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杀疯了!《棋士》口碑两极分化,但他的“坏种”演技让央媒都破防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2 21:11 2

摘要:2025年的国产剧市场,古偶和悬疑剧杀得难分高下。正当《雁回时》稳坐古偶前三时,一部聚焦“棋痴黑化”的罪案剧《棋士》杀出重围——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狗血套路的它,硬生生在豆瓣撕开7.5分的高地。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王宝强那双“能杀人”的眼睛。

2025年的国产剧市场,古偶和悬疑剧杀得难分高下。正当《雁回时》稳坐古偶前三时,一部聚焦“棋痴黑化”的罪案剧《棋士》杀出重围——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狗血套路的它,硬生生在豆瓣撕开7.5分的高地。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王宝强那双“能杀人”的眼睛。

一、棋局暗战:当老实人学会“算计人性”​

1. 崔业的“坏”从何而来?

剧中,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崔业,表面是唯唯诺诺的中年社畜,实则是个“高智商野生犯罪顾问”。他帮劫匪设计逃跑路线、用棋局思维操控证人,甚至故意输掉比赛为犯罪铺路。最让观众脊背发凉的是,​这个角色从没想过“洗白”​——他享受算计人性的快感,甚至把犯罪当作棋盘上的“神之一手”。

2. 王宝强的“眼技”革命

为了演活崔业的复杂性,王宝强贡献了职业生涯最炸裂的表演:

呆滞与狠厉的切换:被欺负时缩着脖子装可怜,转头就露出阴鸷三角眼;​细节控狂魔:用指尖敲击桌面模拟落子节奏,谈判时抽烟的姿势都经过设计;​情绪暴走名场面:炸车复仇戏中,他眼眶发红却嘴角上扬的微表情,被网友截屏成“年度狠角色教科书”。

有观众感叹:“看他的眼睛,就像在看《教父》里的马龙·白兰度,明明在笑,却让人毛骨悚然。”

二、口碑撕裂:是“真诚烂片”还是“行业清流”?

1. 硬伤与高光并存

尽管《棋士》被诟病“剧情拖沓”“逻辑硬伤”,但它的“反套路”操作反而成了加分项:

拒绝伟光正:崔业不是为了家人或正义犯罪,纯粹是“想赢”;​电影级质感:2000年初的南方小城,用青灰色调还原压抑氛围,连劫匪的纹身都藏着围棋棋谱;​全员戏骨:李乃文为角色吃胖10斤,邢佳栋的悍匪形象被赞“比《征服》里的刘华强还带劲”。

2. 王宝强的“赌局”​

从《盲井》的矿工到《八角笼中》的格斗教练,王宝强这次又押上职业生涯——他既是主演又是监制,连剧本台词都要亲自改。剧组透露,他常凌晨三点还在和导演讨论“崔业该用左手还是右手点烟”。这种“较真”,让央视都破例专访:“他证明了演员可以不靠颜值、不靠绯闻,只靠演技活着。”

三、行业启示:流量时代,笨功夫才是核武器

1. 数据会说话

收视曲线逆袭:错过黄金档的《棋士》,开播第三周收视率反超《黄雀》1.2个百分点;​长尾效应惊人:下线三个月后,豆瓣讨论量仍以日均3000条递增;​商业价值飙升:王宝强代言的白酒品牌,开播当月销量暴涨200%。

2. 观众的“清醒投票”​

在短视频平台,“崔业黑化心理学”解析视频播放量破亿,心理学教授下场科普:“这种反社会人格的塑造,比偶像剧的霸道总裁真实100倍。”更有人翻出十年前王宝强在《Hello!树先生》里的癫狂表演,感慨:“从树先生到崔业,他一直在挑战人性的灰度。”

四、终极思考:我们到底在看戏,还是看自己?

当崔业在棋盘上落下最后一子时,有个镜头意味深长——他颤抖的手边,放着一枚裂成两半的棋子。这恰似当下观众的矛盾心态:​我们一边骂着剧情漏洞,一边又忍不住为这份“不完美”买单。正如影评人@毒舌电影所言:“《棋士》的珍贵,在于它撕开了国产剧的精致伪装,让我们看见:原来好演员不需要完美人设,只需要真实到让人疼痛。”

来源:娱乐小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