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优酷将剧集集数限制在12集以内”的消息掀起波澜,尽管优酷方面回应并非“一刀切”,但长剧集数缩减趋势愈发明显。日前,爱奇艺也发布跟进长剧集数变更的消息。长视频平台缘何对长剧“动刀”?这场变更又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近日,一则“优酷将剧集集数限制在12集以内”的消息掀起波澜,尽管优酷方面回应并非“一刀切”,但长剧集数缩减趋势愈发明显。日前,爱奇艺也发布跟进长剧集数变更的消息。长视频平台缘何对长剧“动刀”?这场变更又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注水剧”逐渐失去市场
近年来,国产长剧“注水”现象饱受诟病。一部剧动辄三四十集,甚至五六十集。在按集计价的商业模式下,制作方为获取更多利润,不惜往剧集中添加大量冗余情节,剧情拖沓、节奏缓慢成为常态。比如一些古装剧,本可以紧凑讲述的故事,却在人物的情感纠葛、不必要的支线剧情上大做文章,使得观众追剧时不得不频繁使用倍速播放。
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和观剧习惯的改变,冗长的“注水剧”逐渐失去市场。数据显示,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在50%以上,剧集完播率仅20%—30%。用户评论“建议从第21集开始看”成为对注水剧的讽刺,观众越来越倾向于节奏明快、内容精炼的剧集,这一变化促使长视频平台和制作方重新审视长剧的集数与内容质量。
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谈到:“要动态地看待行业的变化,内容时长要更短,集数要更短。广电总局公示的电视剧项目,从最高峰的时候每部剧45集,已经逐渐降低到去年平均每部28集左右。另外,单集时长也要降低,从45分钟到30分钟,到20分钟、15分钟、10分钟,内容需要怎样的表达,剧集就用多长时间去呈现,从用户的角度让大家看不烦,一部剧集40集或者30集不是硬性规定,但观众的需求就是要短。”
降本增效重要手段
长剧制作成本高昂,从剧本创作、演员片酬到拍摄制作、后期宣传,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缩减长剧集数成为平台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集数减少意味着资金盘子变小,制作成本随之降低,包括演员片酬、拍摄周期、后期制作费用等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从商业角度看,平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资源集中投入到精品短剧中,提高投资回报率。一些成功缩短集数的长剧案例,充分证明了短剧在商业与口碑上的潜力。如8集的《我的阿勒泰》豆瓣评分8.9,以小体量收获了高口碑与商业回报双丰收。优酷10集的《新生》,凭借紧凑的剧情与独特的风格,跻身2024年优酷站内集均收入前三名。这些作品的成功,给了平台和制作方更多信心。
在有限篇幅内讲好故事
业内人士表示,长剧集数缩减,从积极方面来看,有助于遏制“注水”乱象,倒逼创作者回归内容本身,精心打磨剧本,优化剧情结构,提高剧集质量。当集数受限,创作者必须摒弃拖沓的叙事方式,用更紧凑的情节、更鲜明的人物塑造吸引观众,这将推动行业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
但变更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并非所有题材都适合短剧集,像古装剧、年代剧等题材,由于故事背景宏大、人物关系复杂,强行压缩集数可能导致内容表达不完整。对于编剧和导演来说,创作短剧集意味着要调整创作逻辑和工作模式,在有限的篇幅内讲好故事,难度不小。
编剧张永琛表示,长视频平台的“长剧缩短”运动,本质是用户需求、资本逻辑与创作规律的三方博弈。短期阵痛不可避免:编剧需重塑叙事技巧,平台需平衡商业与艺术,观众需适应快节奏消费。只要平台、创作者与观众三方能携手并进,长剧“缩量提质”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