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国立带着许娣、梅婷一帮老戏骨亮相,观众搬好小板凳准备看场家庭伦理大戏,结果开场十分钟就有人把遥控器砸了:“这剧烂得真有道理!”
央视八套最近有点忙,《棋士》刚收官,《我的后半生》就接档了。
张国立带着许娣、梅婷一帮老戏骨亮相,观众搬好小板凳准备看场家庭伦理大戏,结果开场十分钟就有人把遥控器砸了:“这剧烂得真有道理!”
灵堂里摆着亡妻遗像,亲家母突然扑到棺材板上干嚎,眼泪没掉一滴,嗓门倒把隔壁邻居家狗吓得直叫唤。
这边还没消停,男主的朋友搂着二十岁小女友晃进来,拍着男主肩膀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顺手从供果盘里薅了根香蕉塞给女伴。
最绝的是手机铃声突然炸响,“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旋律绕着花圈转了三圈,全场人摸遍口袋找声源——合着这葬礼还带BGM的。
观众看着电视直拍大腿:“编剧是不是参加过魔幻现实主义葬礼?”要说黑色幽默,这手法玩脱了就成了黑色事故。
现实里谁敢在别人葬礼上这么作妖,估计早被家属抡椅子砸出去了。
可编剧偏把这些荒诞元素打包塞进前二十分钟,摆明了要挑战观众血压极限。
退休教授沈卓然转身成了相亲市场的香饽饽,七八个老太太排着队要跟他处对象。
梅婷演的女邻居更绝,拉着二十岁小鲜肉来串门,小男友张口就是“我就喜欢熟女会疼人”。
这话把观众噎得够呛,弹幕飘过一片“现在编剧写台词都不带脸红的?”。
最让人裂开的是感情线。
老沈头前脚还在亡妻墓前念《墓碑》哭得稀里哗啦,后脚看见护士长立马切换痴汉模式。
五十多岁的护士长设定成跟他儿子同龄,俩人晚上不查房改念诗,这操作把医患关系带偏了十万八千里。
观众看着护士长的白大褂都犯嘀咕:“这医院怕不是婚介所开的分院?”
说白了,这剧就像把《都挺好》和《小丈夫》扔进榨汁机,倒出来的全是狗血泡沫。
葬礼当喜剧拍,黄昏恋写成忘年恋,职业操守说扔就扔。
要说演员阵容确实豪华,张国立念悼词那段戏单独剪出来能当演技教科书,可架不住剧本硬把他往琼瑶剧里拽。
现在观众早不是给个明星就买账的冤大头了。
豆瓣短评区有人说得狠:“这剧把老年人的孤独、丧偶、再婚这些严肃议题,拍成了过家家式的闹剧。”
更有人在官微底下喊话:“编剧是不是对老年生活有什么误解?真当老头老太太天天除了搞对象没正事?”
平台数据不会骗人,开播三天收视曲线跟过山车似的——头天靠着《棋士》的观众惯性冲高,第二天就跌穿底盘。
制作方估计没整明白,大家爱看的是真实的人间烟火,不是撒满工业糖精的魔幻狗血。
说到底,电视剧不是不能拍老年情感,去年《妈妈!》这种小众文艺片还能靠真挚情感拿高分。
观众反感的从来不是题材本身,而是把复杂人生简化为离谱桥段的创作态度。
当编剧懒得观察真实生活,闭着眼套用二十年前的烂俗套路时,再强的演员阵容也救不回崩坏的三观。
现在蹲等看剧的分为两拨:一拨等着看后面还能多离谱,另一拨纯属好奇这剧能刷新国产剧下限到什么程度。
您要是也追了这部剧,不妨在评论区聊聊——是跟着骂街更痛快,还是干脆换台图个清净?
来源:芋泥葡萄