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在又黑又破土屋活活吓死的杨九红原型,她的命运比剧中更悲惨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1 19:02 4

摘要:好不容易混成了济南的头牌,又被百草厅白家七爷慧眼取中,以为终于苦尽甘来,谁料七爷家风严谨,根本不敢违拗母亲二奶奶的意愿为她赎身。

《大宅门》里要论女性命运悲惨的代表,非杨九红莫属。

她自幼父母双亡,稍稍出落得楚楚动人便被哥嫂卖进窑子,尝尽了人心险恶,世间冷暖。

好不容易混成了济南的头牌,又被百草厅白家七爷慧眼取中,以为终于苦尽甘来,谁料七爷家风严谨,根本不敢违拗母亲二奶奶的意愿为她赎身。

杨九红为了不错过七爷这位家世好、性格豪迈,出手阔绰又待她用心的真性情男人,便倾数拿出自己当红牌偷攒下的伴身银子为自己赎了身。

谁知七爷竟被在济南的表姐软禁了起来,她连近他身的机会也无。

杨九红靠着锲而不舍、死皮赖脸的功夫天天在表姐婆家提督府门前静坐才换来了表姐的一时心软,最终如愿以偿嫁给白七爷当上了妾室。

可是等她为白七爷生下女儿追随其回了北京,却不被七爷的母亲二奶奶所容进不去大宅门只好住在外室。

就连她生的女儿也被二奶奶生生夺去十几年间想见一面都难。

吸取这一次的教训杨九红怀上二胎后便闹着要独自回济南,就想把这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养着,谁知在火车的颠簸中竟然小产,她这一世终究和孩子缘浅。

杨九红独自在济南呆了十年,七爷来济南探望她的时间屈指可数,可见这时的杨九红在七爷这里早失了宠。

为了笼回七爷的心,加上京城里二奶奶早已年迈,现在的家已然是七爷在当,还修了阔气的新宅子,杨九红才又回到了北京。

谁知与二奶奶不留神碰了面竟被二奶奶当着众人尤其是自己的亲闺女面呵斥为难,还命七爷打她耳光。

好不容易盼到二奶奶寿终正寝,以为这下终于该扬眉吐气了。

谁知二奶奶临死也不放过她,且专为她埋了两颗雷:一颗是不容许她为自己戴孝;一颗是送给白七爷自己的贴身丫鬟槐花当妾室。

杨九红人近中年又得和年轻妾室争宠,而且是二奶奶一手调教出来的丫鬟,骨子里就看她不起,神色间总带着鄙夷。

杨九红这边忙着斗勇斗狠,忙着赶尽杀绝,那边七爷竟又搂上了新欢香秀,不仅唯香秀命是从,还准备娶她当续弦,直接便压杨九红一头。

杨九红对七爷冷了心肠,散了心气,只想着认回亲生女儿,享一享从没享受过的天伦之乐。

谁料被二奶奶养大的女儿白佳莉竟最是铁石心肠,即使丧夫独自抚养女儿也不肯和她这个窑姐出身的妈抱团取暖。

杨九红不得已之下一报还一报,也将外孙女在襁褓中便偷抱回家来自己养着,就想让女儿将来能感同身受一下自己心里多年积攒下来的苦楚。

可等到一切终于得偿所愿之际,她却做不到女儿那般心狠,还是把自己一手养大的外孙女交还给了她母亲。

剩下无人看顾无人挂心的自己在吃人的大宅门里苦熬日月,静候死神降临。

即使不吃不喝几天也不被人注意并重视,等七爷发现时杨九红已坐化在屋内。

命运已然如此悲惨仍然是经过了原作者郭宝昌的改编并美化,其实真实的杨九红的原型,命运要远比剧中为我们呈现的更悲惨,更凄凉,更不幸。

据郭宝昌自述,杨九红的原型是孔四奶奶。

与杨九红的经历一样,这孔四奶奶也曾是济南青楼的花魁头牌,与来逛青楼的七爷的原型乐镜宇结识后便赎回身来做了乐镜宇的二姨太。

就因为她的青楼出身便不被乐镜宇的母亲所容,所以一辈子没能住进乐家。

另她与乐镜宇不止生过一个孩子,不过生下就被乐镜宇的母亲强行给抱走了,一个都没能养在身边,也和剧中的白佳莉一样,子女们长大了没一个认她这个母亲。

她一直就住在乐家老宅旁边的小屋子里面,等被郭榕收养的养子郭宝昌住进乐家时,这孔四奶奶已经步入晚年。

郭宝昌打小就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见没人搭理这位独居的可怜老人,郭宝昌每每放学路过都会进到这孔四奶奶的屋内陪老人唠会嗑,说会儿闲话。

郭宝昌挺喜欢这位长得慈眉善目的孔四奶奶的。

因为少年郭宝昌给她的这点暖,这孔四奶奶把每天盼郭宝昌回家当做最期待的一件事。

可每每只要郭宝昌在这位孔四奶奶的屋里待的时间稍长些,郭宝昌的养母郭榕便不乐意了,她会大声唤郭宝昌回家:

“宝昌,干什么呢?”

等郭宝昌出来她后面总会跟上一句

“跟那老窑姐有什么可说的!”

可见剧中李香秀后来对杨九红的善意和关照那都是郭宝昌对其养母的美化和一厢情愿,现实中的郭榕对孔四奶奶那是充满了轻视和敌意的,并没对其生出什么同情之心。

直到郭宝昌后来回忆起这位孔四奶奶在乐家曾经遭受的非人待遇,他眼里尚有泛着泪光的不忍,他形容道:

“她一直到九十岁,家里面依然没有地位,家里人依然看不起她,她依然受到各种各样的冷言冷语……”

三个“依然”道尽了孔四奶奶在乐家这一生的悲凉和心酸。

众所周知,郭宝昌笔下的《大宅门》是以同仁堂乐家家事为蓝本进行创作的。

因为小说创作更注重故事性和可读性,为了人物的饱满传神,一位艺术形象身上兼具几个人的事迹,背负几个人的命运是常事。

据乐家后人所述,这杨九红的原型更有可能是位出身清帮的女镖头,名唤辛德馨,江湖上人称瘪爷或瘪姐。

辛德馨娘家靠漕粮复运发了财,便和白七爷原型乐镜宇合作,在济南开了家阿胶厂。又把闺女辛德馨嫁给了乐镜宇当填房,当时乐镜宇的正房夫人已病逝。

当然,即使辛德馨不是妓女出身,豪门大户的乐母对这辛德馨仍然歧视。

但乐镜宇在济南能迅速站稳脚跟,将济南阿胶归入自家事业版图离不开辛德馨娘家在济南的影响力。

对于杨九红原型是清帮镖头这一说法,郭宝昌虽未采用,但在其作品中也有流露。

《大宅门》中白家的药材被日本鬼子挡在关外运不进来,便是杨九红女扮男装,主动请缨去押镖才把这批药材顺利运了回来,解了百草厅的燃眉之急。

在这路途中,杨九红所展示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可能观众看时皆疑惑,不觉得一位窑姐出身的姨奶奶能有这素质,有这胆识。

如果是糅合了辛德馨这个原型,似乎一切便解释得通了。

还是归到郭宝昌认定的杨九红原型孔四奶奶这里。据郭宝昌回忆,这位孔四奶奶的结局很惨。

几乎人人都盼自己能寿命长,活得久,可这寿长到了孔四奶奶这里竟成了桎梏,成了酷刑。

wg一开始,孔四奶奶就被抄了家,赶出了她一直住的那屋子。

乐家兴盛时,这孔四奶奶没沾到什么光,可等到乐家被抄,孔四奶奶却跟着受了害。

这时的孔四奶奶已是九旬老人也未能得到豁免,在乐家宅子的后院有一个小破土屋,孔四奶奶便被关进了这个没有窗户的土屋,里面又黑又破。

九旬老人孔四奶奶已经理解不了周遭社会突然对她呈现出这样的敌意究竟是为了什么?只能听到“你这个老娼妓”的谩骂声不绝于耳。

独自置身于这黑暗的破屋中,孔四奶奶又不明缘由,只吓得瑟瑟发抖,不到一个星期便被活活吓死了。

估计到死孔四奶奶都不能理解,她当娼妓不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被逼的吗?怎么就成了她一辈子的原罪了?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1975秋天的回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