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早春的《沙尘暴》,如何旋出悬疑新气象?丨对话监制张龙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3 15:20 2

摘要:作为优酷白夜剧场开年力作的《沙尘暴》则继续在硬核悬疑的熟地深耕,以更复杂的叙事手法、半纪实的“荒漠美学”影像、深刻的现实议题探讨,托出了一台况味丰富的悬疑大戏。

这个春天,悬疑剧在小荧屏上争相竞放。

作为国产剧中类型探索最为活跃的赛道,悬疑剧从不缺创新。这些作品,有的在“反扒”的细分题材领域做探索,有的以棋为喻讲人生悬疑故事。

作为优酷白夜剧场开年力作的《沙尘暴》则继续在硬核悬疑的熟地深耕,以更复杂的叙事手法、半纪实的“荒漠美学”影像、深刻的现实议题探讨,托出了一台况味丰富的悬疑大戏。

日前,《沙尘暴》在虎扑、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已陆续开分,虎扑9.8的评分,也让这部剧获得了“悬疑细糠”的好口碑。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沙尘暴》正在刮起一阵“谁是凶手”的真凶猜测。

在悬疑剧红海竞帆的市场境况下,优酷白夜剧场何以精准识别《沙尘暴》这样的悬疑黑马?

近日,《影视独舌》与《沙尘暴》监制、阿里大文娱盘古工作室总经理张龙进行了深度对话,请他从平台视角复盘了这部剧的创作历程与探索经验。

西北小镇的悬案,如何与你我有关?

在风沙漫天的封闭西北小镇上,搅局的骗子和撒谎的真凶并现,看似善良的恶人和复仇的牺牲者同台……一场有关小镇罗生门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在《沙尘暴》的弹幕上,“一问都不熟,一查全有仇”的评论,得到了不少观众应和。

在监制张龙看来,《沙尘暴》对熟人社会关系的编织,是它悬疑设置的基本盘,也是这部剧最大的特色。

“我认为,这部剧最独特的地方是它的思想性。这也是我们最初选定《沙尘暴》的最重要因素。”在他看来,在那个封闭小镇的环境下,酝酿出的变形的反抗,无声的呐喊,显得尤为动人。“如果没有熟人社会这个基本盘,也就不存在一部分人想逃离,一部分人想留下的抉择,也就不会有后面的诸多命运交错,法理和情理的拉扯。”

不过,越是主题表达深刻、创新程度高的悬疑剧,越是会在“关心度”的问题上引发创作焦虑。年代感会不会也随之催生距离感?封闭的叙事环境,会不会让观众觉得“与我无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沙尘暴》要解决的,也是当下国产悬疑剧共同面对的瓶颈。

《沙尘暴》给出的创作方案,是从“母题”出发。

比如,“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在一个小的交际环境下,每个人都知道周遭友邻生活的一些侧面,都是对方生活的背景和标准。具体到《沙尘暴》中,就是以情感为主要纽带的小镇关系。这让每个人在做人生选择时,都会多一重顾虑。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不仅形成了层次丰富的众生相,也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是案件的相关者。

在张龙看来,这种“母题”表达并不会因为它是有年代感的悬疑剧,而打了折扣。

从播出反馈来看,正是运用情理和法理的拉扯,人对压抑环境、既定命运的反抗,熟人社会的包裹等“共通性”的主题表达,《沙尘暴》很好地解决了悬疑剧如何能让观众觉得“与我有关”的问题。

对复杂叙事和“荒漠美学”的站定

除了主题的深刻性,《沙尘暴》对复杂叙事手法的探索,对半纪实的“荒漠美学”的选择,也是成就它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

《沙尘暴》的故事如果顺着讲,可能只是一连串并不复杂的命运悲剧。

一个家庭背负了一个少年犯下的错误,姐姐受到了情感胁迫成了牺牲品,王良半主动半被动成了帮凶,搅局者从中获利,直到旧案重启引发了新的悲剧,搅乱了所有人的命运,将故事彻底推进了复仇的高潮。

但《沙尘暴》并没有如此平铺直叙,这部剧的悬疑性和宿命感,主要来自于它复杂的故事讲述方式:双时空交叉,多视角切换,多线索展开……

从悬疑建构的艺术性来说,这当然是一种老练的手法。但从市场角度判断,却可能会带来不小的观剧门槛。

《沙尘暴》的悬疑氛围还离不开它的“荒漠美学”。

半纪实性的粗粝影像风格,风格化的地理环境,可以从美学特性和故事厚度的方向,为悬疑剧的类型拓展提供更多可能。但想要实现这种“荒漠美学”却并不容易。

导演谭嘉言曾在采访中透露,《沙尘暴》所有的草原、荒漠,坚持全实景拍摄,选景就耗费了大半年时间。为了拍出“沙尘”的效果,甚至设置了一个“物理特效组”专门负责现场3-4台鼓风机,用麸皮、小米和沙土混合,去模仿沙尘暴的颗粒质感。

仅在天气环境的模拟上,就要额外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制作成本,这显然也并非最经济的制片选择。

“我们对复杂叙事的观剧门槛问题,对‘荒漠美学’的实现难度,以及观众对这种影像的接受程度,也有过担忧。”张龙坦言,作为平台始终希望吸附更广泛的观众进场。在之前,在今天,在未来,一直都会如此。但优酷会在担忧的同时,站定主创符合艺术规律的创造性选择。

“《沙尘暴》虽然是复杂叙事,但它不是故弄玄虚。一方面,《沙尘暴》故事的呈现依靠人物的驱动,在悬案基调之上勾连了复杂的人物,让观众看见了案件的多个侧面。另一方面,是编剧赵冬苓丰富的阅历和积累,使她非常擅长剪裁结构、组织情节。虽然线索、视角、时空都有转换,但故事编织的效率很高。”

在这样的故事编织手法下,观众确实会好奇案件的真相是什么,会被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追剧。但会更加好奇这些人物的动机和命运,会牵挂罪案背后的恶究竟从哪里来。

一定程度上说,作为一部对国产悬疑剧叙事方法有创新,拓宽了悬疑影像地理边界的作品,《沙尘暴》之所以能以现在这样的高风格化、高完成度的面貌与观众见面,离不开平台的站定和护航。

“《沙尘暴》用12集篇幅聚焦城镇化缩影,通过人物命运抉择,真实呈现发展进程中的复杂人性。这种扎根现实的叙事,使其具备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沙尘暴》监制、阿里大文娱盘古工作室总经理张龙说。

精调悬疑配方,“白夜剧场”永远相信创新

如今的悬疑剧,无论是创作还是平台剧场运营,都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竞争阶段。甚至有观众认为,高分悬疑剧已经出现同质化倾向。地域化、年代感、双时空的“三板斧”被频繁复制,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

但从“白夜剧场”上线的《微暗之火》《新生》《边水往事》《沙尘暴》等几部剧来看,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微暗之火》在南方小城的潮湿和闷密中打捞复杂真相,《新生》则把观众带进了冷峻的高智商犯罪罗生门,《边水往事》不仅建构了炎热躁动的“三边坡”,也拓展了异域冒险的边界。而到了《沙尘暴》,又营造了一个贴身肉搏的粗粝西部世界。

论及悬疑剧的公式化“创新”,张龙强调了探索的“细节”问题。

“这就像在做化学实验,即便是同样的成分、同样的配方,当比例不同时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实验结果。如果再加入一点点新的成分,甚至可能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差别。”

在他看来,如果创新真的都能概括为简单的配方要素,反倒容易了。“问题就在于,每个故事里的张力和人物命运都是具体的。在同一个大方法论下,里面的成分配比和比重不同的时候,每一个故事都可能演化出不同的形态。”

也正是这样的不断追求创新、追求类型化边界的探索,让优酷白夜剧场在观众席愈发被认可。去年,优酷白夜剧场是三家悬疑厂牌中,上新数量最多、作品质量最稳定的厂牌。《边水往事》《雪迷宫》《微暗之火》《新生》四部作品更是入围2024国产悬疑剧三大平台剧场口碑榜TOP5,优酷白夜剧场已经成为“值得追”的代名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优酷白夜剧精品悬疑剧的批量涌现,越来越多新锐导演也积极涌入优酷,与他们共同创作优质作品。

《新生》的导演申奥,从大学时期就和优酷合作,电影《孤注一掷》拍摄期间,与优酷合作了《新生》,顺利完成“电影、电视剧”跨媒介创作;

《边水往事》的导演算,虽然首次与优酷合作,却一鸣惊人,并且于去年入职阿里大文娱,成立首个导演工作室,双方再度合作的《悬案》已完成拍摄;

这次与优酷合作了《沙尘暴》的导演谭嘉言,也在采访中提到,“双方对好内容的一致追求”的创作态度,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他透露,《沙尘暴》之后自己也正在与优酷合作另一部悬疑题材。

张龙介绍,阿里大文娱盘古工作室后续会持续深耕悬疑剧创作。可能会创作一些包含更多家国情怀元素、更扎实的时代横截面,甚至略带一点政治惊悚要素的悬疑剧。“我们希望把更多的元素都丢进悬疑剧实验的试管里,看它的可能性。”

不迷信创新公式,也不忽略探索细节,相信与艺术家共创的力量。这是“白夜剧场”能在一年的时间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我们期待它为悬疑剧市场注入的新鲜力量,能酝酿出更大的创新波澜。

【文/卞芸璐】

来源:影视独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