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父杀女!《雁回时》伪君子密谋17年,毒绿豆糕竟是投名状?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1 18:33 3

摘要:最近有部古装剧《雁回时》突然成了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原本只是部评分7.0的冷门剧,如今热搜词条里却铺满了"庄仕洋弑父""绿豆糕投毒""裴党净身"这些惊悚字眼。追剧的观众一边气得摔遥控器,一边又忍不住熬夜狂刷:"这剧里的反派坏得让人牙痒,但剧情比麻辣火锅还上瘾!

最近有部古装剧《雁回时》突然成了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原本只是部评分7.0的冷门剧,如今热搜词条里却铺满了"庄仕洋弑父""绿豆糕投毒""裴党净身"这些惊悚字眼。追剧的观众一边气得摔遥控器,一边又忍不住熬夜狂刷:"这剧里的反派坏得让人牙痒,但剧情比麻辣火锅还上瘾!"

事情要从十七年前的一场灭门惨案说起。当时京城最风光的阮氏家族,因为翰林院大学士阮老爷子在诗会上说了句"宦官误国",第二天就被扣上谋反的帽子。全族一百三十七口人血溅刑场,唯独怀着身孕的嫡女阮惜文,靠着丹书铁券捡回条命。谁都以为这是天灾,直到十七年后,她那个看似温吞懦弱的丈夫庄仕洋,在祠堂里冷笑:"当年要不是我亲手把岳丈的诗稿塞进裴公公衣袖,阮家哪能死得这般痛快?"追剧的观众听到这句台词时,手里的瓜子都惊得撒了一地——原来这位整天穿着半旧青衫,说话轻声细语的七品小官,才是全剧最疯的狠人。

这个把"伪善"二字刻进DNA的男人,硬生生把人生过成了大型魔幻现场。白天他在翰林院抄写圣贤书,晚上回家给女儿庄寒雁缝兔毛披风,任谁看了都要夸句模范父亲。可镜头一转,他端着盘绿豆糕走进父亲书房,嘴里说着"爹趁热吃",眼睛却死死盯着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毒点心。最讽刺的是,当三岁的小寒雁被诬陷成"赤脚鬼"时,他跪在雨中痛哭流涕求乡亲宽恕,转身就把女儿流放儋州,顺便给裴党的地下钱庄开了条洗钱通道。有网友辣评:"建议查查庄仕洋祖籍,这奥斯卡级别的演技,祖上怕不是川剧变脸传人?"

要说这剧最让人脊背发凉的,还得是裴大福的"入职体检"。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收义子居然有特殊癖好——要么净身表忠心,要么献祭至亲当投名状。异姓王吴有志当年为了入伙,硬是咬着毛巾挨了一刀;而庄仕洋更绝,左手毒杀亲爹,右手打断发妻双腿,活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人形阎罗王。追剧的吃瓜群众分成两派吵翻了天:年轻观众在弹幕刷着"疯批美学yyds",中年观众却气得拍桌子:"编剧是不是跟爹妈有仇?这剧情让小孩子看了怎么做人?"

不过要说全剧最让人意难平的,还是阮惜文和庄寒雁这对母女。前者从锦衣玉食的大小姐,沦落到在庄府后院啃馊饭,铁链磨破的脚踝结了厚厚的血痂;后者明明手握复仇剧本,却因为想救母亲反而害对方毒发身亡。最新的剧情里,庄寒雁举着从绿豆糕里抠出来的密信,眼睛红得像要滴血:"娘总说寒雁回来就好,可她不知道,我踏进庄家大门那刻,阎王爷的生死簿就翻到了她的名字。"这段戏播完当晚,微博上"母女BE美学"的话题直接爆了,有人翻出阮惜文珍藏十七年的婴儿肚兜,发现上面用血写着"雁归",当场破防的网友哭成一片:"这对母女简直是在观众的泪腺上蹦迪!"

当然也有眼尖的观众发现隐藏剧情线。比如大理寺少卿傅云夕总去裴大福私厨蹭饭,那道叫"福寿全"的炖菜,和庄仕洋毒杀亲爹时用的汤盅是同一窑烧制的。追剧的福尔摩斯们立刻开启列文虎克模式:"傅大人每次查案前都要吃裴府菜,怕不是要补补身子准备搞事情?"更有人扒出扮演庄仕洋的演员,现实中和父亲合开餐饮公司,调侃道:"难怪演下毒戏这么逼真,原来是本色出演!"

追这部剧就像在玩沉浸式剧本杀,每次觉得摸清套路了,编剧就甩出新证据打脸。比如你以为庄仕洋够坏了,结果他亲闺女庄语山为夺家产,亲手把弟弟推进井里;你以为裴大福倒台就大结局了,转头发现儋州商会的地下钱庄还在运转。追更的观众纷纷表示需要速效救心丸:"这剧但凡有个正常人,都算编剧输!"

不过在一片狗血声中,也有人看到了现实投影。当庄寒雁在儋州啃着硬窝头背四书五经时,弹幕飘过"这不就是小镇做题家逆袭记";看到裴大福操纵科举打压寒门学子,观众又联想到古代买官卖官的潜规则。最绝的是庄家那群"又坏又蠢"的子孙,活脱脱演绎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有网友苦中作乐:"突然理解我妈为什么逼我考公务员了,这年头没个编制,在电视剧里都活不过三集。"

追剧追到现在,我算是看明白了:《雁回时》就是个大型人性实验室,每个角色都在权力毒药里泡得面目全非。庄仕洋们以为踩着至亲尸骨能登上青云梯,殊不知那梯子早被裴大福悄悄涂满了砒霜。倒是儋州海岸那些被庄寒雁救下的渔家孩子,捧着热腾腾的虾粥说"寒雁姐姐是菩萨派来的",让人在满屏的黑暗里看见点星光。或许编剧想说的正是:再密的网也有漏网之鱼,再黑的路也挡不住向阳而生的人。至于今晚的更新?我已经备好了纸巾和降压药——毕竟在这部剧里,连绿豆糕都能成为杀人凶器,谁知道编剧下次会从哪掏出把四十米长的伦理大刀呢?

来源:娜萌娱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