连解散后,高城心气直接散了。一个严格自律的优秀连长,直接自暴自弃了。
但是许三多,重复他那日复一日的起床,出操,打扫卫生,训练,熄灯睡觉,让高城渐渐悟了。
也逐渐振作起来,恢复了心气,完成了修行。
对许三多由最初的无视,厌恶,到最后变成了敬佩。
高城在团长那里这么评价许三多的,“他每做一件小事儿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4
这个时候的许三多,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兵。
知道高城也走了,整个营房只有许三多一个人的时候,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为什么之前高城一直看不上许三多?
因为他觉得许三多只有兵的表,没有兵的里,最多算半个兵。
而高城之所以这么认为,归根结底,是许三多对连队、班级乃至荣誉,是没有概念的,或者说根本不在意的。
他只在意对他好的人。谁对他好,他粘着,谁对他不好,他躲着。班长觉得他腹部绕杠能继续做下去,他就继续做下去。
所以说,许三多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却没有相对应的军人的思想和觉悟。
高城对他的评价非常贴切,“明明是个强人,却天生一副熊样。”
这也是高城觉得许三多只是半个兵的原因所在。
他觉得许三多没有血性,做事只为了别人的评价。
5
但是当许三多独守营房的时候,他发现,他没有人可以依靠了。
这就让他被动的摆脱了对外部的依赖性,只能学会自己思考,独立做事情了。
钢七连的老营房,许三多,这就是在整个营区中被遗忘的角落。
人是群居性的,这么寂寞的环境,会让人发疯,会自暴自弃,无所适从。
好在许三多有强大的自律性,和“要做有意义的事”的强大信念,硬生生挺了过来,也更加的成熟,完成了蜕变。
这个时候,许三多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人。
正如袁朗找许三多的时候,说的一番话,“一个很安分的兵,不太焦虑,耐得住寂寞。有很多人天天都在焦虑,怕没得到,怕寂寞,我喜欢不焦虑的人。”
也像最后团长说的那样,许三多不光守住了军营,也守住了自己。
以致于在最后,许三多在演习中能独立思考,审时度势,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大逆转,赢了演习,赢了自己的老连长高城所带的侦察营。
6
许三多是剧中的虚拟人物,但是他的经历,我们也有可能会经历。
当我们需要独自承担时,能否像许三多一样,不为外部环境所干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严格自律,坚守底线呢?
我们会不会,也能完成心性上的修行,做到心理的蜕变呢?
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请点赞收藏吧!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请评论区进行讨论吧!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