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剧《棋士》以悬疑犯罪为外壳,讲述了一个普通围棋老师崔业(王宝强饰)因生活重压逐渐堕入犯罪深渊的故事。王宝强凭借颠覆性演技,将角色从隐忍懦弱到冷血算计的转变刻画得淋漓尽致。以下从多重维度解析崔业的黑化轨迹:
电视剧《棋士》以悬疑犯罪为外壳,讲述了一个普通围棋老师崔业(王宝强饰)因生活重压逐渐堕入犯罪深渊的故事。王宝强凭借颠覆性演技,将角色从隐忍懦弱到冷血算计的转变刻画得淋漓尽致。以下从多重维度解析崔业的黑化轨迹:
---
### **一、家庭与社会的双重碾压:压垮骆驼的稻草**
崔业的生活困局始于家庭和职场的双重否定。
1. **家庭地位缺失**:崔业的哥哥崔伟(陈明昊饰)是刑警队长,深受母亲和儿子崇拜,而崔业却因经济窘迫被家人轻视。儿子骨折时,母亲第一时间联系的是崔伟而非崔业;家庭聚餐时,崔伟带儿子吃肯德基,而他只能独自吃泡面。这种长期的情感冷暴力,让崔业的自卑与愤懑逐渐累积。
2. **职场尊严沦陷**:作为围棋老师,崔业的奖金被校长私吞,为凑儿子手术费,他被迫向富商“假输棋”换取报酬。校长一句“在社会上,得学会如何输棋”,道尽底层打工人的生存法则。讽刺的是,他输掉一盘棋的收入远超多年比赛的奖金,尊严在金钱面前被标价出售。
---
### **二、意外劫案:从被动求生到主动犯罪**
一场银行劫案成为崔业命运的转折点。
1. **被迫卷入的求生本能**:劫案中,崔业为保命协助劫匪逃脱,却在车祸后选择私吞赃款,并伪造不在场证据。这一选择看似偶然,实则是长期压抑下的爆发——他意识到“老实人”的生存逻辑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2. **围棋思维的犯罪化**:崔业将围棋的“弃子战术”“长气策略”融入犯罪策划。例如,利用棋局预判警方行动、牺牲同伙保全自身,甚至将犯罪计划写成棋谱。这种高智商与堕落的结合,让他的黑化更具悲剧性。
---
### **三、黑化的必然性:人性挣扎的灰色地带**
崔业的堕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步步为营的“被动选择”。
1. **亲情与利益的撕裂**:妻子因经济压力提出离婚,并替富商洗钱;儿子患病需要巨额医疗费,崔业不得不用犯罪手段勒索富商王红羽。亲情与生存的矛盾,将他推向道德边缘。
2. **兄弟对决的终极拷问**:警察哥哥崔伟的追查,让兄弟情沦为猫鼠游戏。崔业在父亲坟前烧毁证据,崔伟却从灰烬中发现指纹,两人的对峙既是法理与血缘的冲突,也是崔业对命运的反抗。
---
### **四、王宝强的演技:从“窝囊”到“疯批”的蜕变**
王宝强以细腻的表演赋予角色复杂层次。
1. **肢体语言与细节**:佝偻的体态、躲闪的眼神,刻画了崔业的窝囊;而点燃汽油炸毁修车厂时的狠戾眼神,则展现了压抑后的爆发。
2. **台词留白与情绪张力**:面对哥哥质问时,他仅以一句“哥,你下棋从来不算官子”回应,将多年的嫉妒与委屈浓缩于棋局隐喻中。
3. **颠覆性突破**:王宝强提前半年苦练围棋至业余四段,并体验城中村生活,将小人物的憋屈与高智商犯罪者的冷静完美融合。
---
### **五、剧作内核:现实寓言与围棋哲学**
《棋士》通过崔业的黑化,揭示了社会规则对普通人的碾压。
1. **“江湖是人情世故”的讽刺**:剧中“输棋即赢钱”的荒诞逻辑,映射了现实中的权力游戏;崔业的堕落,实则是底层人在尊严与生存间的无奈抉择。
2. **围棋与人生的互文**:棋盘上的“弃子”暗喻社会中的牺牲品;崔业从“棋子”变为“棋手”,象征他对命运的反抗,却也陷入更大的悲剧循环。
---
### **结语:黑化背后的时代叩问**
崔业的黑化,是个人与时代共谋的悲剧。当善良需要筹码、尊严沦为商品,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棋盘上的“弃子”。《棋士》以崔业的堕落为镜,照见了现实中的生存困境与人性的灰色地带。王宝强用一场“换脸式”表演,不仅撕掉了“傻根”标签,更让观众重新审视:在命运的黑白棋局中,我们究竟是执棋者,还是盘中子?
来源:A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