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这才是演技,张国立凭实力,“强行压制”逻辑错误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5 16:05 2

摘要:作为比“戏骨”更高一个层次的“老戏骨”,在经历了多年不懈耕耘之后,在尝试了众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之后,一个“老”字便足以诠释何为演技上的娴熟。

何为“戏骨”,简而言之便是在一部影视作品中,能起到支撑整个作品的演员。

无论从演技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诠释人物的能力来说,这些所谓的“戏骨”常常能用以小见大的表演,让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作为比“戏骨”更高一个层次的“老戏骨”,在经历了多年不懈耕耘之后,在尝试了众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之后,一个“老”字便足以诠释何为演技上的娴熟。

正如张国立所饰演的沈卓然,以及已经与他相遇的,由杨童舒、严晓频所饰演的连亦怜与聂娟娟。

作为一部主题以夕阳老人婚恋为主轴的电视剧,从某种角度来说《我的后半生》在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群体中并不“讨喜”。

无论是以沈卓然、苟秉强为代表的男性老年人,还是以孙宝琴、连亦怜、聂娟娟为代表的女性老年人。

从逻辑与常识上来说,作为沈家的亲家母,孙宝琴这个角色过于张扬与事妈了。

从亲妈的角度来说,孙宝琴无论何时都站在女儿这边是合理的,但她这种强势插足沈家家事的行为与举动,或许只有以书香门第自居的沈卓然才能“不炸毛”吧。

从逻辑与常识上来说,作为一个从大学退休的教授,苟秉强那种勇敢追求爱情与幸福的理念不仅值得老年人学习,更该被中年夫妻细细品味。

但他那种多少有些因“老牛吃嫩草”而沾沾自喜的态度,那种极力撺掇沈卓然再找一个的迫切感,多少有些“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无用感。

从逻辑与常识上来说,我可以理解50岁的单亲妈妈,有多在乎跟自己相依为命的亲生儿子。

但像连亦怜这样因为自己小沈卓然20岁,便以“房产改到自己儿子名下”为条件,才肯与沈卓然领取一纸结婚证的反手一击,只是因为想给儿子留条后路吗?

如果单独将已经出场的人物拿出来细细品读,就会像前面这些长篇大论般发现,几乎每个人物都有着或多或少逻辑上的错误。

也许很多人会抨击我“这并不是在做学问,在娱乐至上的年代,没必要任何事都过于追求严谨”,可如果是这样,那么“老戏骨”的意义是什么?“经典”的意义又是什么?

于是作为“老戏骨”的张国立,他在《我的后半生》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一个虽然在现实中常常被人“颇有微词”的“老戏骨”,一个常常在颁奖晚会主持人这个角色上让人眼前一亮的“老戏骨”。

在不考虑个人行事作风的前提下,张国立那种由内而外自然而然所散发出来的男人味与雄性气息,在常年磨砺后的演技加持下,足以证明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戏骨”。

正如这部在逻辑上处处透着问题的电视剧,如果单独将沈卓然与一个女性之间的爱情拿出来拍四十集,或许会比一连讲述他与四个女性之间的爱情更让人信服。

也就是这样一种多少有些无奈的大前提下,有了作为全剧的中轴线,男主角张国立所饰演的沈卓然凭借自身实力,“强行压制”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逻辑错误。

当我们将目光完全聚焦在沈卓然这个角色身上时,你会自然而然忽略掉他在遇到一段新感情时,与上一段感情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

因为没有人会认为“因为是老年人,所以他们在看待失恋或失去爱人这方面,会比年轻人更加豁达与想得开”。

面对这样一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局促,张国立只能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努力让沈卓然这个角色在进入另一段新感情时,显得不那么仓促甚至是饥不择食。

要知道,作为一个在爱情上多少有些“天赋”的老男人,沈卓然这个大学教授不可能不知道亲家母在想些什么,也不可能不明白孙宝琴领着彭玉兰往自己这跑意欲何为。

可在剧情发展不允许的情况下,作为沈卓然的扮演者,张国立只能通过演技让自己看起来是因为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聂娟娟身上,才导致他完全忽略了其实并不差的彭玉兰。

说句实话,作为一部以中年夫妻与老年人爱情和家庭情感为主的电视剧,无论是主角张国立、杨舒童和严晓频,还是多少有些配角之嫌的佟大为和梅婷,他们在诠释各自角色时都是可圈可点的。

只是在讲述整个故事的逻辑上多少让人有些无法接受,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如果只讲沈卓然与连亦怜的故事,都比现在这样要连讲四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的故事更好、更容易让人接受。

关于《我的后半生》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花煜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