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华有三大绝活:太子爱上了她,康熙帝舍不得她,老四抛弃了她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7 18:05 1

摘要:在影视的长河之中,《雍正王朝》宛如一颗璀璨且持久闪耀的明珠,长久以来备受观众喜爱。

在影视的长河之中,《雍正王朝》宛如一颗璀璨且持久闪耀的明珠,长久以来备受观众喜爱。

这部剧能够历经岁月洗礼而魅力不减,绝非偶然。

一众演员那精湛绝伦的演技,将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剧情更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令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除此之外,剧中众多风姿绰约的美女们,也如繁星般为剧集增添了别样的光彩,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点缀。

回溯那个年代,剧中的美女们与当下有着显著的区别。

彼时,全然不见如今充斥着的那些借助高科技手段塑造出的面容。

她们皆是天然丽质,宛如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纯粹而自然的美,一个个面容圆润可爱,肌肤白皙嫩滑,真正是人见人怜,仿佛拥有一种能让鲜花都为之绽放的独特魅力。

然而,若要探讨在这部剧中究竟谁才堪称颜值担当,那可真是众说纷纭了。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最为钟情的那个她。

有人对翠儿情有独钟,翠儿本性纯善,为人老实本分,可偶尔又会展现出几分刁钻泼辣的可爱模样;有人则被苏瞬卿深深吸引,她性感妩媚,身姿婀娜,尽显小女人的独特风情;还有人喜爱四福晋,她端庄大气,浑身散发着雍容华贵的气质,且饱读诗书、知书达理。

但在这些众多美女之中,给人留下最为深刻印象,且命运最为凄惨悲凉的,无疑是康熙帝的妃子,同时也是太子胤礽深深爱恋着的郑春华。

一、剧中女子各有千秋,郑春华起点颇高

在《雍正王朝》所呈现的那个女子世界里,若我们细细品味、深入探究,便会发现每一位女子都独具特色。

她们的人生或悲或喜,各自秉持着一套为人处世的准则。

就拿翠儿来说,她无疑是个聪慧机灵的女子。

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深知感恩图报,同时还略施心机,凭借着这些特质,她最终在复杂的局势中笑到了最后。

再看乔引娣,表面上看起来单纯质朴、天真无邪,可实际上却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连雍正帝和老十四胤禵这对亲兄弟,都先后被她的魅力所征服。

还有阿兰,乍一看是出身穷苦人家,为了报答老十三胤祥的恩情才以身相许。

然而,若深入挖掘其中的细节,便会发现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隐情。

甚至连与坎儿有过亲密关系的风尘女子,仅仅是一个微笑、一次蹙眉,就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坎儿的-初夜-。

相比之下,郑春华的起点可就远远高于上述几位女子了。

她不仅有幸成为了康熙帝的妃子,还让太子胤礽对她爱得死心塌地、如痴如醉。

直至后来,她的存在甚至对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之间的感情产生了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皇位的归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郑春华的出现,让康熙帝平白无故地遭遇了-绿帽-之辱;同样是因为她,堂堂大清国的太子,被康熙帝废除了太子之位,即便后来得以复立,却也早已失去了往昔的尊贵与荣耀;还是因为她,老十三胤祥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太子,转而全力支持老四胤禛,并助力其最终登上了皇位的宝座。

如此种种,不禁让我们心生疑问,郑春华究竟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特质呢?暂且不说康熙帝为何会选中她,单就太子胤礽而言,他身边可供选择的女子数不胜数,为何偏偏就对身为小妈的郑春华一见钟情了呢?

二、郑春华的独特魅力:或会制香散发奇香

经过反复观看《雍正王朝》以及研读原著小说之后,我(杨角风)逐渐领悟到,郑春华之所以能够接连得到众人的宠幸,是因为她身怀三项独特的本领。

其中第一项绝活,是通过电视剧中的情节以及原著小说的线索推断而来的,那就是她的身上能够自然散发香气,甚至极有可能精通制香之术!

说起制香,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

在电视剧《甄嬛传》里,几乎每位后宫女子都堪称制香高手。

其中较为出名的当属安陵容,她不仅擅长制作香囊,还能调配一些特殊的药物,只不过这些药物往往带有一定的副作用。

例如,她送给甄嬛的舒痕胶,虽然能够去除疤痕,但其成分中却含有麝香,间接导致了甄嬛的小产。

还有她精心研制的迷情香,只要皇上闻到,便会难以自控,必定要与她亲近。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后来甄嬛以同样的手段,将迷情香涂抹在百合之上,致使皇上失去理智,最终导致安陵容小产。

当然,皇上也并非只是个多情种子,他同样懂得-制香-。

年妃所用的欢宜香,便是皇上亲自指导、精心调配后赐予她的。

言归正传,为何会说郑春华也会制香呢?

在剧中,郑春华首次登场,便是与太子胤礽在假山处亲昵相拥。

当时黄河决堤,情况危急万分,康熙帝紧急召集众人上殿商讨应对之策,却唯独不见太子胤礽的身影。

在如此紧急的时刻,太子胤礽却依然按捺不住要与郑春华幽会,这究竟是为何呢?

而且,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会迫不及待地亲吻对方,要么就会直接行那男女之事。

可太子胤礽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举动,他将头埋进郑春华的脖颈处,鼻子不停地嗅着,仿佛在贪婪地吸食着某种特殊的气味,这难道不奇怪吗?

三、太子对郑春华气味的痴迷,源于其独特香味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李卫和翠儿之间的相处模式。

李卫与翠儿见面后,二话不说,便会先找个隐蔽之处亲热一番。

结束之后,才会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开始谈论正事,这才是常人在这种情境下的正常反应。

反观太子胤礽,他对郑春华的气味可谓是痴迷至极。

有一次,几位妃嫔排成一排行走,他竟然径直走过去,一把抢走郑春华的手绢,然后揣进自己的兜里。

即便与郑春华共度春宵之后,临走之时,他还不忘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再次把头扎进她的脖颈处,深深地闻上几下。

如果不是郑春华自身带有独特的体香,那便是她精通制香之法,或者使用了与众不同的香料,才能够将太子胤礽迷得神魂颠倒,甚至晚上睡觉都要闻着手绢才能入眠。

在原著之中,太子胤礽与郑春华的初次相遇,正值一个阴天。

那时的郑春华还只是一名秀女,正在亭子里与宫女下棋。

太子胤礽闲来无事四处闲逛,恰好走到了那里。

他一时好奇,便凑了过去,结果瞬间就闻到了郑春华身上散发出来的迷人香气,顿时难以抑制内心的冲动。

就在此时,天色突变,眼看就要下雨了。

太子胤礽愈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于是让身边的小太监何柱儿与那名宫女去拿伞,自己则留下来与郑春华对弈。

果不其然,他们二人刚离开,倾盆大雨便接踵而至,于是两人又匆忙跑到假山内的一个山洞中避雨。

在如此狭小逼仄的空间里,郑春华周身散发的迷人香气愈发浓郁,太子胤礽终于没能把持住自己,与她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即便郑春华不会制香,她身上自然散发的体香也必定是极为独特的。

这种香味,哪怕是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太子胤礽,也难以抗拒。

四、香味之外,郑春华的魅力与心机

这也正是堂堂大清国太子,什么样的美女都能得到,却唯独对小妈郑春华一往情深的重要原因之一。

毕竟从外貌来看,郑春华确实美丽动人。

但倘若她没有其他独特的本领,仅仅依靠美貌,是很难让太子胤礽不顾父亲的颜面,频繁地与她幽会的。

郑春华自己也曾坦言:-从那以后,太子爷经常变着法子来找我,我真无耻呀,竟然答应了他!-

后来,无论是面对前来营救自己的老十三胤祥,还是面对前来送自己上路的废太子老师王掞,郑春华都承认是自己主动勾引了太子。

她对老十三胤祥这样解释,对王掞也如此说道:-王师傅,您说的对!我是世上最……的女人,我真无耻,竟然勾引了他!-

虽然她这样说可能存在被逼无奈的因素,但我们也无法完全排除她所说属实的可能性。

要知道,在热河八大山庄,太子胤礽即便面临被废的危机,依然要与郑春华共度良宵。

由此可见,郑春华的魅力之大,足以让太子胤礽为了她,不顾自己的名声和性命。

当然,若想长久地留住太子的心,仅仅依靠身上独特的香味是远远不够的。

这仅仅是吸引太子胤礽的第一步。

后来郑春华之所以能够真正走进太子的内心深处,一方面是因为她在关键时刻仗义执言,另一方面则是太子胤礽自幼缺乏母爱,而郑春华却能给予他母亲般的温暖和关怀。

以至于当得知郑春华的孩子不能生下来时,太子胤礽依然捧着她的脸,苦苦哀求道:-春华,求求你,答应我,安好胎你替我把孩子生下来!-

五、郑春华的另一项绝活:擅长唱曲

除了身上散发独特香味之外,郑春华还有一项拿手本领,那就是擅长唱曲,这一点与《甄嬛传》中的安陵容以及余莺儿颇为相似。

郑春华起初作为秀女入宫,自然渴望能够在皇宫中站稳脚跟,出人头地。

当她遇见太子胤礽后,想尽办法吸引其注意,试图攀附太子,飞上枝头变凤凰,这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可惜的是,太子胤礽行动稍晚了一步,还没来得及将郑春华纳入东宫,康熙帝便抢先一步将她纳入了后宫。

但是,对于一个身处后宫的女子而言,若想赢得帝王的宠爱,仅仅依靠一些手段和美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才艺。

就像《甄嬛传》中的余莺儿,即便雍正帝明知她是冒名顶替的,却依然宠幸她,原因就在于她擅长唱曲。

在热河八大山庄被围的那个夜晚,郑春华早早地便在鹿园等候太子。

太子胤礽前来时还询问春华是否来了,随行的小太监连忙回答:-在,都等半天了,您快进去吧!-

结果,就因为这一次两人的幽会,被半夜睡不着觉出来散步的康熙帝撞了个正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春华突然唱起了小曲儿:-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这歌声悠扬婉转,瞬间让康熙帝听得入了神,甚至连门都没进去,仅仅听了这几句,便立刻知道里面的人是郑春华,一时间情绪激动,站立不稳,险些跌倒。

这恰恰表明,郑春华的这首《摇篮曲》,不仅常常唱给太子胤礽听,康熙帝大概率也没少听。

否则,康熙帝也不会仅仅凭借这几句歌声,便心软放弃进入房间。

六、郑春华的心机: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

此外,郑春华还拥有一项独特的-绝技-,正是凭借着这一点,她才能够在危机四伏、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左右逢源,艰难地生存下来,甚至一直熬到了康熙帝即将驾崩之时。

不过,严格说来,这或许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独门绝技,而只能算是郑春华一心想要上位并保护自己的手段罢了。

那就是,这个女子心思极为深沉,宛如深不见底的海洋。

在别人难以看透她的同时,她却能够精准地洞察他人的心思。

其实,太子胤礽与自己的小妈私通,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非罕见。

春秋战国时期,此类事件屡见不鲜。

随便举个例子,卫宣公在其父亲在世时,就与父亲的小妾夷姜夫人有染并使其怀孕;隋朝时,隋炀帝杨广身为太子,身边美女如云,却偏偏钟情于父亲的妃子宣华夫人;唐朝时,唐高宗李治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身为太子的他,什么样的女子得不到,却唯独对父亲身边的武才人念念不忘……

即便是到了清朝,也有类似的原型事件,比如阿巴亥(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与代善(努尔哈赤次子,曾被封太子)之间的暧昧传闻。

郑春华与太子胤礽走到一起,并非没有考虑过事情败露后的严重后果,而是她想要冒险赌上一把,追求更大的利益。

当初,她之所以能够同时赢得康熙帝和太子胤礽的青睐,关键就在于她在关键时刻,抓住时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太子爷是一国的储君,万岁爷不该当着这么多奴才斥他训他……-

正是这一句话,不仅让康熙帝当即封她为妃嫔,也让太子胤礽对她愈发痴迷,难以自拔。

七、郑春华与太子胤礽的权谋较量

郑春华在与太子胤礽的关系中,真正展现出其高超权谋手段的,当属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那个夜晚。

至于当晚究竟是郑春华先发出见面的邀约,还是太子胤礽主动求见,如今已难以考证。

但从结果来看,为何是郑春华早早地在鹿园等候,且等了许久呢?

然而,当太子胤礽真的赴约,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她亲热时,她却又突然急忙驱赶对方离开。

当然,这种欲擒故纵的小手段,还不足以称之为高超的权谋。

真正展现她心机的,是随后她说出的自己怀孕了这句话。

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郑春华与太子胤礽亲热之时,突然感到恶心、呕吐起来。

在太子胤礽的追问下,她说出了自己怀孕的事实。

她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此次与太子胤礽见面,对方一上来就直言:-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倘若这真的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对于郑春华而言,意味着她多年来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要知道,他们二人私通的事情,除了康熙帝被蒙在鼓里,其他人心里都一清二楚。

不然,李德全也不会在康熙帝又要翻牌子,且即将翻到郑春华时,突然冒死跪下,极力阻止康熙帝;德楞泰也不会在康熙帝走进鹿园之后,突然冒死拦住皇上,不让他进去;图里琛更不会在康熙帝走进鹿园之后,突然借口尿急,躲到一边去撒尿。

这一切都表明,众人心里都明白得很,唯独康熙帝还浑然不知。

八、郑春华怀孕之谜与她的自保策略

如果此时郑春华与太子胤礽彻底断绝关系,那么她将失去这层保护,等待她的必将是灭顶之灾。

或许有人对此不太理解,那么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

为什么郑春华与太子胤礽的私情被康熙帝撞破后,康熙帝却最终留了她一命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正是因为他们的丑事被康熙帝亲眼撞见,反而救了郑春华一命!

众所周知,在整个皇宫之中,只有皇上拥有完整的男性体征,其他看似男性的人实际上都不具备生育能力。

如果康熙帝要处死郑春华,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但这个理由该如何编造呢?

毕竟,世人稍加思索便能猜到,能够给皇上戴绿帽子的,除了太子,还能有谁呢?

如果郑春华是因为其他罪名,康熙帝必定会毫不留情地将她处死,毕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唯独这个罪名,让康熙帝无论如何都无法洗清自己的颜面,自然也就狠不下心来处死她。

这也就是为什么,郑春华在发现自己与太子胤礽的事情败露后,会突然唱起《摇篮曲》。

而康熙帝在听出里面的人是郑春华和太子胤礽后,虽然内心痛苦万分,但却丢不起这个人,只能选择转身逃离。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不是太子胤礽,郑春华恐怕早就死了无数次了。

那么,郑春华所说的自己怀孕,到底是真是假呢?

可以确定的是,她确实怀孕了,但这个孩子究竟是不是太子胤礽的,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有三个细节表明,郑春华欺骗了太子胤礽,康熙帝并非一年多都没有翻她的牌子。

九、康熙帝与郑春华关系的细节疑点

首先,第一个细节发生在康熙帝喝了鹿血后要翻牌子的时候。

当时在一旁伺候的李德全神情异常慌张,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如果李德全真的是关心皇上的身体,知道他已经连续翻了六天牌子,担心其身体吃不消,那么他理应在康熙帝喝鹿血之前就进行劝阻。

而不是等到皇上喝下鹿血,浑身燥热难耐之时,才突然出来阻止,这实在是不合逻辑。

而且,李德全阻止的时机也十分蹊跷。

喝鹿血之前他不阻止,端牌子之前也不阻止,偏偏在康熙帝伸手要拿左边数第三个牌子时,突然跪倒在地,强行阻拦。

除非,这个牌子对应的就是郑春华,且李德全知道此时郑春华正在做什么,才会有如此举动。

否则,根本无法解释他的行为。

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能体现出,在康熙帝的心中,郑春华还是占据着一定地位的。

毕竟此次热河狩猎,康熙帝他老人家居然带着郑春华一同前往,这足以彰显出郑春华正深受皇恩眷顾。

要知道,翻牌子的牌子总共就只有十个,康熙帝前来狩猎,还能连续六天沉浸在狩猎之中,到了第七天甚至还打算-御驾亲征-。

由此便能看出他在这方面的欲望颇为强烈,按此推断,一年之中怎么也得有个二百次之多吧。

如此一来,郑春华没被选中的概率就是0.9的200次方,即0.000000000706 。

这个概率,简直比连续中500万彩票的概率还要低得多,又怎么能说郑春华一整年都没被康熙帝翻牌子呢?

再者说了,要是康熙帝真的一年多都未曾翻她的牌子,那当他听到有人唱曲儿时,又怎么会脱口而出:-是春华!-叫得这般亲切,如此熟悉,这可完全不像是不受宠的模样。

十、

而且,换做任何一个后宫女子,在皇上长达一年多都未曾宠幸的情况下怀了孕,早就会选择打掉了,又怎会等到都出现孕吐反应了还留着孩子呢?

就算她自己不珍惜自己的性命,难道她背后的娘家也全然不顾了吗?

所以,从这三个细节便能清晰地看出,郑春华实际上是欺骗了太子胤礽。

她之所以拿怀孕这件事来说事儿,很有可能是因为康熙帝和太子胤礽宠幸她的时间间隔并不长,她自己也无法确定这个孩子究竟是谁的。

她心里也清楚太子胤礽已然大祸临头,就是想要试探一下,在这危急关头,对方会不会抛弃自己不管。

果不其然,太子胤礽没让她-失望-:-春华,求求你,答应我,安好胎你替我把孩子生下来!-

只可惜,郑春华凭借自己的急中生智,虽然最终失去了孩子,但好歹保住了性命。

而且,只要太子胤礽能保住,她自己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而,太子胤礽复立之后,非但不想着把郑春华救出来,反倒派老十三胤祥去将她灭口。

郑春华在见到老十三胤祥后,瞬间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灵机一动,说道:-我终于熬出头了,我终于可以无牵无挂地去见我的爹和娘了。

-

因为她深知老十三胤祥的为人,越是把自己说得凄惨可怜,反而越有可能获救。

事实也的确如此,老十三胤祥于心不忍,也觉得太子胤礽这般做法实在是不地道,于是便将她保了下来。

即便自己因为此事被关进了宗人府,他也没有把郑春华交出去,而是将其转移到了老四胤禛府上。

即便到了最后关头,王掞到府上来要杀她,老四胤禛还为她求情:-她也是无罪之人!-

十一、

只可惜,老四胤禛一旦留下郑春华,便犯下了欺君之罪,毕竟她的死,可是导致老十三胤祥被关的原因之一,这可是康熙帝在大殿上当众宣布过的罪名。

康熙帝后来之所以迟迟不肯再立太子,关键原因也在于此,只要他立老四胤禛为太子,老八胤禩立马就会拿出郑春华这张牌,将老四置于死地。

正如王掞所言:-自从太子爷二次被废以后,我是几次服毒,万岁爷看得紧,我都没死成。

-

为什么死不成呢?

就是因为时机不合适,火候未到,毕竟他还有一项任务尚未完成,那就是杀掉郑春华!

为什么老四胤禛不能自己动手呢?

当然不行,郑春华可是他的小妈,对小妈下手,那还算是人吗?

况且,自己府上有那么多为自己办事的人,要是对郑春华下了毒手,不仅无法向老十三胤祥交代,府上的人也会感到寒心。

更何况还有康熙帝在暗中留意着呢,真要是对小妈下手,谁又能保证康熙帝不会心生疑虑呢?

即便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郑春华还在努力求生,就如同高毋庸所说:-下午王师傅来了,同郑大奶奶说了些什么,郑大奶奶关着门一直在哭,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她一直在哭泣,不就是希望能让老四胤禛听到,从而于心不忍,再给她一条生路吗?

所以说,郑春华的命运虽说较为悲惨,但一个巴掌拍不响,谁让她当初选择了这条道路呢?

举报-反馈

来源:优雅面条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