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热播的《以美之名》与去年的爆款剧集《玫瑰的故事》形成了鲜明对比。姚晨与刘亦菲分别以截然不同的风格诠释了“年上女性”的情感张力,而角色塑造和剧情逻辑的差异,也引发了观众截然不同的反馈。
近年来,都市剧中“姐弟恋”题材逐渐成为流量密码,但演员的诠释方式却直接影响观众对这类情感模式的接受度。
近期热播的《以美之名》与去年的爆款剧集《玫瑰的故事》形成了鲜明对比。姚晨与刘亦菲分别以截然不同的风格诠释了“年上女性”的情感张力,而角色塑造和剧情逻辑的差异,也引发了观众截然不同的反馈。
姚晨:成熟理性下的“欲而不腻”
在《以美之名》中,姚晨饰演的整形外科医生乔杨,角色内核是专业与理性。45岁的她与侯雯元饰演的年轻医生之间的感情线,被包裹在职场博弈与医疗伦理的严肃框架下。
剧中两人的吻戏虽被评价“欲是够欲”,却因缺乏情感铺垫显得突兀。
例如,乔杨在手术台前的冷静与感情中的克制形成鲜明对比,姚晨以松弛自然的表演展现了职场精英的复杂面——她的“欲”更像是对压抑生活的短暂释放,而非纯粹的情感外露。
这种“收大于放”的表演风格,虽然贴合角色设定,但因剧情对情感线的弱化处理,让观众觉得“不够味”。剧中更多聚焦于乔杨与贾静雯的“双女主”职场博弈,感情戏更像是调味剂,缺乏深度共鸣。
刘亦菲:偶像剧滤镜下的“奶狗真香”
相比之下,《玫瑰的故事》中,38岁的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被塑造成“浪漫化”的独立女性。她与林一饰演的年轻飞行员何西之间的姐弟恋,以“真诚热烈”的偶像剧模式吸引了众多观众。
该剧第四段爱情一出场,网友就调侃画风从都市情感剧变成了偶像言情剧,可惜集数太短,观众意犹未尽。
这种姐弟恋很少让人觉得两人之间有化学反应,但黄亦玫与何西却做到了。两人的对话没有谁端着架子,也没有谁显得弱势,尽管年龄有差距,但在思想上却非常契合。
何西的直球告白、无保留付出,与黄亦玫历经三段失败感情后的疲惫形成鲜明反差,让观众直呼“奶狗救赎”,瞬间治愈。
刘亦菲的表演更注重外放的情感流露,无论是面对年下恋的犹豫,还是最终被攻陷的甜蜜,都带着“仙气”与烟火气的微妙平衡。
她的美貌与角色光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情感逻辑的薄弱之处。
题材差异决定情感表达边界
两部剧的定位差异,进一步放大了两位演员的表演风格差异。
《以美之名》以医疗行业为背景,通过整形修复案例探讨社会议题,情感线需服务于专业叙事;
而《玫瑰的故事》改编自亦舒小说,本质是女性成长与爱情哲思,允许更多浪漫化演绎。
姚晨的“欲而不腻”源于角色本身的克制,而刘亦菲的“奶狗真香”则依赖偶像剧的造梦逻辑。前者因题材严肃,情感张力需隐晦表达;后者因类型轻松,可直白放大甜蜜细节。
观众对两者的评价分化,实则反映了对都市剧的不同期待。偏爱《以美之名》的观众,更看重职场真实感与女性力量;而《玫瑰的故事》的拥趸则追求情感治愈与视觉愉悦。
姚晨的表演被赞“高级”,但因剧情未给足情感空间,略显遗憾;刘亦菲的“偶像剧式”处理虽招致“悬浮”批评,却精准戳中市场对“姐弟恋”的幻想需求。
说白了,就是有人想看职场里的真刀真枪,有人想看爱情里的甜甜蜜蜜,大家口味不一样呗。
结语:都市剧的多元可能性
其实,不管是姚晨那种稳稳的、不轻易表露情感的表演,还是刘亦菲那种甜甜的、很浪漫的演绎,都说明了都市剧在表达感情时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
真正的问题可能并不在于演员本身,而在于剧本能不能给“姐弟恋”讲出一个让人信服的情感故事。如果以后的都市剧能在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和让人向往的梦幻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说不定就能创造出更多既让人觉得“哇塞,好甜!”又觉得“嗯,挺真实!”的经典角色呢!
来源:乔子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